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多肉植物病害防治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病害發生原因分析
1.1移栽損傷
多肉植物大多原產于中亞、非洲及美洲大陸,故引種多為進口。檢疫部門規定帶根多肉植物禁止攜帶土壤,所以多數多肉植物在移栽過程中需要去除根系上的土壤,清洗、修剪根系,并在傷口處涂抹殺菌劑,晾曬至根系的傷口干燥才可以移栽,且定植后不能立即澆水。在清洗、修剪根系的過程中,如果不按照規定進行,傷口部位就成了病菌侵入的途徑,細菌、病毒會很容易通過根部的傷口感染植物。
1.2扦插操作不當
多肉植物多用無性繁殖,通常采用扦插、分株、嫁接等方式。扦插主要采用枝插,這就難免產生傷口,如果傷口沒有徹底愈合,與扦插基質接觸后,很容易感染病毒;且扦插基質多為蛭石、珍珠巖的混合物,雖然蛭石保水、持肥、吸熱、保溫能力強,有利于枝插植物生根,但同時由于其含水保濕能力強所創造出來的高溫高濕的環境,也有利于病菌滋生,容易導致植株腐爛、死亡。
1.3土壤濕度過高
很多根部具有儲水功能的多肉植物,如大戟屬植物皺葉麒麟,如果土壤不易干燥、透氣,就會致使根部腐爛。又如仙人掌密環菌莖腐病,在土壤濕度高時,可從莖基部受侵染的組織腐爛,長出白色菌絲,影響仙人掌的主根系,并進入土壤侵染其他鄰近的仙人掌。
2防治技術
由于多肉植物的病害初期多產生于根部感染,而植物根部隱藏于地下,這就給及時發現病害造成了一定的難度。若多肉植物病害得不到及時治療,等到病菌擴散到植物莖部,使莖部表皮呈現出黑色水漬樣壞死斑,造成多肉植物莖部軟腐,就很難救治了。因此,在配置多肉植物基質時,利用殺菌劑的保護作用,可以有效預防多肉植物病害的發生,減少不必要的損失。目前,殺菌劑是防治多肉植物病害的主要措施。
2.1常用殺菌劑的種類
隨著殺菌劑的應用和發展,其種類越來越多。殺菌劑的保護作用是指在病原菌侵染植物前施用殺菌劑,保護植物免受病原菌侵染危害,許多殺菌劑如代森錳鋅、百菌清等,都是保護性殺菌劑。一般來說,保護性殺菌劑不能滲透到植物體內部,只能保護施藥處免受病菌侵染。保護性殺菌劑具有較強的附著力和一定的殘效期,因此噴施時要做到覆蓋均勻。保護性殺菌劑施用后,不能馬上看到藥效,需要經過一定時間后,才能看出防病效果。常見的殺菌劑如下:
2.1.1百菌清百菌清是廣譜、保護性殺菌劑,其作用機理是與真菌細胞中的酶發生作用,與其含有的蛋白質相結合,從而破壞酶的活性,使真菌細胞的新陳代謝遭受破壞而失去生命力。百菌清不進入植物體內,只在植物表面起保護作用,因而對已侵入植物體內的病菌無作用,對施藥后新長出的植物部分亦不能起到保護作用。該藥劑具有藥效穩定,殘效期長,藥效適用范圍寬,不易誘發病菌產生耐藥性等優點,而且可與多種殺菌劑混用。根據百菌清的作用特點,此藥劑很適宜用來防治多肉植物的真菌性病害。在實際操作中,一般采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均勻地噴灑在多肉植物基質中。如果將全面土壤殺菌法進行適當改進,可以采取“一邊攪拌基質、一邊噴施”的新方法。在施用百菌清時需配戴口罩、手套,以保護皮膚和眼睛不被藥劑刺激。第一次噴施時濃度不宜過高,否則易產生藥害。
2.1.2多菌靈多菌靈屬廣譜性內吸式殺菌劑,保護和治療作用兼具,其作用機理是干擾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紡錘體的形成,從而影響菌的有絲分裂過程。多菌靈具有高效低毒、防病譜廣的特點,除葉部噴霧外,也多作拌種和土壤消毒使用,可與一般殺菌劑混用,但病原菌易產生抗性。根據多菌靈的作用特點,此藥劑很適宜用于多肉植物基質的消毒,對多肉植物的莖腐病、基腐病、立枯病、枯萎病、根腐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實際操作中,一般采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灌根或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加濕潤基質制成藥土等方式防治。為避免產生抗藥性,應定期更換藥劑,如可與百菌清交互使用。
2.2常用的殺菌方法
根據病害發生部位不同,殺菌劑的施用方式也有所不同,如系統性病害的病原來自于土壤或種子,發病于地上部,采用土壤熏蒸或拌種施藥;一些病害發生在植物根部,可采用浸種、灌根、蘸根或土壤處理;莖、葉部病害的病原來自氣流傳播或近距離雨水飛濺,采用噴霧保護或預防施藥。其中,進行土壤殺菌是控制土壤病害嚴重發生的有效途徑。目前,土壤殺菌的方法主要有:化學藥劑法、高溫法、太陽能法、微波殺菌法、電殺菌法等。多肉植物的土壤殺菌方法,多采用藥劑消毒基質,以切斷病害的初侵染源,可采用澆灌法、密閉熏蒸法、藥土法等方式。
2.2.1栽植基質消毒如沙漠玫瑰為多年生肉質小喬木,喜高溫、干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忌水濕,忌澇,忌濃肥和生肥,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并含有適量石灰質的砂質壤土中生長較好。由于夏季高溫悶熱、通風不良或盆內積水,沙漠玫瑰易發生軟腐病,癥狀為在近地表處發生水漬狀軟化,最初為白色或淡黃色,后變成暗褐色,內部組織黑色,有臭味。發病時可噴農用鏈霉素2000倍液,平時要加強肥水管理。有時也會有葉斑病為害,可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實際配置栽培基質時,可用赤玉土、腐葉土(過篩)、紅色火山巖、緩效顆粒肥、少許草木灰按比例混合。配制完成的培養土,可用0.5%福爾馬林或50%多菌靈粉劑或65%代森鋅粉劑拌勻,后裝袋備用。
2.2.2扦插基質及盆器消毒如大戟屬多肉植物,扦插前需將盆器及基質用高錳酸鉀紫色結晶的稀釋溶液消毒,以免插穗染病腐爛。消毒后,在基質上噴2遍清水,將高錳酸鉀殘留溶液洗凈,使基質充滿水分。高錳酸鉀殺菌力可隨濃度升高而增強,0.1%時可殺死多數細菌的繁殖體,2%~5%溶液能在24h內殺死細菌芽孢。在酸性條件下可明顯提高高錳酸鉀的殺菌作用,如在1%溶液中加入1.1%鹽酸,能在30s內殺死炭疽芽孢。深紫色溶液(約0.3%濃度)具有強烈的氧化性,殺菌能力較強,可用于消毒盆器。玫瑰紅色溶液(約0.01%濃度)可用于消毒被細菌污染后的植物,植物用此濃度的溶液浸泡5min即可殺菌。
作者:楊涓 單位:北京植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