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水族創意農業發展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在接受調查的200戶農戶中,聽說和了解創意農業的人數只占總人數的40%,60%被調查者表示沒聽說過創意農業。這說明創意農業雖然經過了20余年的發展,但是在貴州的偏遠山區大多數人還不知道它的存在。目前,當務之急應是在群眾中,特別是一些邊遠山區的寨子里大力宣傳創新農業,普及專業知識,提高人們對創意農業的認識和認可,以便為開展下一步創意農業的推廣工作打下良好的群眾基礎。
2三都水族自治縣創意農業發展方向
2.1大力實施農業標準化,提高創意農產品質量
三都水族自治縣當地旅游資源、生物資源良好。近年來開展得葡萄節活動,使當地的葡萄產業發展勢態良好。當地可以先扶持一批創意農業龍頭企業,并與農民合作社、相關行業協會、創意農業生產基地進行專業化合作,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內先進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制定和實施創意農業各個環節的技術要求和操作規范,開展全程質量控制。把創建創意農業示范縣、創意農業名鎮、創意農業示范場與推進創意農業品牌建設有機結合起來,著力于創意農業生產基地建設。加強與省內外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以知識加持技術,以技術指導生產,建立創意農業發展研究所,研發各類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培育自主農業品牌,增強創意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通過發展創意農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引進市場前景佳、經濟效益好、創意水平高的創意農業企業,實現土地資源科學化、集約化利用,不斷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努力推進創意農業產業集群化發展,形成規模效應。重點開發區域特色強、競爭優勢強、創意優、科技含量高、成長空間大、帶動作用大的農業產業集群,加速從農戶集群、企業集群向產業集群發展。
2.2建立家庭創意農莊示范點,形成大小企業相輔,家庭政府共建的互補格局,努力推動城鄉統籌發展
以家庭為基本單位,以創意農產品生產為核心,整合三都縣周邊農村特色創意農產品生產技術,堅持“聚集資源、突出重點、形成特色”的思路,以水族文化為特色,以品牌塑造形象,通過農業與藝術的有機結合,賦予農產品以獨特的文化內涵,讓消費者形成美的享受,讓全社會都來感恩農業、關愛農業。以文化農業與情感農業為理念尋求新的農產品銷售增長點,以當地特殊水族文化為優勢,發掘文化和農業新的結合點以促進創意農業的發展,最終達到增加農民收入的目的。發展創意農業是在新形勢下,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改善農村生態環境,達到農民創收的目的;是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有力措施;是實現農業又快又好發展、農村現代化建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現實選擇和必由之路;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
2.3完善政策導向,健全創意農業品牌建設
激勵機制出臺相關政策,簡化審核手續,放寬審核標準,營造寬松的創業環境,積極引進外來成熟企業,鼓勵自主創業;當地政府應大力進行品牌發展,相應地進行政策傾斜,對新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的企業,適當給予獎勵;建立引導消費的政策導向,政府優先采購市級以上創意農業知名品牌產品,并通過輿論導向引導社會集團和市民購買本地的創意農業品牌產品;對市級以上創意農業品牌企業,在土地、電力、用水等資源要素保障方面給予傾斜,在技術改造、技術引進、科研立項等方面優先扶持;鼓勵名牌產品和著名商標生產企業開展品牌經營,通過收購、兼并、控股、聯合等多種途徑實現創意農業品牌經營規模的擴張,加快形成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品牌帶動作用明顯的創意農業品牌企業/集團,努力培育以大河鎮為主的蔬菜、交梨鄉為主的水晶葡萄、九阡鎮為主的九阡李、都江鎮為主的椪柑等一批技術創新能力強和產品市場占有率高、發展潛力大、成長性好的特色農業產品,支持重大服務業項目、重點服務企業和創意農業品牌的發展。
作者:郭偉鋒 單位:貴州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