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護理干預對神經內科腦出血患者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分析神經內科腦出血的應用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本院2018年1月~12月神經內科收治的60例腦出血患者,根據在院護理措施不同分組,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護理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綜合護理干預用于神經內科腦出血患者中,可有效減少并發癥,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神經內科;腦出血;綜合護理干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8年1月~12月神經內科收治的60例腦出血患者,年齡45~83歲,平均年齡(65.16±4.27)歲,有男性34例,女性26例。60例患者根據在院護理措施不同分組,僅常規護理為對照組,綜合護理干預為觀察組,各組有30例患者,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開展常規護理,根據腦出血護理指南和神經內科護理要求開展,遵醫囑下進行觀察、監測和指導用藥等。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有重點地開展預防感染、預防壓瘡、引流管管理、保護上消化道、康復護理等。①預防感染,腦出血患者感染多發生在呼吸道和肺部,護理人員要注意病房的室內清潔,定期進行消毒,對于無意識的患者需及時清除痰液,指導患者正確的咳痰方式,根據病情選擇是否行氣管切開術,合理使用抗生素藥物預防;②預防壓瘡,腦出血患者在較長時間的臥床治療后,局部血管受到壓迫,容易有壓瘡發生,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定時翻身及更換體位,縮短局部血管的壓迫時間,注重背部、臀部等壓瘡易發生部位的皮膚護理;③引流道管理,穿刺引流的護理操作須在無菌環境下進行,根據患者病情進行開放和閉合引流管,關注引流液的性狀和體積,妥善固定引流管,在術后48h拔管,拔管前進行閉管試驗以防止腦積水和顱內感染等情況發生;④保護上消化道,防止上消化道出血是腦出血并發癥預防護理中的重要內容,護理人員要控制患者胃液的pH值,及時糾正酸堿、水及電解質的紊亂,減少對消化道的刺激,保護患者的胃黏膜。在治療護理期間,指導患者合理控制飲水量,防止飲水過多而對心肺功能造成損傷。在病情穩定后早期給予營養支持,促進患者的胃腸功能恢復,促進胃腸蠕動和代謝,改善內臟與肝臟循環,適當給予吸氧支持,減少消化道黏膜的損傷。對于一些鼻飼飲食的患者,護理人員要注意控制食物的注入劑量和速度,嚴密觀察患者有無出現不適反應,若出現有嘔吐表現,則應當立即停止并清除異物,以防止出現窒息的風險,鼻飼的患者在床周需放置負壓吸引器,已做好及時搶救的應對準備[4-5];⑤康復護理,根據患者的肢體功能障礙情況及護理要求,為改善患者的下肢血液循環,護理人員可通過按摩、被動關節活動等方式幫助患者開展康復訓練,促進下肢的血液循環,避免血流流速過緩出現堵塞而形成血栓。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軟件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n(%)x2檢驗,計量資料(均數±標準差)t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期間并發癥情況的比較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在不同方式護理下并發癥情況,結果顯示,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10.00%(3/30)顯著低于對照組33.33%(10/30)(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2兩組護理滿意度評價的比較
調查統計60例患者的滿意度評價情況,結果顯示,對照組護理滿意度83.33%(25/30),21例非常滿意,4例比較滿意,5例不滿意;觀察組滿意度為96.67%(29/30),26例非常滿意,3例比較滿意,1例不滿意。觀察組96.67%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3.33%(25/30)(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優化并完善神經內科腦出血患者的護理流程,有效穩定患者病情,在治療全程中提供持續性的全面護理,有效減少并發癥,提高護理安全性和療效,使患者盡快恢復正常的生活能力,身心健康的回歸社會。綜合護理干預護理管理要求高,護理內容科學詳實,護理人員可結合患者實際情況評估和優化,有助于提升護理質量及滿意度,應用價值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武霜,趙帥.綜合護理干預對神經內科腦出血患者的影響[J].智慧健康,2018,4(34):67-68.
[2]董桂芬.神經內科綜合護理干預對腦出血并發癥的作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16):70-71.
[3]李巧梅,劉國美,周芳竹,等.神經內科綜合護理干預對腦出血并發癥的作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39):14+17.
[4]許穎,邢鳳霞,李紅景,等.綜合護理干預對神經內科腦出血患者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18):161-162.
[5]彭偉勝.神經內科綜合護理干預對腦出血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27):59-60.
作者:鐘華 單位: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