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種草養畜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意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前,畜牧業是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力量。隨著人們對畜產品的質量、結構、安全等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推動了畜牧業生產經營理念和模式的改變。人們對純天然綠色安全肉食品的需求,使種草養畜模式應運而生,并且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關鍵詞:種草養畜模式;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意義
1種草養畜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意義
生產實踐表明,種草養畜模式對土地生態建設、土壤改良、環境改善以及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均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近年來,國家政策大力扶持退耕還林還草,在云南地區實行種草養畜,無論是對地方生態環境改善,還是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1牧草種植與畜牧養殖是當代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內容,實行種草養畜模式,能夠充分發揮牧草、畜禽的作用,將種草、養畜、土地等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協同共生的良好態勢,從而促進種養殖業實現可持續發展。1.2天然草地與人工牧草共同對生態環境保護起到補充與完善的作用。人工種植牧草,能夠有效緩解土地沙化現象,同時減少水土流失。1.3種植牧草還能促進土地等自然資源實現優化配置,使光、熱、水、肥、空氣等實現更好地利用和更高效的轉化。1.4發展種草養畜可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在云南地區發展種草養畜,有利于農民實現增產增收。牧草是養畜的主要飼料,其具有消化率高、適口性好等優點,適合于馬、牛、羊、豬等多種動物的養殖。實踐表明,用新鮮牧草飼喂的奶牛,其產奶量顯著提高,約為普通玉米秸稈飼喂的1.3倍左右。同時,長期飼喂牧草的牛、羊、豬等動物在生長增重方面,也較為突出,長速較快,增重明顯,疾病率也相對較低,這對保障畜產品的質量安全方面無疑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2云南省畜牧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云南省畜牧業發展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畜牧業生產成本高,養殖收入增長速率低于養殖成本增長速率;(2)牲畜飼養周期長,出欄率低,養殖成本高,效益低下;(3)養殖分散,多為散戶養殖,規模較小,呈現出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情況。
3云南省發展種草養畜的建議
3.1堅持適度規模,打造優勢產業只有規模化養殖,才能生產出大量的畜產品,才能提高畜牧養殖效益。但受地理條件、氣候因素等的制約,在云南地區實施種草養畜,不能毫無節制地盲目擴大規模,進而引發超牧問題。要堅持適度規模養殖,打造富有地區特色的優勢產業。3.2樹立品牌意識,打造特色產品畜產品的競爭,除了與生產規模聯系密切外,還與品牌息息相關。樹立品牌意識,打造名優產品,是畜產品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為此,畜產品生產經營者在進行市場開拓時,要強化品牌意識,打造特色農產品,在市場競爭中搶占一席之地。3.3種植適宜牧草,做好飼料生產目前,市面上流行的牧草種類繁多,在不同區域、不同品種畜禽養殖中所適用的牧草品種也有所不同。對此,養殖戶要結合云南地區環境條件、自然資源特點以及所飼養的畜禽種類、特點等合理篩選所要種植的牧草品種,生產出柔軟多汁、適口性好的飼草,提高畜牧養殖效益。3.4強化技術指導,做好服務保障發展種草養畜模式,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支持和幫助。對此,應當進一步提高政府的重視程度和扶持力度,使其意識到該舉措是提高農民收入與增加地方經濟的重要舉措。同時,相關部門要做好技術服務工作,特別是在疾病防治方面,要加強技術指導和服務保障,嚴格控制各種畜禽傳染病的流行。在牧草種植方面,也要加強技術指導,例如在牧草品種的選擇、種植技術、加工貯藏、收獲運輸等各環節、各方面,都要給予農牧民以技術指導,從而助其實現增產增收。
參考文獻
[1]張順成.退耕還林工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以勉縣為例[J].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2011,15.
[2]劉曉光,等.森林生態經濟系統健康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生態經濟,2011,05.
作者:張登應 單位: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江底鎮畜牧獸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