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心內科臨床教學中的WPBL教學模式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研究對心內科實習護士實施WPBL教學模式的效果。方法選取醫院心內科實習護士45例展開研究,時間跨度為2018年5月—2018年9月,按模式差異分為對照(常規教學)和觀察組(WPBL模式),對比分析兩組實習護士學習效果、對心內科理論知識和護理技能掌握程度。結果觀察組帶教后心內科疾病認知和興趣(8.11±1.01)分,自主學習能力(7.36±1.11)分,學習效率(7.24±1.21)分,獨立思考能力(7.75±1.36)分,護患溝通能力(8.11±1.11)分,臨床基礎能力(8.44±1.03)分,自身批判性行為(7.25±1.44)分學習效果各項評分明顯較對照組高,P<0.05。觀察組理論知識掌握度95.5%,護理技能掌握度95.5%,對照組分別為73.9%和69.6%,P<0.05。結論對心內科實習護士實施WPBL教學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心內科;常規教學;臨床教學;WPBL教學模式;對比分析;應用效果
目前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學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已成為國際普遍應用的方式,該模式最早是1969年由美國教授提出的,后經許多不同專業的教學改革,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完整的教學模式。PBL模式主要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主,將問題與學習相結合,將學生需要學習和掌握的問題置于情景中,讓學生自主探究,并通過合作等措施來分析和解決問題。網絡環境下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學模式(WPBL)應運而生,該模式自運用以來,逐漸受到醫學教育工作者的不斷關注;研究證明該模式在發揮互聯網優勢的同時以學生為主體,使教師更好的進行啟發式教學,整體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效率[1]。本文旨在研究對心內科實習護士實施WPBL教學模式的效果,特選取本院心內科實習護士45例展開研究。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5月—2018年9月內的心內科實習護士45例展開研究,按模式差異分為2組,其中觀察組(n=22):年齡19~28歲,平均(23.54±3.56)歲。對照組(n=23):年齡20~28歲,平均(23.78±3.48)歲。對比45例實習護士基線資料,P>0.05。
1.2方法
對照組:傳統教學模式:主要中心仍圍繞帶教老師展開,嚴格按照本院帶教規章制度進行帶教。觀察組:實施WPBL模式:授課老師選擇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八版《內科學》為教材,主要課題選擇《中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共12課時;提前編寫教案;而后通過構建QQ或微信等網絡平臺,結合教學案例緊扣知識點提出問題(2~3個),營造PBL逼真問題場景,提前1周在相關平臺(QQ、微信),向實習生提供專業網站、數據庫等網絡資源,指引實習生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措施,而后通過平臺指導其討論和交流,最后課后總結。
1.3觀察指標
1.3.1對比分析兩種模式下教學前后兩組實習護士學習效果,采用科室自制評分量表,主要從對心內科疾病認知和興趣、自主學習能力、學習效率、獨立思考能力、護患溝通能力、臨床基礎能力、自身批判性行為等七項內容評價,分值為0~10分,評分越高,教學效果顯著[2-3]。
1.3.2對比分析兩種模式下兩組實習護士對心內科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問卷為本院自制,分值0~100分,優秀(≥90分)、良好(70~90分區間),較差(≤70分),(優秀例數+良好例數)/總例數×100%=總優良率。
1.3.3對比分析兩種模式下兩組實習護士對心內科護理技能掌握程度;問卷為本院自制,分值0~100分,優秀(≥90分)、良好(70~90分區間),較差(≤70分),(優秀例數+良好例數)/總例數×100%=總優良率[4]。
1.4統計學方法
此研究用SPSS20.0系統,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認為具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對比分析兩種模式下教學前后兩組實習護士學習效果
經帶教后,觀察組實習護士各指標得分較高,學習效果較好,P<0.05。見表1。2.2對比分析兩種模式下兩組實習護士對心內科理論知識掌握程度結果顯示觀察組掌握度95.5%,對照組73.9%,觀察組明顯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2。
2.3對比分析兩種模式下兩組實習護士對心內科護理技能掌握程度
結果顯示觀察組掌握度95.5%,對照組69.6%,觀察組明顯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3。
3討論
臨床心內科室患者疾病較嚴重,并且身體各技能出現明顯下降趨勢,而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是保證心內科患者疾病穩定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心內科規范化培訓時要求護理人員必須全面掌握各項護理技能;若未掌握各項護理機能,則會導致患者生命安全遭受嚴重威脅。但臨床調查發現心內科實習護士對相關護理概念和認知較為薄弱,對心內科實際護理措施的認知和掌握也僅局限于護理總論的幾篇章節;但心內科實際護理措施操作性強,因此需要專業教師通過各種手段從而引發心內科實習護士對相關護理措施的自主學習興趣,樹立其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從而為后續開展護理工作奠定基礎。WPBL教學模式是由臨床優秀工作人員精心編制的一套教學模式,主要涵蓋不穩定性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等臨床典型案例,并且通過網絡平臺等途徑將資料直接推送給學生,結合臨床案例與專業基礎知識,便于引導和激發學生學習,提高其臨床思維等各項技能[5-8]。從此次研究可見,兩組實習護士年齡等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不具備統計學差異。在教學實驗中,觀察組學生對心內科疾病認知和興趣、自主學習能力、學習效率、獨立思考能力、護患溝通能力、臨床基礎能力、自身批判性行為等七項內容評分均高于實施常規教學的對照組學生;由此可見以學生為主體的WPBL教學模式教學效果更優[9-10]。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WPBL教學模式在PBL基礎上更好的結合了網絡資源與臨床醫學以及臨床實踐,所以該教學模式打破了以往臨床教學的局限性,將心內科專業知識更形象的傳授于實習生,從而利于實習生更好學習和掌握。此研究中觀察組實習生理論知識掌握度95.5%,護理技能掌握度95.5%,對照組分別為73.9%和69.6%,P<0.05。可見WPBL教學模式更有利于調動心內科實習生的整體學習積極主動性,促進他們對問題更為細致的理解,整體提高其學習興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1-13]。綜上所述,對心內科實習護士實施WPBL教學效果顯著,并且在今后的臨床醫學教學中我們應繼續研究探討WPBL教學模式,并不斷進行進改,從而更好更充分的發揮WPBL教學模式的優勢。
參考文獻
[1]錢秋月,宗永忠,潘紅寧.PCMC與PBL聯合教學模式在心內科護理帶教中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6):501-503.
[2]馬穎,李妍,劉敏,等.PBL與CBL整合教學模式在心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5,25(4):332-334.
[3]羅健,范平,王凌鵬,等.PBL教學法應用于心內科教學示教中的體會[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2,20(5):1022-1025.
[4]王瑩,郝偉.CBL聯合PBL教學模式在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中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病案,2017,18(9):83-85.
[5]孫玉芹,韓海玲,宋文剛,等.典型病例+PBL教學法在心血管內科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5):775-776.
[6]白永懌,孫嵐,劉宏斌,等.PBL與傳統教學模式在心血管內科教學中的比較[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8(16):315,317.
[7]胡紅英.PBL教學法在心內科護生臨床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2):109-109.
[8]郝奇俊,劉艷陽,黃織春,等.改變舊的醫學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淺談PBL教學法在心血管內科臨床見習教學中的應用[J].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2014,36(s2):321-323.
[9]于子翔,趙龍,楊毅寧,等.PBL教學在留學生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14,25(4):76-77.
[10]李曉麗,王洪江,楊新春.wpbl教學模式在心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病案,2018,19(1):75-77.
[11]齊亞靈,王淑秋,李娟,等.WPBL教學法在循環內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3):95-96.
[12]曾曉聰,文宏,閉奇,等.臨床路徑結合PBL在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研究[J].內科,2017,12(2):271-273.
[13]張娟.PBL法應用于心血管內科教學的效果分析與評定[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3):15-17.
作者:鄧文文 谷寧 張巍 單位: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心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