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和職業素質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職教育承擔著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任,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對人才的定位和要求也在發生變化,進而對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方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當前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下,高職教育將學生培養重點放在了職業素質上,如何通過高職英語教學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成了高職英語教師迫在眉睫的教研課題。本文圍繞著當前高職英語教學在職業素質培養中出現的諸多問題進行了分析,并針對這些不足,從教學理念、教材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設施和考核標準五個方面構建了一個全新的教學模式,以期提高高職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和職業素質。
關鍵詞:職業素質;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創新
英語作為高職院校開設的一門公共必修課,除了傳授給學生英語基礎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職業英語能力。隨著我國參與國際化交流合作的加深,社會和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從單一的專業技能,提升到了高層次和高素質的綜合性,所以高職教育要在傳授學生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職業素質的培養,對于英語學科而言,教師要注重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
1基于職業素質培養的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所有教學活動開展必須遵守的基準,它的正確性決定了教學活動的順利與否,西方教育學家曾提出過有效教學理念,也就是說教學的成功要體現在有效上,受教育者要在接受教學后有所進步發展,這也是衡量教育效益的重要指標。這一理論對于高職教育而言,就是要完成對高職學生的有效教學,主要體現在通過高職教育培養學生崗位適應能力、綜合發展能力和全方位的職業素質。因此,高職院校應堅持基于職業素質培養的教學理念,其英語教學價值才能最大化,其教學目標才能得以完成。
2對高職學生進行職業素質培養的重要性
一個人的職業素質主要體現在職業興趣、能力、個性等方面,它是就業者對意向職業的了解和適應能力的綜合表現。在勞動力就業市場,職業素質的高低決定著就業成功的與否,一個人的職業素質由先天素質和后天素質共同組成,先天素質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每個人都存在著個體差異,而我們可以改變和努力的是后天素質,它可以通過學習進行提高。就職業素質來說,具備職業性、內在性、穩定性、發展性和整體性。職業性是指不同的職業類別有著不同的職業素質要求;內在性是指人們通過自身學習和認知形成的一種內在心理品質;穩定性是指人們經過長時間積累的職業素質不容易被改變,甚至隨著時間積累,這份穩定性還會提升;發展性是指隨著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職業素質的衡量標準和要求也會隨之發展;整體性是指職業素質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單一素質,它關乎著人們的思想、心理、文化等全方位的綜合素質[1]。所以,在高職階段著重對學生進行職業素質的培養非常重要,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必經途徑。
3當前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3.1教學觀念比較落后
雖然高職教育已經將職業素養培養上升到了全新的高度,但在當前高職英語教學中,大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仍然停留在落后的傳統層面,在具體的教學實施中也是灌輸給學生一些落后的學習觀念。具體體現在比較重視學生理論知識和英語語法的講解,卻對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缺少培養,這會導致學生很難將平時課程中的所學與將來的崗位需求結合起來,無法達到高職英語教學的預期效果,也不符合當前對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教學目標。
3.2教材內容沒有特點
基于職業素養培養的高職英語教學應該以職業素養為出發點,但就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而言,英語教學與職業素養培養之間沒有搭建起實質性的聯系。就高職英語教材來看和普通高中差不多,側重英語基礎知識和詞匯語法的積累,并沒有凸顯高職教育的特點,這導致教材內容和人才培養目標背道而馳,不利于對高職學生職業素質的發展。而且針對不同專業不同基礎的學生,大部分高職院校都是采用的統一教材,顯然教材內容也沒有凸顯各專業的職業特點,比如對于汽修專業的學生來說,英語教學需要側重汽車零部件、汽車故障及汽車修理類專業術語的英文詞匯,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派上用場[2]。
3.3學生基礎參差不齊
高職院校的生源大概分為三類,一是普通高中畢業生,他們在高中階段接受過系統的英語學習,相對來說有一定的英語基礎,但整體英語水平也不算太高;二是中職畢業生,他們相比高中畢業生沒有經過系統的英語學習,整體英語水平較低;三是高職擴招后,招收了一批社會生源,這部分學生的英語基礎或許更差。面對高職學生英語總體水平偏低,并且個體差異較大的現狀,對英語學習的需求也不盡相同,這為高職英語教學帶來了一定難度。
3.4教學模式不太合理
在較多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中,教師還在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的單向傳授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為主,以及將教學重點放在詞匯積累和語法講解上面,卻疏忽了對詞匯和語法更深層次的理解。這種教學模式最大的不合理就是重知識輕技能,重考試輕素質,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不利,也沒有充分體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高職英語教學得不到實質性進展[3]。
3.5職業素質認知不足
據了解,當前高職院校的專職英語教師,絕大多數都是師范院校英語專業的畢業生,雖然從英語專業角度來看,他們作為英語教師有著過硬的英語專業知識,也有著較高的教學水平。但是因為這部分英語教師沒有其他的職業經驗,所以對職業素質的認知不足,導致在英語教學中很少添加有關職業素質教育的內容,這也是制約高職英語教學發展的一個因素。
4職業素養培養下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構建策略
4.1轉變教學理念
職業素養培養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創新,首先要從教師的教學理念進行轉變,從傳統教學中側重知識基礎轉向職業技能,教師要以學生獲得職業素養為出發點,著重在教學實踐中培養高職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并圍繞這一目標制定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高職英語教師在教學時,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明白英語教學是一個充實自身英語職業素養的過程,在英語課程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管理協調能力、談判協商技巧、解決矛盾沖突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都離不開英語的準確交流,所以教師轉變教學理念是一切教學改革的基礎[4]。
4.2豐富教材內容
教材是教學活動開展的依據,是教學內容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針對當前高職英語教材沒有特色,不能對學生職業素養培養起到一定促進作用的現狀,各高職院校應對現有教材進行適當補充。教師在對英語教材進行甄選時,應側重一些能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實用性教材,并根據不同專業選擇不同教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確保每個專業的學生都能學到今后工作中能用得上的英語知識。比如,教師可以為高職電子商務的學生挑選商務英語教材,對商務談判中的常用詞匯和句子進行訓練,還可以為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挑選旅游英語教材,針對旅游方面的常用口語進行拓展教學。在挑選具備專業特色的教材后,教師可以根據學年制定教學計劃,一般在高職學生入校第一年,基于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差,教師一般以學生的英語基礎教學為主,在第二年即可在基礎教學上,對專業英語進行適當的拓展和補充。
4.3優化教學方法
高職院校招錄的學生英語基礎普遍不好,導致在英語學習中興趣不高,學習主動性不強,而興趣和主動性恰恰是所有學習的最佳動力,因而想要對通過提高英語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如何對現有教學方法進行優化,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是高職教師需要努力的方向。針對當前高職學生對互聯網的喜愛,教師要在傳統教學方法中添加微課、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方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視頻教學全方位豐富教學資源,并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反復觀看學習,加深學習記憶,并在翻轉課堂的教學中增添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互動,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習效果[5]。再就是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英語基礎模塊創設不同的英語情境,讓學生分組進行實景模擬訓練,在分組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基礎強弱進行混搭,讓基礎較好的學生帶動基礎較弱的學生一起進步,并對學生的進步和較好的表現給予表揚鼓勵,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在學習中提升自身專業技能和英語職業素質。
4.4完善教學設施
想要提升高職英語教學的質量和培養人才職業素質,高職院校要將英語教學上升到專業教學的重要地位,除了根據各專業的實際需求來挑選合適的英語教材,還要保證足夠的英語課程教學課時,并盡可能為師生創建完善先進的教學設施,最大限度促進英語教學的效果。比如英語實訓室的組建,可以為學生還原最真實的職場環境,像在商務英語中的外賓接待,可以通過實訓室中的電腦軟件進行場景還原,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提高英語口語能力。雖然英語實訓室對高職英語教學有著諸多好處,但需要投入的資金和人力也是巨大的,這不是教師憑借自身能力可以完成的,它需要高職院校聯合教育部門的支持共同完成。
4.5創新考核標準
職業素質培養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創新,在考核標準上也需要進行創新,不能再將學生期末考試成績作為學生英語學習評估的唯一標準,而是要站在職業素質培養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考核評估,并將傳統的結果評估轉變為過程評估,將傳統的教師獨立評估轉變為學生、同學、家長共同評估。在評估方式上,除了傳統的期末考試,還要將學生平時的作業完成質量、課堂活動參與度、平時課程的出勤率等都加入考核體系,這種過程考核的加入,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平時學習的質量[6]。通過高職院校評估體系的優化,最終的評估結果將更加客觀真實反饋學生的綜合素質,每位學生在學習意愿、能力、效果上的差異,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有個更清晰的自我認識,看到自己的不足,激勵自己需要更加努力,一方面可以看到自己的進步和優勢,增強自身的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習主觀能動性。教師也可以根據這些評估數據,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教學調整和改進,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5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學生進行職業素質培養是高職教育必須貫穿始終的宗旨,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進行有效的教學模式構建。針對當前就業市場對高職學生提出的要求,我們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應充分結合各高職專業特點,突破傳統教學的局限,以學生職業素質為導向,運用高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和職業素質,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為今后的市場就業增強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談向華.淺談以職業素質培養為導向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J].經貿實踐,2019(22):262.
[2]陳震宇.以職業素質培養為導向的英語教學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39(11):146-147.
[3]韓婭楠.以職業能力為培養目標的高職英語教學新探索[J].山西青年,2020(12):156,158.
[4]崔寧.職業素質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初探[J].福建茶葉,2020,42(3):153.
[5]羅芬.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汽車博覽,2020(4):138.
[6]陳芳穎.基于職業能力培養視角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時代教育,2018(1):174,184.
作者:賈秋燕 單位:常州幼兒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