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白銀市平川區農村經濟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雖然平川區針對各鄉鎮的農業建設投入力度在不斷加大,但沿黃灌區土地資源有限,再加上干旱等自然災害較為嚴重,農業生產相對落后,簡單的種養很難有效且快速地實現農民增收。另外,二、三產業發展力度不足,無法對農民增收提供有效的支撐,農民增收渠道有限,增收較為緩慢,并因此影響其發展后勁。㈣各區域間發展不均衡城郊或交通發達地區經濟發展較快,而落后的偏遠山區,依舊“靠天吃飯”,連年大旱更加影響了農業經濟的發展。自然條件的差異、基礎條件的不同,導致區域間發展極為不均衡。
二、推動白銀市平川區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
㈠發展平川特色農業,推動農業結構調整
1.加大力度建設特色農產品基地
依托現有的農業產業基礎,發揮當地優勢,發展極具當地特色的農業產業,轉變傳統落后的農業生產方式。合理整合配置資源,完善優化產業布局,培育特色農業經營主體,立足泉水鎮,采取全膜雙壟溝播的先進技術,培育玉米種植大戶,使農業生產形成規模化、集約化。在熙瑞、特奧特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下,發展訂單農業,加大種植企業所需的醬用番茄。依據企業和市場需求,在全區農村加大大棗、小雜糧、馬鈴薯和反季節蔬菜的種植力度,形成規模化的特色產業,不斷增強特色優質產業在平川區農業中的比例。
2.生產高附加值、高產優質的農產品
利用高附加值、優質特色的農產品,加快現代化農業的發展步伐,形成農產品的品牌效應,增強其市場競爭力。根據白銀市干旱、半干旱的地理條件,利用充足的光熱資源,發展日光溫室、立體栽培等“陽光農業”,既充分利用了當地干旱、半干旱的氣候條件,又推動了優質高產、生態陽光農業的發展。
3.加強農業科技投入,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
大力落實科技入戶工程,推廣運用農業科技,發展集約型、生態型、觀光型、綠色生態型農業,在平川區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農業經濟發展新型格局,以優質農業推動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在農村種養中融入國內外先進品種或技術,推動農業技術的高效轉化,進一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另外,以有機產品、無公害綠色食品增強平川區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大力創建現代化農業園,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全面開展農業科技培訓,使平川區農民具備先進的種養技能。大力發展二、三產業,拓寬農民創業渠道。
㈡加強農業產業化建設
現代農業以農業產業化建設為標志,是聯系工農的最佳契合點,是推動農村經濟,帶動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
1.壯大龍頭企業
龍頭企業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因此,應在平川區農村大力培植帶動性強、有實力的龍頭企業,以龍頭企業帶動農戶農產品的增值,使農民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
2.加強招商引資力度
理清思路、開放思想,立足于平川區特色和農產品、礦物資源等優勢,加強招商引資力度,利用外資、開發民資,達成平川區招商引資目標。另外,增強對綠色農產品的種植,大力養殖優質畜禽,逐步提高農畜產品在全區所占的比重,對農村經濟形成牢固的產業支撐。
㈢著力開展創新型經濟
以工業化帶動農民致富,以創新思路開發現代產業。依托平川區資源優勢,結合市場發展導向,形成特色農村工業,開發自主品牌,在平川區形成獨具特色的鄉鎮或村社。加強農業科技創新,提高科研轉化能力,優化農業創新環境。對農業高新科技進行深入研究,推動平川區農業走上科研化、現代化、產業化道路。對農作物及禽畜實行良種繁育,加強對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嚴格防控禽畜疫情,合理利用資源,大力推廣農業科研技術。發展農村循環型經濟模式,形成無公害種植,立足于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資源開發新型農業技術,促進平川區環境與經濟同步發展。
㈣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一直以來,小鄉鎮建設都是促進區域發展的重要內容,更是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以農產品加工、營銷為契機,促進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擴大就業空間,提升整體實力,發揮產業化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大扶貧開發力度,落實“整村推進”項目,發展區域經濟,加強對農產品加工基地的構建,促進非農產業收入的不斷提升。以鄉鎮企業的產業結構調整為依托,發展民營經濟,擴大二、三產業,增加農民就業機會,促進農民增收。農村建設最重要的標志就是農村經濟的發展程度,農村經濟的發展會直接促進新農村建設,帶動農民創富增收。白銀市平川區立足于區域發展形勢,尋找適合平川區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從而更好地推動平川區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作者:楊樹源 單位: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水泉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