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生態化農田水利建構研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本文作者:劉振林、賀祺彥 單位:湖南省水利工程管理局
湖南省是產糧大省,糧食種植以水稻為主,農田水利建設的具體體現可從農田灌溉工程和農田排水工程的工程措施與灌溉模式入手,建設節約型、生態化農田水利工程。
農田灌溉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灌溉是增加田間水量、補充田間水分不足,維持農田水循環的重要措施,但是不良的灌溉工程對作物生長、土壤、水狀況、水質以及社會經濟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合理的灌溉工程建設在完成其預定功能的基礎上,要充分考慮到物質、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因素。特別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農田水利工程的規劃和設計階段應考慮總的環境影響,做出必要調整,以減少不利影響。適量的灌溉可以加速有機化合物的溶解,便于作物的吸收利用;但過量的灌溉水會通過對農田土壤的沖蝕、淋溶,將泥土顆粒、礦物質、無機物離子、細菌病毒、農藥、化肥等排入河流或湖泊而引起下游和容泄區的地表水污染。特別是農田施用的化肥、農藥及土壤顆粒中的有機物隨回歸水排入湖泊,輸入大量氮、磷等營養物質,將會加速水的富營養化進程,從而出現河湖的“藻華”、大海的“赤潮”等現象。據統計,我國化肥用量從1980年到2000年間增加了37310t。而且化肥流失量也在不斷增加,已成為某些水域的重要污染來源。發展節水農業,改進灌溉方式,加強農田基本建設是農業與環境生態發展的根本。隨著經濟的發展,農田灌溉系統在有條件的地方應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旱作噴灌、微噴灌、滴灌及水稻低壓管道灌溉),并可以與之結合發展精量施肥、施藥等措施。高效節水灌溉工程不但能夠節水、節地、提高農產品品質,還可以減輕農業面污染的發生。渠道防滲襯砌是減少渠道輸水損失,提高灌溉輸水效率的主要節水措施。而從農田灌溉水和廣義節水的內涵來看,渠道防滲襯砌節水只是使滲入地下的水量減少,從區域水資源總體上看,也只是水資源“三水”存在形式的轉化。過于密度的渠道襯砌對農田的環境生態產生不利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①過于密度的渠道防滲襯砌,會改變地下水的補給條件,減少下游地區回歸水的總量,可能會對地下水及下游地區水環境產生不利的影響。②工程建設期間,開挖和回填將擾動部分地表,可能產生新的水土流失,機械設備、材料運輸等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將不同程度的影響環境。③施工時可能對野生植被造成局部破壞和對局部地區造成暫時污染。④過于密度的渠道防滲襯砌,阻隔了田間生物、微生物的有效生活空間,造成近親繁殖,破壞自然生態。渠道防滲提高了渠系水的利用系數,過于密度的渠道硬化,將對生態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科學的確定防滲渠道,特別是合理選擇田間防滲渠道,對防滲工程建設的科學管理及竣工后的水土保持措施,如減少挖方及棄渣的堆放時間,對運料的車輛進行遮蓋防護,植樹種草等形式,可以很好地防治水土流失,從而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排水工程對水環境生態影響。排水溝既能排除地面水,又可以起到降低地下水位的作用。排水溝與灌溉渠道一樣是農田的“生物廊道”,其自然的溝底與內壁多孔的土壤具有很好的吸附和過濾作用,溝內生長的水生植物及溝邊的雜草對田間流失的大量氮、磷具有較好的吸收作用,是非常好的農田“人工濕地”,它具有獨特的動植物生存環境。排水溝與小型河湖的結合可以將非點污染源控制在產生區,并利用傳輸廊道對污染物進行截留、轉化,降低輸出量,減少受納水體的治理。排水順暢可以避免孳生污染源與病蟲害;排水溝土堤、草溝有利于多樣化植物及微生物的棲息與生長繁衍,并可利于水源涵養與地下水補助。排水溝正常情況下,應維持一定深度的水量。農田生物與其環境因素之間關系問題是農業生態系統研究的一個重點問題,生物與其所處環境因素之間關系的好壞,對生物的生長發育起著重要作用,進而影響著農田生態系統的功能發揮。排水溝混凝土或漿砌塊石襯砌的做法能有效遏制排水溝的防沖、防崩問題,但同時具有如下弊端:對混凝土襯砌即使采用部分無砂混凝土澆筑,但其透水性遠不如自然土壤好,所以不利于農田的降漬。改變了排水溝壁多孔土壤介質對農田流失的磷、氮等物質的吸附基礎,增加了河道富營養化的負擔。改變了土溝中水生生物與植物的生長條件,植物不能生長,僅利于苔蘚類植物生長,對微生物之食源供應不足,也減少了水生生物與植物對農田排水中多種營養與有害物質的吸收。襯砌后使糙率減小,流速加大,減少了污染物質在排水溝中降解時間,同時也加劇了下游河坡的沖刷。排水溝的護砌宜采取鐳諾護墊、植樹等生物性護砌,小型排水溝對滿足防沖要求的前提下,一般宜采用草皮等植物,側墻硬化部分應留有足量的排水通道,溝的底部一般不宜進行硬化處理。
節約型、生態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思路
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在規劃設計中樹立節約觀念。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做好前期工作,一要掌握有關政策和上級文件精神,做到融會貫通。在工作中要按政策和精神辦事,避免工作不符合規定,使工作陷入被動,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二是規劃中要同受益農民相結合,充分征求農民的意見,使規劃既要符合項目建設要求又能滿足農民的需求,在農民和國家政策間選擇最佳方案。在項目工程預算中,要充分考慮到各項因素,如當地的原材料價格、機械設備施工價格、工人的工資及老百姓的承受能力,把有限的資金用到最需要的工程上,制定出最為經濟合理的工程預算。
做好項目工程建設,在工程建設中力求節約。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的受益主體是農民群眾,他們需要的是最急需的、最實用的工程,這就要求在項目工程建設中:一要堅持高效原則,做到事半功倍。充分調動工程建設人員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在工程建設之前,周密做好計劃安排,做到機械施工和人工使用合理搭配。二要堅持合理安排各項工程的建設次序,考慮到農時及氣候對施工的影響。各項工程應盡量安排在農閑時進行施工,盡量避免和減小對農作物的毀壞,降低由施工造成的經濟損失。三要堅持實用原則,不搞形象工程。一切要同實際情況相結合,建農民群眾最需要的工程,最滿意的工程。不建“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績工程”。四要堅持節約原則,搞好節約。在工程建設中,搞好材料的綜合利用和循環利用。五要堅持創新原則,不生搬硬套。在項目工程建設中小到防滲出水口防護裝置,大到機電井工程,都要通過科技創新、新材料應用和推廣,達到節約的目的。六要堅持長效原則,不搞短期效益。所建工程必須能長久為項目區老百姓服務,不能前面建,后面就修,這樣往往造成的浪費更大。
做好項目工程管理,在工程管理中樹立節約意識。建好項目工程是基礎,管好項目工程是項目建設的關鍵環節,也是節約維修的主要措施。實踐證明,管護不好項目工程就不能使其長久發揮效益,會造成資產閑置、流失、資金浪費、農民埋怨。管理好工程也是搞好能源節約、資源節約的重要途徑。這種思想要貫穿于項目工程管理的全過程。
結語
農田水利工程面廣量大,針對農田水利工程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所采取的對策是實施環境水利的基本措施。環境水利的思想基礎是可持續發展,其主要內容是注重水利工程對環境的影響。從農田水利工程與農田生態系統的協調關系來看,今后在農田水利規劃與建設過程中,我們應著重注意以下幾點:以合理利用土地為前提,因地制宜,因害設防,合理配置水土資源。生物措施、農業技術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對具備有位置較高的渠道、山塘,具備自壓灌溉條件的低灌地區要極力推廣管道灌溉技術,減少田間灌溉渠道,節省占用耕地、維護田間生態。加強水利基本建設,實現多水源聯合運用,科學合理施肥,盡量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控制農業污染源。避免水土保持的短期行為,要有長遠的規劃,不能因為認識的不足和資金的短缺造成無法修復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