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美育教育途徑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高校黨建思政教育的統領下,扎實推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有助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精神,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通過學校教學、校內活動及社會實踐等途徑的有機銜接,全面打造美育思政育人環境,有助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具有較高的實際效用。
一、新時代大學生美育的要求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全國學校美育工作會議及關于美育工作的講話精神,學校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高度重視美育育人工作,扎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革命文化為軸心,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全方面推進,開展各種形式的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使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相輔相成、互相促進,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并積極投身到美的創造中去,改造生活,改造世界。
二、大學生美育教育存在的不足
1.對大學生美育教育課程不夠重視,系統性不強。大學生美育教育課程雖已納入教學計劃,但多為藝術類專業的專業課程或藝術類選修課程,通常是有什么專業教師就開設什么課程。美育育人的課題研究相對較少,難以形成系統性的美育課程教育體系。2.校內美育教育活動形式單一,學生主動性不高。高校美育教育活動多為文藝表演類、美術設計類等幾種傳統形式,在利用現代化手段和提升學生融入感方面尚有不足。3.社會協同性不強,缺乏系統的銜接教育。大學生美育教育不能脫離社會美育的熏陶和培養,目前的社會美育類館所景點對大學生開放程度和優惠程度不足,地校協同性美育宣教活動較少,缺少隨年齡段發展的社會美育教育環境。
三、大學生美育教育基本途徑
1.構建美育課程教育體系,提高美育教育水平。高校是大學生美育教育的重要陣地,加強美育課程教育管理,要構建大學段系統的藝術類必修課、選修課、專家講座相結合的課程體系,納入學校人才培養計劃,編入教學大綱。此外,還要在課程美育上下功夫,將美育融入各門課程,降低專業性,注重人文性。美育課程的開設和課程美育的融合,要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因地因時因人而異,將普及教育、特色教育、專業教育、提升教育相結合,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以提高學生對感受美、追求美、創造美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要充分利用校內外的各類師資資源,加強相關教師的培養和培訓,提高美育專業教師師德規范和教育教學科研水平,推進普及類的美育課程建設,通過網課、微課、視頻直播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彌補校內師資的不足,引進或聘請高水平專家擔任指導教師,為師生開設講座,不斷提升整體美育教育水平,確保課程內容的廣泛性和層次性。同時,要注重正向引導,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當下一些低級、媚俗的不良信息,避免形成審美誤區。2.開展校園美育教育活動,豐富美育活動內涵。校園美育教育活動要與文明校園、和諧校園建設相結合,通過書畫攝影、文藝演出、社團活動、高雅藝術進校園等活動形式,提升校園文化建設內涵,將美育融入大學生的校園文化空間,讓廣大師生充分融入美育氛圍之中,將美育貼近校園生活,打造具有學校特色的美育項目品牌,推廣美育實踐活動,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將美育與校園德育、智育、體育、勞育相結合,讓廣大學生在感受美的同時,身心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提升,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革命文化及新時代思想有機融入,潛移默化地推進學校育人工作,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學校可鼓勵學生團隊充分利用時下流行的自媒體、微信、微博、抖音等網絡工具,通過對歷史、人文、藝術等素材進行編輯、整理、,吸引更多學生的關注,從而積極投身到美的宣傳中去,實現學生的自我美育宣教,引導學生成為美的宣傳者和創造者,既豐富了美育內涵,又可形成輻射作用。3.組織社會美育教育實踐,實現美育資源共享。作為新時代大學生,在接受校園美育教育的同時,也要接受社會美育的熏陶,也要了解國家的文化和歷史,培養深厚的民族情感。悠久的自然風光、歷史建筑、革命紀念館、文藝演出、書畫展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藝術形式為大學生美育教育提供了高質量且高內涵的社會美育資源。畢竟校園資源有限,而學生美育教育是國家教育戰略的重要內容之一,各類社會團體和單位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便利條件,降低收費標準,積極與各級各類院校開展合作共建,共同擔負起美育育人的社會責任。大學生在提升美育水平的同時,也應積極投身到社會美育服務中去,通過社區聯建、大手牽小手、社會實踐等模式,借助各類展示、演出、志愿服務等形式融入社會,普及美、宣傳美、共享美,讓社會各個階層有接觸美、了解美、感受美的機會。學生從中能更深入的了解美育的深度,提高美育認識,共同營造全社會美育的大環境,實現潤物無聲的美育效果。美育教育不僅能提升人的審美素養,還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情感、趣味、氣質、胸襟,激勵人的精神,溫潤人的心靈,是高校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環節之一。學生們對美育的需求強烈,學校通過各種途徑推進美育育人工作,從審美思想、審美標準、審美意識、審美理想方面入手,確保應試與素養并重、少數與全體并重、比賽與普及并重,構建系統化、規范化的全方位教育體系,充分體現“三全育人”的基本要求,讓新時代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美得教育,用美育溫暖人、啟迪人、鼓舞人。
參考文獻:
[1]陳暢.淺談大學生美育素質教育的構建[J].課程教育研究,2018(22):25.
[2]黃鏡源.高校大學生美育工作對策研究[J].知識文庫,2018(1):172.
[3]姜楠.談大學生美育的重要意義和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6(9):172.
作者:張莉 單位:上海震旦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