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析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結合國家政策,論述了青年大學生開展創業創新活動的重要性:學生個人,幫助學生提高實踐技能,實現人生價值;學校,有助于提高高等學校的聲譽,深化高等學校的改革;社會,幫助培育新的動能,促進經濟增長和產業創新升級;國家,增強國家的綜合競爭力,優化中國的人力資源配置。并對青年大學生開展創業創新活動的未來趨勢做了展望。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政策;重要性
青年大學生具有豐富的智力潛能和創新潛力。創新型大學生是國家和社會的骨干力量。大學生創業和創新的優勢將成為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的支柱。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業創新,對響應國家“大創業、大創新”政策,促進創新型社會的形成和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基于近年來國家高校企業家創新政策,結合新時代對創新人才的具體要求,本文分析了創新活動對年輕大學生的多種意義。
一、研究背景
1、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政策2014年5月,國務院了《關于做好2014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政府采取行動,為大學生的創業提供創業指導,比如創業培訓、商業登記、金融服務、稅收優惠和場地支持。同年6月,包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內的9個部門宣布了《關于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的通知》;在2014-2017年,頒行了新一輪的《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以鼓勵創新和鼓勵創業。2014年9月,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的演講中首次呼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如何符合國家創新導向的發展戰略,滿足國家發展需要,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2015年是大學生創業政策的推進之年。年內,僅國務院就了22項關于創業的政策評論,包括《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上述政策評論主要包括加強行政權力,整合企業家服務資源,建立多種企業家服務平臺,鼓勵開展不同類型的企業家活動,加強企業家和實施目標稅率降低措施。擴展創業公司融資渠道,提供便利的貸款擔保,降低業務回報門檻,并鼓勵大學生返回中國創業。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的實施意見》指出,有必要繼續推進結構改革,消除體制約束,實行大學生創業的各種支持體系,實行靈活的學制。2017年,國務院了《關于推廣支持創新相關改革舉措的通知》,該文件列出了一系列支持創新和企業家精神改革的舉措,包括金融貸款服務,稅收服務以及對創新公司服務的額外支持。總而言之,新背景下的企業家公共創業政策主要集中在:一是提出大學生服務政策,集中政府權力,整合大學生資源,為大學生搭建平臺,幫助大學生擴大資助渠道的財務政策;二是是降低回國門檻,鼓勵大學生回國。
2、新時期大學生面臨的新形勢截至2020年,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就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其重要一步就是培養國家需要的創新型人才,增加國家的創新型人才儲備量,從而作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動力。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將高水平的人才輸送入社會,在培養創新人才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貫徹以創新為導向的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符合中國經濟發展新水平的新經濟發展引擎,已成為中國發展的戰略方向。這也是適應“Internet+”時代技術創新趨勢,拓寬就業和加強創新道路的唯一途徑。在上述許多政策中,在新一屆峰會上,黨和政府對大學生的創業活動都表現出極大的重視態度。從早期探索到企業家政策的早期建立,企業家政策的建立與發展,中國大學生企業家政策經歷了坎坷的發展過程。令人欣慰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學生的創業政策不斷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各種相關的政策和措施也在不斷完善。對于目前有興趣創業的大學生來說,各個方面的新常態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和困難,但是支持他們創業的政策和社會環境變得越來越方便。
二、青年大學生開展創業創新活動的重要性
1、學生個人:幫助學生提高實踐技能,實現人生價值大學生通過創新項目等方式參與“雙創”。全面而深入地運用他們的知識來練習和提高他們的技能。對于高質量的“雙創”項目,大學生可以通過文章,贏得比賽,并獲得收入來實現價值。
2、學校:有助于提高高等學校的聲譽,深化高等學校的改革高等學校通過對重大項目的指導和支持教育來促進“雙創”項目的成功。成功的大學生企業家通常通過公共宣傳、捐贈等方式回饋學校,為學校提供聲譽、資金和其他資源,并提高學校的知名度。2015年上半年,國務院繼續公布扶持政策,積極推動人民企業家創新、空間發展和“互聯網+”活動,進一步促進了中國的企業家精神和創新活動。企業家創新實踐活動使大學能夠更積極地與國家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聯系起來,增強創新和創業教育的實力,促進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并建立創業教育體系。通過創業教育體系,將培訓越來越多來自各行各業的企業家,以深化大學改革。
3、社會:幫助培育新的動能,促進經濟增長和產業創新升級大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敏捷的思維,較強的發展和探究精神,可以通過“雙創”活動來實現。通過創造新型技術,開發新式產品,研究嶄新模式,并將科技成果應用到經濟發展中,為經濟增長和動能轉化奠定堅實的基礎。在信息化時代,創新驅動經濟發展將成為未來的主要趨勢。近年來,中國采取了一系列鼓勵創新和創業的政策措施,包括注冊、借貸、創業培訓等,創新和創業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如今,這些政策在促進創新和企業家精神方面展現了非凡的優越性。就近幾年的發展而言,中國市場經濟中的大型企業家精神和創新現象尤為突出。國家發展應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來推動經濟增長。經濟建設不再遵循傳統發展的舊路,而青年大學生則是最具活力和創新力的群體。他們的公司創新活動有助于促進新的動能增長,促進中國產業的變化與發展。
4、國家:增強國家的綜合競爭力,優化中國的人力資源配置如今,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據一席之地,就必須加強軟實力的提升。如果沒有企業家能力和創新精神,就無法實現變革和升級,經濟和社會發展將受到極大限制。全球競爭最終是對人才的競爭,而大學是培養年輕人才的主要陣地。深化經濟改革,促進中國經濟發展的人才庫。人才教育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國家人才資源的水平。年輕的大學生積極參與優化中國人力資源配置的雙重舉措,并為中國企業家和創新型人才團隊注入新的血液。
三、青年大學生開展創業創新活動的未來展望
互聯網創新和產業顛覆的時代已經平靜下來,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的整體影響下,“互聯網+”引領了企業創新的趨勢。“互聯網+”表示連接和融合,這實際上是移動Internet的入口,要捕獲此項目,需要優化各種設備、技術和模型。如今,“互聯網企業家思想”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它有三個最突出的功能:首先,著眼于用戶體驗,主要是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其次,實施流量模型;最后,通過社交媒體促銷(如“互聯網+農業”,“互聯網+餐飲”等)進行口碑營銷。在大數據時代,青年創業者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開展自己的事業,但目前,最重要的是通過創新突破創新的瓶頸,摸著石頭過河,大力開拓業務。在開展業務項目的初期,大學生不僅應充分考慮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還應做好市場研究,并通過多渠道市場研究,選擇行業,國家重點和相關社會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必須真正理解它。未來的市場,將會是科技和人才的競爭之地。青年大學生作為創業創新的新生力量,應當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依托大數據資源,整合政策優勢,挖掘自身特點,在時代的推動下不斷創新,創造屬于自己的特色產業。我國作為人才大國,人口紅利造就的不只是人才數量的巨大,更是質量的飛速提升。新時代下對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較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從小抓起”,在教育的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創新思維與思考空間,鼓勵式教學帶來的益處是不言而喻的。
【參考文獻】
[1]陳月(導師:馬廷奇;周群英).大學生創業政策體系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16-05-01.
[2]劉瑞東.產學協同育人背景下駐保高校雙創人才培養路徑探究[J].中外企業家,2019-04-05.
[3]靳洪,柯園.學科競賽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9-07-09.
作者:于佳洋 王相和 單位:通化師范學院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