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加強縣農業機械安全管理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通過分析鎮雄縣農業機械化化發展存在的安全隱患,找出引發農業機械事故最主要的原因,從而對農業機械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并提出加強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的基本對策。進而為加強今后農業機械安全的管理,摸索出一個安全的、全新的管理模式。同時,為推進鎮雄縣農業機械化發展進程及更好地發揮農業機械在農村建設中的作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業機械;安全隱患;安全管理;對策
1鎮雄縣農業機械化發展存在的安全隱患
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多項惠農政策的出臺,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農民購買及使用農業機械(以下簡稱農機)的積極性,進而使農機數量極速增長,并呈現出種類繁多,分布廣泛的特點,給農機安全管理帶來了很多困難,隨之產生農機安全隱患。
1.1田間作業機械操作的安全隱患
目前,田間作業機械還未被納入牌證管理,操作人員同樣也未被納入培訓考核發證的范圍內,所以田間作業機械管理現在還是個盲區。此外,現在所生產的大部分作業機械,尤其是沒有安全防護裝置的農用微耕機,存在著很嚴重的安全隱患。
1.2農副產品加工業機械所存在的安全隱患
在農村,加工農副產品的機械數量多、分布又廣泛,安全管理難度相對較大。大部分操作人員沒受過正規技術培訓,安全意識較差。且基本是無證操作農業機械,這些都是潛在的安全隱患。
1.3農村的道路運輸所存在的安全隱患
農機運輸存在安全隱患是因為存在著“三差”。這“三差”是山區地理條件限制、文化素質較低及經濟比較落后導致的。“一差”是駕駛員的安全意識比較差。農村經常發生駕駛報廢車輛、疲勞駕駛、酒駕、無證駕駛、超速和超載等違法違規行為。“二差”是鄉村道路路況比較差。一般是路窄彎子多,山高坡也陡。外加平時不注意養護管理公路,很大一部分農村道路存在較為嚴重的安全隱患。另外,由于路況比較差,車子的安全性能比較容易受損害,這就加速了車子的“老化”,影響人們的安全出行。“三差”是車輛本身的狀況比較差。農村駕駛員自身的安全意識不到位,且保養意識不到位,只注重使用而不注重車保養和維修。
2影響農機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
2.1鄉村、山區道路條件情況很差
鎮雄縣是一個山區的農業縣,同時也是一個貧困縣。縣域內道路交通情況比較差,尤其是鄉村道路。不僅里程長,而且路況還差,且山區路又窄,彎又多,山高坡陡,如果視線不好,駕駛員稍微不注意,就會發生車毀人亡的特大交通事故。
2.2酒后駕駛農用機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禁止酒后駕駛機動車,且對酒后駕駛機動車的這種不當行為處罰力度相當大。但酒后駕駛的現象卻屢禁不止。酒后駕駛造成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比未飲酒要高出很多倍。所以,醉酒駕駛是一個很大的安全隱患。
2.3違章駕駛及缺乏安全意識導致事故發生
許多農村機手并沒有接受正規的培訓,即使有些機手已經有駕駛證了,但僥幸心理普遍存在,無視交通法律法規,一切圖方便,導致農機事故發生。
3農機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3.1農機監理的人員少而且裝備比較差
鎮雄縣的農機監理機構設備比較差,裝備不齊全。既沒有先進的拖拉機年檢設備,也沒有上路執法的裝備。拖拉機年檢全靠人為經驗來檢測,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風險。鄉鎮上農機的監理人員少,全縣一共有農機人員28人,縣級的有17人,鄉鎮上11人,他們中的大部分都不是專業的農機技術人員。在人員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農機監理人員還肩負了全縣農機推廣、培訓及購機補貼等工作,很難有效地執行安全監督管理的工作。
3.2農機的管理體制不順
3.2.1農機負責人員的隊伍素質一般來說,鄉鎮農機的管理人員都由當地的政府任命的。政府基本不過問大家的意愿,就是任意調換管理人員。但農機的管理要求技術性和政策性要強,這就得有一個學習熟練過程。農機管理隨意調動人員,技術的熟練也就沒有了,人員素質很難提高。
3.2.2管理農機的人員積極性普遍不高因為管理農機的人員基本是由當地政府任命的,所以他們認為只需做好政府給他們安排的工作就可以了,管理農機的工作做得好不好與他們的切身利益關系不大,所以他們的工作積極性無法提升。
3.3“動、靜態”管理分離,職位交叉
一般來說,農機部門只對上路行駛的拖拉機進行登記注冊、培訓等的管理,但是處理拖拉機駕駛過程中的違法行為則由交警部門進行。這樣就造成了“動、靜態”管理的分離[1]。農機部門如果發現了駕駛人的違法行為,是無權進行處罰的,只能教育。交警部門處理駕駛人的違法行為時,又掌握不了駕駛人的相關信息,這樣就給辦公帶來了困難。兩者職位交叉了,就不能對農機駕駛進行很好的管理。
4關于農業機械安全管理的思考
要加強對農機安全管理的宣傳教育。以農機安全管理為主,組織開展宣傳教育的活動,深入鄉鎮村組及學校進行農機安全宣傳。在農忙季節,可以利用廣播、電視、報刊和標語等方式廣泛的去宣傳有關農機安全法律法規的知識,強化農機駕駛員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安全意識。依據《云南省農業機械管理條例》,鄉鎮農機管理部門受縣“垂直領導”,也就是說,鄉鎮農機管理部門負責人的任免和調動以及編制使用是由縣農機管理部門和鄉鎮政府“雙重領導”的[2]。“雙重管理”比較有利于建立一個充滿生機有素質的隊伍,同時對國家的法規、農機政策的落實也有好處。提高隊伍素質,改善農機監理裝備。監理隊伍素質高能保證各項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所以鄉鎮部門要努力爭取到政府部門的支持。增加管理人員的編制,更新農機的監理設備,最好爭取讓級部門對農機監理人員進行定期培訓,使農機安全管理的各項工作能正常開展。嚴查嚴懲違規駕駛,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讓拖拉機駕駛者能明確認識到自己的違法行為;同時,讓那些沒有年檢過、無牌無證的駕駛人自覺去管理處注冊登記并參加培訓,拿到合法的駕駛證。要對田間作業機械及農副產品加工機械進行牌證管理或登記管理。也就是說,在農戶購買這些機械后,要去農機管理部門辦理手續,掛上牌照,通過培訓才可以進行生產。為鄉鎮農戶提供免費的技術檢測,及時排除農機所存在的安全隱患,保證機械的運行狀況。通過這些來強化對生產機械的安全監督管理。要想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農機安全環境,就需要農機監管與服務并存。上級部門要注意加強對下級農機人員安全監管工作在業務上的指導,要注意提升他們的素質和完善農機裝備。要建設好最基層的農機隊伍,深入鄉鎮村組農機戶。在提供免費技術服務時,要對農機潛在的安全隱患進行逐一的排除,要及時制止違章違規行為,從根源上防止發生農機事故。
參考文獻
[1]姚良邦.農機技術培訓現狀分析[J].云南農業,2012(7):52-53.
[2]余學紅.祥云縣農機安全監理的思考[J].云南農業,2012(12):49.
作者:高陽 單位:云南省鎮雄縣農機安全監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