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金融經濟啟發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墨西哥農村金融支持農業經濟的經驗
農業是墨西哥的主要產業部門之一,2008年墨西哥農業人口2063萬人,占總人口的19%。墨西哥是拉丁美洲的農業大國,為保證本國糧食自給自足,墨西哥政府十分重視農村金融的發展,在政府的保護和支持下,墨西哥形成了自己特色的農村金融體系,為農業經濟提供信貸的機構主要有全國農村信貸銀行、農業保證與發展基金組織、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全國糖業金融公司等。
1.全國農村信貸銀行1976年墨西哥全國農業信貸銀行、全國村社信貸銀行和全國農牧業銀行合并組成了全國農村信貸銀行,該行包括1家中央銀行和12家地區銀行。全國農村信貸銀行提供的農業貸款約占整個銀行系統發放農業貸款的50%,全國農村信貸銀行相當于農業部門信貸資金調配的中央銀行。該行的主要職能是調節農村資金的流向和利率的浮動范圍,并對專門的農業貸款進行監管,對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農業貸款進行協調和管理。該行的主要貸款對象是收入較低的農民聯合組織、村社社員以及農戶,為他們主要提供短期貸款和少量的長期貸款。在全國農村信貸銀行的信貸資金來源中財政資金占有重要地位,通過全國農村信貸銀行發放大量的低息農業貸款和支付農業貸款的利息補貼。另外,農民要獲得全國農村信貸銀行發放的短期貸款,還必須事先參加農業保險。
2.農業保證與發展基金組織該組織設在墨西哥的中央銀行墨西哥銀行內,由政府撥款而建,由農牧業保證和促進基金組織、農牧業特別融資基金組織和農牧業特別保證基金組織3個基金組織組成。(1)農牧業保證和促進基金組織。僅依靠國有商業銀行貸款,不能滿足農業發展的資金需求,私人商業銀行因農業生產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較大而不愿主動為其提供貸款。故墨西哥政府在墨西哥銀行設立該基金,為私人商業銀行發放農業貸款后,由該基金組織給予貼現和擔保。(2)農牧業特別融資基金組織。該基金組織專門為吸收來自國際金融機構的中長期農業貸款,為公共銀行和私人銀行發放農業貸款進行再貼現以吸引外資。(3)農牧業特別保證基金組織。墨西哥的農民擁有土地的使用權,但是不能使用土地抵押獲得貸款,政府成立農牧業特別基金組織為商業銀行和地區銀行發放的農業貸款提供擔保,并對商業銀行幫助農民支付的技術費用進行補償。
3.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就商業性和盈利性而言,是不愿提供利率低、風險大、成本高的農業貸款,墨西哥政府就規定商業銀行發放農業貸款后可以由農業保證與發展基金組織再貼現和擔保,這一政策調動了商業銀行發放農業貸款的積極性。商業銀行在農業保證與發展基金組織的支持下,主動向大農場、農業綜合企業以及一些村社組織提供長期和短期貸款,受益者人數較多。
4.農村信用社墨西哥將信用社進行規范并定位為小額信貸機構加以發展。在1994年出臺了合作社機構總法案。墨西哥規范信用社的主導思想是:將對公眾吸收存款的信用社納入正規金融體系中,引導信用社為急需資金支持的小企業服務;改變以往金融服務主要針對貿易和商業行為的做法,積極滿足生產領域的資金需求;改變以往發放貸款強調授信企業必須盈利的做法,著重審核企業是否存在盈利機會和未來發展;引導貸款人的信貸行為,改變以往貸款人消極被動的狀態,認為貸款就是窮人,對生活充滿悲觀,引導貸款人積極主動申請貸款,取得對生產、生活的資金支持。
5.全國糖業金融公司甘蔗與制糖業對墨西哥有重要的影響。1931年由政府出資設立全國糖業金融公司,其業務僅限于對甘蔗生產和制糖生產提供中長期貸款,其貸款對象絕大多數為種植甘蔗的村社社員和制糖企業。
(二)巴西農村金融支持農業經濟的經驗
1.組織貸款的機構
在巴西為農村提供信貸資金的主要是以商業銀行為主,目前巴西已建立了國家農村信貸體系,這個體系包括巴西銀行和其他商業銀行,另外開發銀行和一些小型信用機構也向農村提供貸款。對農村的貸款由國家貨幣委員會制訂計劃,數額較大且逐年增加。農村貸款業務主要由國有巴西銀行經營,因而能夠確保國家農村信貸政策的實施。農村貸款利率也由國家政策和法律規定,利率較低,利率補貼由國家提供。(1)巴西銀行。成立于1808年,是巴西最大的商業銀行,其資金力量雄厚,業務范圍廣泛。由其作為農村金融的主要經營實體,有利于加強政府的宏觀控制,貫徹執行政府的農村經濟政策和信貸政策。根據相關規定,巴西銀行必須按照全國貨幣委員會制定的計劃,組織發放農業貸款。(2)其他商業銀行。按照巴西有關法律規定,商業銀行對農民的貸款數量不得低于其活期存款余額的一定比例(按規模大小而有所不同,一般不少于15%),在沒有達到這個規定數量時,商業銀行必須將未貸出部分的資金作為最低準備金交存巴西中央銀行,然后中央銀行通過巴西銀行或其他銀行將其貸出。(3)開發銀行。巴西銀行有15家開發銀行,其中包括巴西全國經濟開發銀行、州開發銀行和地區開發銀行。開發銀行貸款主要用于農村、農業方面。具體用于修建灌溉、抗洪、道路、倉儲和其他農工業基礎設施。
2.巴西農村信貸資金的運用
(1)貸款種類。巴西政府對農場主購買土地、農機、化肥、農藥和良種都提供貸款。農村貸款可分為長期貸款和短期貸款兩類。長期貸款期限較長,主要用于購買各種農機具;短期貸款期限一般為農業耕作季節性需要,如化肥、農藥和良種,除生產性貸款外,還可以為農民提供少量的消費性貸款。(2)貸款條件和貸款人分配。農業貸款一般要求用土地、房屋或其他流動性不強的資產作為擔保。商業銀行從盈利性角度往往愿意將農村貸款提供給大宗借款者,提供給那些擁有更多擔保品和流動性資產的借款者。為滿足小農戶的貸款需要,巴西政府采取了新的措施,如取消按面積決定貸款額的做法,改按采用現代化生產資料和技術的程度發放貸款;還為稻谷、黑豆等急需谷物的生產提供100%的基本生產費用貸款;把政府和銀行對小農戶的貸款額占農業貸款總額的比重由10%增加到25%,并向小農戶提供100%的基本生產費用貸款。這些措施促進小農戶能夠獲得農業生產所需的貸款資金。(3)農業信貸政策。巴西政府根據農民上一年度的產值及其土地面積發放貸款,而且利率也各不相同(依次要提高2~3個百分點),為了確保小農戶能夠得到貸款,法律規定所有商業銀行必須將其鋪底資金的25%用于農業生產,農業信貸政策和資金的增長保障了巴西農業經濟發展所需的資金。(4)農業保險制度。限于國家財力和地區之間的不平衡發展,農業保險主要在較發達地區實行。巴西的農業保險具體由聯邦中央銀行獨家負責農業保險,其他銀行只作為。保險范圍以生產成本為上限,農民還必須與“巴西農牧業技術推廣公司”簽訂技術合同,以確保農業貸款的回收。政府和農民各自負擔50%的保險費,促進農民通過參加農業保險的方式來降低農業生產風險。
二、對中國的啟示
墨西哥、巴西根據各自國家的特點,組織農村金融對農業經濟的支持方面有以下幾方面的啟示。
(一)政府的支持
農業生產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均很大,讓商業金融機構主動、積極從事農業貸款業務,需要政府提供相應的政策優惠和貼息支持,如稅收優惠和農業貸款貼息制度。墨西哥、巴西政府給予農業生產各種補貼,以維護農業生產的穩定。農業生產周期長,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較大,政府為了維護農產品價格穩定,給予農民收入價格補貼,減少農民收入受市場風險影響而造成損失。同時為鼓勵農民出口農產品,各國對農產品出口都給予了出口補貼,鼓勵各類經營主體參與農業投資和生產經營。對商業銀行發放農業貸款業務給予補貼,使商業銀行愿意開展農業貸款,為農業發展提供足夠的資金保證。鼓勵農民擴大農業投資,給予投資補貼。從墨西哥和巴西國家的經驗看,各國對農業生產都給予了稅收優惠,農民收入納稅比例與其他居民相比低很多。也鼓勵農民繼續進行農業投資,給予一定比例的稅收返還和補貼。
(二)形成了相對完善農村金融體系
墨西哥、巴西為支持農業經濟發展都建立了相對完善的金融服務體系,包括政策性銀行、開發銀行、商業銀行和農業保險,形成互補、競爭關系,共同為農業發展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服務。農業政策性銀行根據經濟發展和產業政策的變化,靈活地調整金融支農的重點,商業銀行和合作銀行根據政策性銀行所確定的支農重點,為農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以達到農業全面、綜合的發展。各國中央銀行政策一般是強制性規定商業銀行和合作銀行必須從事一定比例的農業貸款業務,對商業銀行和合作銀行經營農業低息、貼息貸款業務,給予一定的優惠,如稅收優惠和農業貸款業務補償,保證商業銀行和合作銀行經營農業貸款業務的積極性,不會使其因經營農業貸款業務導致損失而抵觸經營農業貸款業務。
(三)農業保險的保障支持
農業生產周期長,受自然環境的影響,農業生產具有弱質性,風險較大,所以墨西哥、巴西都利用農業保險制度來為農業生產和金融機構農業貸款提供保障支持。一是把農業保險列為政策性保險,給予政策支持和保費補貼。二是將農業保險部分列為強制保險。三是建立農業再保險機制,分散經營農業保險業務保險公司的風險。完善的農業保險體系為農業發展提供了抵御自然風險的屏障,同時也為農業發展獲得其他來源資金的支持提供了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