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生態保護與畜牧經濟可持續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草原生態保護的意義
1.1維持生態平衡
草原可以有效減少水土流失,調節溫度和氣候以及對空氣進行凈化。首先,由于草本植物在地面上進行覆蓋可以有效提高地面的粗糙度,從而使風沙侵蝕地表的強度得到有效的降低;其次,草本植物有著較為發達的根系,可以很好的對土壤以及流動沙丘進行固定。
1.2推進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草原作為牛羊肉生產的基地,是畜牧業的一個重要載體,可以有效推進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然而,近年來由于人們缺乏對草場的有效保護,使得草原出現了嚴重的退化以及沙化現象,隨著草地資源質量的降低,極大程度的影響了牛羊肉的生產力,草原與畜牧業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使得草原以及畜牧業的穩定發展受到了影響。
2當前草原生態存在的問題
2.1存在嚴重的非法以及盲目開墾情況
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對糧食的需求量極大。幾十年來,為了有效解決糧食短缺問題,出現了一些草原的開墾以及墾荒,不僅嚴重破壞了草原的原有植被,使草原出現了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以及嚴重的沙化問題。隨著對這一問題的不斷重視,政府陸續出臺了一些對這一現象的制約政策,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地區沒有對這些地區進行很好的執行,導致非法開墾草原這一情況的產生。
2.2畜牧經濟過于粗放導致草原生態的進一步惡化
草原不僅具有涵養水源以及保持水土的作用,還可以對氣候進行有效的調節。近年來,人們已經逐漸淡忘了草原的各種生態功能,僅將其看做為畜牧的場所。草原的不斷退化不僅對畜牧業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同時也可導致河流斷流、土壤沙化及水土流失。由于草場資源較為匱乏,牧民為了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不再采用傳統的游牧習俗,而是開始進行過渡放牧,導致草場無法進行休養,使其生態環境得到了進一步的惡化,草場過于脆弱的環境已無法承受畜牧業的高速發展,進一步影響了草原的再生能力。
3草原生態保護與畜牧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3.1設置畜牧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政策
應在當前政策的基礎上,根據草民發展的實際,采取有效的措施實現草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大力保護草原,通過起草一系列與草原保護相關的制度,完善草原生態環境的保護;其次,為了有效減少非法開墾以及盲目墾荒情況的發生,必須要設置能夠長期執行的政策,在確保科學規劃使用草原的基礎上,提高民眾保護草原的意識,通過加強草原法的執法力度,使草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夠得到全面的實現。
3.2加強相關法規的執行力
加強法律法規以及相關政策的執行力對草原生態的保護具有重要意義。一旦缺乏法律以及政策的保護,草原的生態就無法得到有效的恢復。因此,必須加強法律法規以及相關政策的執行力度,使其在草原生態環境恢復中充分發揮保障作用,促進草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3.3產學研體系的快速建設在草原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當前已經具備了較高的理論研究水平,一些研究甚至處于國際學術的前沿。然而,對這些學術成果的推廣,卻不順暢,切實需要盡快建設并且完善相關的產學研體系,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使草原的生態功能有效恢復。
3.4進行牧民定居建設
通過合理的布局,全面規劃并且推進牧民定居建設。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定居必須嚴格按照相關要求以及標準進行,在建設定居興牧工作時,對布局情況,應進行統籌考慮以及規劃分析,通過優先安排并且實施水土路電等基礎設施,合理銜接牧民的抗震安居以及富民安居等項目,通過有效使用相關資金以做好相關的救援工作。
4結語
草原生態保護不僅可以維持生態平衡,還可有效推進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然而,當前草原生態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應通過設置畜牧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加強相關法規的執行力、快速建設產學研體系以及進行牧民定居建設等措施,確保草原生態保護與畜牧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金福,等.草原生態保護與畜牧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8,3:32.
[2]英丁文毛.青海草原生態恢復與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8,5:43.
作者:王有彬單位:青海省草原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