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寶雞現代煙草農業機械化的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煙草農業機械化是減輕煙農勞動強度和技術難度、提高種煙比較效益、實現減工降本增效、維護煙農利益的有效途徑。近年來,我們針對寶雞煙區發展現狀,以“合作社推進機械化、機械化發展合作社”為抓手,以“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為核心,因地制宜,創新思維,加快煙草實用機械推廣應用,強化現代煙草農業機械管理和維護保養,推進煙葉生產方式現代化,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經驗。
關鍵詞:煙草;農業;機械化
1寶雞現代煙草農業機械化現狀
寶雞煙區從2009年開始購置煙用農機項目,2013年成功舉辦了全省煙葉生產田間機械化工作試點現場會。開啟了新一輪全程機械化工作進程,隨著現代煙草農業的穩步推進,寶雞煙區煙葉生產農機裝備水平和機械化作業水平明顯提升,減工降本、提質增效成效顯著;合作社服務片區煙農種煙畝均用工由傳統作務的41.5個減到目前的17個,生產成本降低約680元,煙農實現了輕松種煙,煙葉種植規模得到持續穩定健康發展。1.1農用機械建設截止2016年,寶雞煙區共投資2041.64萬元,配置煙草農業機械2916臺,其中通用機械305臺,專用機械2611臺,覆蓋了育苗、耕整地、施肥、起壟、覆膜、移栽、中耕培土、植保、拔稈、編煙、回潮和烘烤等12個生產環節。2012年以前,煙草農業機械配置以煙農和村民委員會為主,產權歸屬煙農或村委會所有;2013年以后,農機配置以煙農專業合作社為主,優先服務于煙葉生產,合作社享有使用權、收益權,無轉讓和處置權。1.2農用機械購置模式年度農用機械建設項目計劃下達后,按照行業采購管理規定,受煙農合作社委托由市公司在省公司下發農機補貼目錄范圍內集中采購。通過資格審查、田間演示、使用效果評價等形式公開招標。1.3農用機械使用情況寶雞煙區經過8年的農業機械化建設,有力的推動了煙葉生產全程機械化進程,降低了煙農勞動強度,減少了煙農用工,穩定了種植規模。目前,能正常使用的農機2711臺,占91.6%;閑置的106臺,占0.04%;損毀的144臺,占0.05%。合作社采用“一駕照、一保險、一協議”的辦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有效開展農機服務工作,對于小型機械采用租賃形式(按天計費),大中型機械由農機服務隊統一作業,大大提高了農機利用率。農機服務隊工資采用計量形式發放,調動了農機手的積極性,提高了作業效率。推行農機服務套餐,對農機服務進行優化組合,降低服務價格,提高專業化服務覆蓋率。據統計,2016年全市機耕煙田2866.67hm2,達到了100%;旋地2073.2hm2,占72.32%;起壟1834.67hm2,占64%;中耕1435.2hm2,占50%;利用打孔器和移栽機移栽煙田702.33hm2,占24.5%,其他環節農機作業面積比例較低。
2主要做法
1)制定《寶雞市煙葉生產全程機械化實施方案》。全市成立現代煙草農業機械化建設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技術服務組,具體負責組織、指導和協調全市現代煙草農業機械化開展,層層落實責任,為現代煙草農業機械化建設提供組織保障,保證了全程機械化推廣工作順利開展。2)制定《寶雞市煙葉生產全程機械化五年規劃》,明確了指導思想、主要任務、建設目標、推進階段、保障措施等。為全市現代煙草農業機械化有序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以合作社以為機械化建設主體,專業化服務為抓手,采取“訂單”形式為煙農提供育苗、機耕整地、起壟覆膜、移栽、中耕培土、植保、田間運輸等全程機械化服務,覆蓋除打頂、抹杈、采收以外的所有生產環節,對降低煙農勞動強度、減少用工、降低勞動成本、增加煙農收入、提升煙葉種植水平、提高作業效率起到重要作用。3)始終堅持“三分建、七分管”的管護原則,樹立“建設是發展、管護更是發展”的新理念,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墻報等多種形式在項目實施鄉鎮、村組廣泛宣傳項目管護的重要性,營造了良好的項目管護氛圍。①加強管護,明確管護責任。縣級分公司將農用機械管護納入煙農合作社年度考核和機耕專業服務隊員績效管理,按年度進行獎懲兌現,并建立農機臺賬,記錄對應機械煙草標識編號和發動機號,明確對應農機手姓名,將管護責任落到了實處。②加強養護,重視現場管理。建立農機進出檢查制度,農機出社前進行安全檢查,防止農機“帶病作業”;農機回社后進行徹底清洗、維護和保養,清除機具上的雜草和泥土,經檢查合格后,把機具存放在干燥的地方,減少露天存放,避免機具在農閑存放時生銹和腐蝕。③加強督查,提高管護水平。縣級分公司煙基辦、煙站、煙農合作社“三位一體”相互聯動,采取全面檢查、隨機抽查、定期巡查等方式,落實農機具管護督查責任,延長了農機使用壽命和使用年限。4)通過召開現場觀摩會、舉辦培訓班、印制宣傳單等形式,積極宣傳煙草農業機械補貼政策,使通用機械補貼金額50%,專用機械補貼金額90%的政策家喻戶曉,引導煙農自愿接受、自覺使用煙草農業機械,提高機械使用普及率,煙農使用機械的自覺性普遍增強。5)全方位多層次對農機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了農機人員業務和操作技能。建立農機從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聯合開展《煙草農業機械推廣保障體系研究》等項目。構建了以煙草企業為農機配置主體,以煙農專業合作社為推廣主體,以農機廠商、農機管理站和農業院校等為技術保障主體,逐步形成農機研發、農機推廣、農機保障、農機培訓、農機售后服務等現代煙草農業機械化綜合體系,有效地保證煙農用得起、用得好、用得久、用得安全。6)拓寬思路,不斷創新,積極探索新的育苗方式。與西北農大機電學院共同研發煙草精準直播播種機,新一代樣機進入田間試驗階段,已取得了4項實用新型專利,在“提質降本減序育苗方式”方面為行業起到示范作用。
3存在問題
3.1農機季節性閑置嚴重
煙用農機尤其是煙草專用機械使用季節性強,每年使用時間短,閑置時間長,合作社在其他農作物方面的綜合利用機制尚未建立,還沒有拓展到大農業服務中,造成資源浪費。
3.2農機管護資金不到位
合作社每年從盈余中僅提取10%作為管護資金,主要用于育苗大棚、烘烤工場、農機維修,農機管護資金僅能維持日常保養,維護資金明顯不足;加之管護責任沒有落到實處。
3.3農機售后服務不到位
由于煙草行業還沒有形成對農機生產企業和供應售后服務監管機制,再加上供應商的售后培訓不規范、不及時,維修網點不健全,致使部分農機損壞未及時修復。
3.4農機存放設施嚴重不足
隨著農業機械化進程加快,購置農機數量較多,占地面積較大,由于合作社正處于起步階段,合作社庫房設施較少,大多數農機露天存放,風吹雨淋,影響農機性能和使用壽命。
4對策和措施
4.1加大研發力度,促進農機農藝融合
煙草企業要積極爭取農機部門的支持,擴大與西北農大及國內大中型農機生產企業合作范圍,選擇耕整地、起壟、覆膜、移栽等用工量大的環節,組建課題組,開展技術攻關,優化作業性能,研發更多適合我市煙區生產實際的煙草農用機械,實現農機農藝較好融合;同時,解放思想,超前謀劃,督促引導合作社積極探索研究多元化和、多渠道經營模式,比如:將煙草機械運用到大農業大生產中去,也可以在育苗、烤房閑置季節發展蔬菜和其他作物的烘干,全方位多方面的用足用活現有資源,讓更多的群眾得到實惠,提高農機作業質量和作業效率。
4.2創新管理方式,加強農機管理
依托當地農機管理部門,開展農機操作、維修保養、安全技能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保障農機安全使用。合作社加大對農機保險力度,擴大保險范圍,將險種由交強險、第三者責任險、機具損失險擴大到人身意外傷害險等險種。自主研發農機資產管理系統,對農機庫存、租賃、作業、保養等實行信息化管理,實時監控農機使用情況。規范農機資產處置和報廢,保證農機資產安全。
4.3健全服務體系,加強農機保養
按照資本運作模式,鼓勵合作社發展農機合作分社、農機專業協會等新型農機專業化服務組織,逐漸實現社會化服務、市場化運作;按照“養重于修、用養結合”原則,完善農機維修養護服務保障體系,建立健全以農機供應商為主體的農機推廣服務體系和以合作社為主體的農機日常管護體系,做好農機易損件的備品備存,保證煙用農機持久安全高效地發揮效益。
4.4建立農機管護資金提取制度
煙草部門積極協調地方政府,加大煙葉稅提取力度,把農機管護資金列入政府煙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管護資金范疇,保證農機大修正常開展。建立合作社管護資金制度,從合作社盈利中提取5%的資金作為農機專用管護資金。
4.5盡快出臺農機存放設施建設補貼政策
由省公司結合產區實際,明確農機存放棚建設技術標準與補貼標準,確保農機有“家”可歸。
參考文獻
[1]林選知,殷壽安,張瑞勤.現代煙草農業機械化技術體系構建探討[J].農機化研究,2012,(1):249-252.
[2]姜福東,陳德鑫.我國丘陵煙區煙草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及對策[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9,(2):97-99.
[3]王勉,蒲元瀛.湖北省煙草農業機械化的現狀與思考[J].湖北農機化,2010,(1):23-25.
作者:武利生 劉磊 單位:陜西省煙草公司寶雞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