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媒介在農業科技傳播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中國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國,由于城鄉二元結構問題的遺留,“三農”問題一直是我國難以解決的,為解決好“三農問題”,大力發展農業科技傳播是關鍵,在今年的報告中和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都提到要解決好“三農”問題,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這就需要及時準確的科技信息指導生產進而提高農業效益。
[關鍵詞]新媒介;農業科技;信息傳播
1我國農業科技傳播和媒介應用的現狀
伴隨著四十年的改革,我國農村變化顯著,不同于傳統生產,農村生產力發展迅速,個體經濟收入也不斷增加,“幸福農村生活”不僅僅成為了一句口號,更是一種深入人心的理念,一種可以實現的目標。在解決了農民的基本生活問題之后,農民們的文化需求也在逐步提升,文化產業在農村應運而生并快速發展,作為文化產業中必不可少的網絡技術,在部分經濟較為發達的的農村地區,政府開始組織農民個體學習互聯網技術,逐步縮小城鄉差距。農民通過網絡學習科學技術,不僅僅豐富了文化的娛樂方式,更是通過網絡,了解到更多農業科學技術,更加科學地進行農業生產,并且拓寬了農業的銷售渠道,大大減輕了農產品的滯銷情況。近些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農業信息化技術,農村供求信息、農產品批發價格信息系統等逐漸成熟,為農民了解農業信息提供了快捷途徑。我國致力于打造一個集多媒體化、聯合化、多元化、平民化為一體的農業信息數據庫。但是從總體上看,我國農民對于新媒體的了解還只是皮毛,對于得到農業科技技術的渠道還停留在傳統方式上。
2.1新媒介在農業科技傳播中的幾點作用
高速性、互動性、實時性、開放性等都是新媒介所具有典型特點,傳統媒介無法達到新媒介傳播的效果,通過新媒介,可將世界現階段所具備的各類傳播方式在一個面向大眾的媒體上展示。真正實現了綜合傳播。因此,農業科技也應利用好新媒介這一平臺,將各類農業信息整合,不斷擴大傳播面積,促進傳播率的不斷提高。
2.1.1有效地為農民獲得相關農業信息
而作為目前社會中主流新媒介的有線電視、手機、網絡不斷可以獲取我國的有效農業信息,還可以獲取大量國外各類農業信息。在獲取資源這一步驟上打開新渠道,同時在收集到有效農業信息后,也可以利用這些新媒介將各類農業信息技術傳播給所需人群。在多次循環中,激發農民對科學技術的好奇心,真正將農業科技帶入千家萬戶。從物質出發,逐步實現農民的思維和生產方式的轉變,為更高層的農業科技提供增長空間。
2.1.2有效地提升農民獲取和信息的能力
以網絡新媒介為紐帶,可以通過網絡媒體上的互動傳播使得網絡上的有關“三農”熱點問題被農民所了解,但是由于農民復雜的歷史社會背景、文化素質普遍不高、經濟條件差以及傳統媒介單向傳播的特性,這就決定了農民在傳統媒介中的被動地位,而以網絡新媒介為代表則為農民提供了改變傳統的方式,這樣就可以使得農民主動和及時地或查詢所需要的農業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及時有效地提升了農民的經濟收入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2.2新媒介在農業科技傳播中存在的幾點問題
2.2.1制約新媒介發展的問題
從目前來看,網絡新媒介依然存在著如在信息的獲取渠道上、專業化隊伍建設上的一系列的問題,這和普通的大眾媒體沒區別,在受到采編能力的制約時,網絡新媒介通常所采用的信息絕大部分都來源于傳統的媒介,這就造成了與傳統傳媒一樣,沒有了競爭的優勢,除此之外,網絡新媒介可能還需要很久的時間才能在信譽方面和傳統媒介進行抗衡。
2.2.2新媒介在農村地區傳播難
雖然我國的經濟實力在改革開放期間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城鄉差距依然很大,與國內很多的大城市相比,許多農村地區經濟相對來說很落后,人均收入差距更明顯,加上地理位置不優越,基礎設施較差,就造成了信息的相對閉塞,現代的網絡新媒介想進入就很困難,同時農民自身文化素質較低,主要的交往還是人際交往,這使得以新媒介去傳播農業科技的環境顯得很脆弱,在農村地區,各種的農業科技信息供給和需求都不足,所以從目前來看在農村地區新媒介難以直接介入農業科技傳播。
3通過發展新媒介來促進農業科技信息傳播
3.1加大國家和政府力度的扶持
首先從國家的層面上來說,各級政府部門都要先制定出相關的法律條文和政策,加大對新媒介的鼓勵,在其對農業科技傳播方面的肯定,其次,要大力發展和完善專業的農業信息傳播新媒介,同時國家各級政府應該設立專門的培訓機構,對媒介從事的人員進行培訓,使其從專業素質能夠很快地提升。
3.2培養新媒介公共服務優先的觀念
我國是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主的,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各類新媒介以利益最大化為前提,只考慮自身的利益,這樣就舍本逐末了,就很容易對農業科技傳播造成誤解,但就農業科技本身來說,其實它是一種公共技術,它不僅能夠通過各種方式如增加生產收入或者降低生產成本等為農民帶到實際的經濟效益,而且它也發揮了長遠的社會效益,這就是互利共贏,只有更好地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能,才能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3.3堅持新媒介傳播多元化發展
從我國現狀來看,我國目前仍有大量農村地區。在經濟較為發達地方,可大力推行網絡信息,不斷拓寬了信息的范圍,也增加了信息傳播的方式,使信息傳播以多種方式呈現。但如果在經濟較為落后的區域,則應結合實際情況,可培養個別信息技術專員,讓這些專員將網絡信息整合,再以廣播、板報的方式傳播。通過多元化的媒介方式,達到無論何區域的農民都可了解農業現代化技術的結果。
4結語
綜上所述,新媒介將以一種全新的力量,推動新農村建設。雖然我國農村地區現階段基礎設施較為落后,農民文化水平普遍較低,要想真正達到農業信息的完全普及還面臨著較大挑戰,但是從未來前景上看,通過網絡等新媒介傳播普及農業科技及各類信息將成為今后的主要模式和趨向。
[參考文獻]
[1]牛新權.論新媒介在農業信息傳播中的應用[J].聲屏世界,2005(06).
[2]王強,曾小紅.新媒介在我國農業科技傳播中的應用研究[J].熱帶農業科學,2010(02).
作者:丁一 許皓陽 侯勃偉 單位:安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