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農業機械推廣及農業生產自動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農業機械的研發與推廣應用推動了農業生產自動化,其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農業機械推廣及農業生產自動化具有緩解農民勞動負擔、提增農業生產效率的現實意義,應從多個角度優化農業機械推廣及農業生產自動化的路徑,以期提升農業機械推廣效率,并在農業生產自動化中發揮優勢作出貢獻。
關鍵詞:農業機械;農業生產;自動化
時代的快速發展中,科技常被視為第一生產力,在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當下,農業生產領域的科學技術含量不斷提升,機械化推廣應用成果顯著,生產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農機既操作便捷又省時省力,極大地改良了作業模式,提升了生產效率。為了讓廣大農民廣泛使用農業機械,確保我國的農業生產自動化水平有更大的突破,有必要重新論述農業機械推廣及農業生產自動化的現實意義,并努力探索釋放農機推廣價值、提高農業生產自動化效率的合理路徑。
1農業機械推廣與農業生產自動化的現實意義
1.1有效緩解農民勞動負擔
現階段,大量農村勞動力涌入城市投身經濟建設,使得農村地區的剩余農民多為老弱病等群體,并不利于農忙時組織農業生產。而農業生產勞動進度變緩、效率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農村人口的生活負擔。隨著農業機械科技含量的不斷提升,農業生產從人工模式快速轉換到自動化作業模式,即便是農戶家中的勞動力欠缺,也可以借助農業機械完成繁重的農業生產,往往一個人幾小時就能完成過去幾個人多于一天的農活,農民的勞動負擔因此大大緩解。
1.2科學提增農業生產效率
我國人口總量位居世界第一,多年來也始終保持著農業生產大國的地位,然而農村耕地面積的擴大與農民勞動力的產出效益并不能劃等號,農業生產效率并不高。改革開放以來,大家對農產品的需求已從解決溫飽發展為對品質和效益的高標準追求,在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中,農業生產不再停留在靠天吃飯、候時勞作的階段,而是開始應用科技手段以大家的高品質需求為導向開展自動化農業生產。農業產品種類增加、類型增加,價值也隨之增加,在滿足國內人口需求的同時還積極接軌全球經濟貿易,向世界推廣中國的農產品品牌,因而整體實現了農業生產效率的科學提增。
2農業機械推廣及農業生產自動化的優化路徑
2.1確定自動化科學模式
農業機械推廣的前提是要在自動化操作上做好文章,使得機械可在實際生產應用中發揮優勢,提高效率,創造產值。因此,從農業機械的開發設計階段開始,就應有意識地做好市場調研,了解硬軟件開發的實際需求,選定自動化模式來滿足各種功能需求。模式的確定強調科學性,既要做好模式運行目標、進程、效益、安全性能等方面的評估和修正,盡可能體現農機裝備結構的結實耐用;又要確保各部件協同運行的可靠穩定,有效適應不同的農業生產環境,及時對周遭環境作出處置響應,確保農業機械在自動化生產中降低損耗,減少后期的保養維護和維修的成本。
2.2推動精細化農業生產
我國的農業發展經歷過較長時間的粗放式階段,與發達國家農業生產相比,精細化生產水準還不夠高。隨著農業機械的推廣,農業生產的自動化程度越來顯著,同時還應努力提出精細化作業目標和要求,引導農業機械的研發,確保又好又快實現農業生產目標。在農機推廣過程中,要注意嵌入節水節肥技術理念,在機械自動化操作中有意識控制種子、水、肥等的用量。同時還需要強調的是,在信息時代下,精細化農業生產還要求對農業機械加大智能改造力度,以智能模式來驅動生產自動化,以外部接入的農業機器人等智能終端來服務農業生產自動化,才能真正以科技創新贏得精細化農業生產目標的順利實現。
2.3提供強有力政策扶持
農業生產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工作,因此政府要發揮好主導作用,從政策制度的研究制定方面為農機推廣和農業生產自動化提供支持與引導。一方面,要從政策上倡議農民按照自身條件和需求來購入自動化農機,控制好農機廠商的市場定價,并引導農民享受有關部門的農機購置補貼,激發農民購買和應用農機的意愿與興趣。另一方面,政府要利用不同的渠道來營造宣傳氛圍,為農業機械推廣和農業生產自動化“唱戲搭臺”,鼓勵企業多做創新,多研發新農機產品,不斷滿足不同氣候時節、不同區位環境與地質條件下的農業生產自動化需求。
2.4拓寬新農機推廣渠道
農業機械推廣既需要政策的支持,也需要有終端用戶的應用評價和反饋,從而可以倒逼農機企業進一步加強研發。農民就是農業機械的終端用戶,要獲得更多的終端用戶,就需要開辟新農機的推廣渠道。現實問題是農村地區的住戶并不一定集中,而且田地的歸屬以及農忙生產也有一定的區位和時段差異,因此政府要積極探索建立一站式農機服務中心,形成農機推廣新平臺和新窗口,鼓勵企業、農戶到機構內交流看法、共享農機研發成果。此外,為縮短農機推廣的流程,在服務中心內部還可開發網絡系統,借助網絡渠道農機新產品信息以及最新的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并通過電子服務來降低補貼申報領取難度,壓縮流程以求讓農機推廣信息可快速到達千萬農戶。
2.5構建示范性農業基地
農業機械的推廣需要動態化不斷開辟新的渠道,也需要相對穩定的展示平臺,因此可建立一個具有區域示范性的農業自動化生產基地。在基地內,各種農機產品都可以獨立展示自己的功能,避免傳統靠營銷人員介紹所帶來的效果差異。在示范園內,農民在公開觀摩中還可直接上機操作,感受性能,了解自動化操作流程。隨著農民對應用農機新產品所帶來的農業生產自動化效果真實感受的增強,他們購買農機的意愿將更加清晰。而在體驗操作之外,示范性農業基地還可以組織講座,向農民宣傳農機政策、培訓農機知識及科學生產技能,從而大大增強農民投身農業生產自動化的興趣與能力。
3結語
農業生產自動化是未來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農業機械的持續研發和推廣,自動化生產目標將不斷突破。堅持通過確定自動化科學模式、推動精細化農業生產、提供強有力政策扶持、拓寬新農機推廣渠道、構建示范性農業基地等路徑來推廣農業機械,是提升農民素質、提高農業生產自動化質效的科學之舉。
參考文獻:
[1]敖成開.農業機械推廣及農業生產自動化探討[J].南方農機,2019,50(6):27.
[2]王愛榮.農業機械推廣及農業生產自動化探析[J].農業工程技術,2019,39(14):58,60.
[3]唐懌濱.農業機械自動化的現狀與推進模式研究[J].時代農機,2018,45(2):25-26.
作者:徐巖 王衡 單位:煙臺市蓬萊區蓬萊閣街道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