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生態農業園創建提高農產業水平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加快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發展生態農業符合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農業污染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不僅影響了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而且已經嚴重威脅到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發展生態農業,加強環境保護,改善生態環境,是確保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1.2建設生態農業科技園區是實現現代農業新跨越的有效載體
生態農業科技園區以生態保護為前提,以科技創新為依托,以市場化運作為動力,以實現農業產業化為目的。在現有都市農業示范園區,精品農業園區建設的基礎上,建設一批生態農業科技園區,為各級政府實現工業反哺農業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對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必將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2生態農業科技園區的建設目標
2.1把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建成保護環境的示范區
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切實可行的保護環境,防止污染和農業污染綜合治理措施,大力推廣使用有機肥、桔桿還田、畜牧糞便和生活污水沼氣技術、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使園區成為生態環境優美,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示范區。
2.2把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建成農業科技示范基地
生態農業科技園區要以提高科技含量,實現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農業科技創新為抓手,大力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積極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使園區成為農業生產新技術的試驗基地,實用技術示范基地,食用農產品安全生產基地。
2.3把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建成優質種子、種苗、種畜繁育基地
生態農業科技園區要積極開展優質種子、種苗、種畜引進,試驗工作,篩選出適合當地種養的新品種,使園區成為優質種子、種苗、種畜的繁育中心和供應基地。
2.4把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建成集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的產業化基地
生態農業科技園區要以市場為導向,加大農產品保鮮、儲藏、加工技術開發,以大中城市農貿市場“農改超”為契機,加強農業品牌建設,改進農產品包裝,搶占市場份額,使園區成為農產品加工基地和集散中心。
2.5把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建成城市居民農業觀光旅游景點
園區要積極挖掘農業文化內涵,開闊視野,加大農業觀光旅游設施建設,把園區建成集生產、休閑、娛樂等多功能的載體,滿足城市居民回歸自然,體驗生活,寓教于樂的需求。
3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建設要求
3.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進生產條件
園區首先要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加大投入,創造良好的生產環境,具備道路暢通、土地平整、田塊成方、溝渠配套、排灌自如、用電便捷、安全,有一定的大棚配套,生產管理用房配置合理,加工檢測設備齊全,污水處理系統完備并運行正常。
3.2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園區科技含量
園區必須在科技應用上下功夫,積極探索農業科技創新,成為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結合點,最新科技成果的試驗點,高新適用農業技術應用的示范點,科技創新和高效農業的模式點。
3.3加強品牌建設,提升農產品質量
園區內的主要農產品以及加工產品都要有自己的商標和生產標準,所有食用農產品必須達到無公害農產品質量要求,積極參加各級農展會、農博會、加大品牌宣傳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
3.4實施產業化經營,提高經濟效益
園區要按照企業化模式運行,主要農產品都必須實施產業化經營,經加工包裝后上市,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園區要逐步建成農業龍頭企業,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壯大。
4生態農業科技園建設的保障措施
4.1各級政府要制定相關政策,扶持生態農業發展
在國家實施工業反哺農業的宏觀決策下,各級政府應結合當地實際制訂相應的扶持政策,為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建立生態農業發展基金,制定生態農業科技園區扶持辦法,鼓勵農業科技人員參與生態科技園區建設,鼓勵工業企業參與農業發展等。
4.2加大食用農產品安全生產監管工作,鼓勵農業企業生產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
對獲得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和食品證書的企業給予獎勵,嚴厲打擊農業違法行為,維護農業生產的正常秩序,保護生產者利益。
4.3加強園區科學管理制度建設,確保園區建設持續健康發展
目前普遍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特別是缺乏長效管理機制和激勵機制,造成園區缺乏繼續做大做強的積極性,因此各級政府應根據當地實際,在園區建設規劃和管理方面制定必要的實施辦法,鼓勵園區制定長遠發展規劃,使園區長期發揮示范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