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汽車行李箱面板模壓成型模具設計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了快速獲得汽車行李箱面板制件,對其模具進行設計,推導出模壓成型模壓力的理論計算公式,選定影響模壓成型的加熱溫度、時間、模壓壓力、保壓時間四個工藝參數為水平因素,選定行李箱面板最大變薄率、最大增厚率、收縮率為評價指標,并設計完成正交試驗,運用綜合加權平均法,得到綜合評分結果,獲得綜合評價指標最好的行李箱面板成型工藝參數組合,獲得最大變薄率28%、最大增厚率4.3%、收縮率0.8%,汽車行李箱面板最優成型工藝參數模組合為:加熱時間70s,保壓壓力11kPa,保壓時間40s時,優化后最大收縮率為28.0880%、最大增厚率為44.3264%、收縮率為0.8901%,根據最佳工藝參數指導生產的行李箱裝面板成型質量很好,滿足了生產質量的要求。
關鍵詞:模壓成型;工藝參數;評價指標;正交試驗;神經網絡;算法優化
模壓成型工藝具有模具結構簡單、生產效率高、產品尺寸精度高等優點,是汽車內飾件主要加工方法之一,國內外學者對塑料件的注塑成形性能,以及影響成型過程的各種因素做了大量的理論實驗,但對塑料件的模壓成型研究不多,導致汽車內飾件模壓成型模具設計水平落后,成型工藝參數基本由經驗制定,無法保障內飾產品的質量,且容易造成人力物力浪費。因此如何解決以上問題成為內飾行業的首要任務。文獻[1]利用Moldflow注射成型分析功能,完成了模具動模部分的結構分析并得到了合理的結構方案,并將獲得的溫度和壓力結果導入AN-SYS中,運用ANSYS模擬模具的加熱過程,分析模具的應力應變狀況,但并未深入研究最佳壓力和溫度組合,不能獲得最佳的成型工藝參數,并且未進行正交試驗,數據不能進一步驗證。文獻[2]進行了正交試驗,分析了成型溫度、成型壓力、保壓時間和冷卻速率四個工藝參數對板材性能的影響,確定最佳的成型工藝參數,但是并未分析加熱時間對模壓成型的影響,并且沒有對得到的工藝參數進行進一步優化。文獻[3]為求得PEEK最佳的成型工藝參數,設計完成了正交試驗,工藝參數為加熱溫度及加熱時間,分別取三個水平,雖然作者進行了正交試驗,但是并未考慮壓力和保壓時間對模壓成型的影響。本文設計了模壓成型模具,設計并完成了正交試驗并對試驗結果進行極差分析,求得評價指標最優時對應的工藝的參數組合。
1汽車行李箱面板模壓成型模具設計
通過分析了行李箱面板模壓成型過程的受力狀態,計算得到了模壓壓力,以及對行李箱面板零件的收縮率和模具分模面的分析,完成了模壓模具的凹凸模、料框、導向機構和模架的設計。
1.1汽車行李箱面板模壓成型總體結構方案
行李箱面板從模具中取出后,在冷卻到室溫的過程中,由于材料熱脹冷縮的特性,行李箱面板的實際尺寸會略有回縮。根據生產總結,行李箱面板收縮率為1%。根據模具要求創建行李箱面板凹、凸模實體,該實體長1305mm、寬648mm、高239mm。由分型面分割凹凸模實體,并將分型面上下移動25mm切割凹凸模實體得到厚度為25mm的凹凸模。為防止在成型過程中片材發生失穩起皺,在模具中設置了料針及料框。料針穿透片材,將四周固定,從而避免了片材起皺的問題。并且設計了模具料框來配合料針的使用,料框上下對齊,防止片材從料針上滑出,也能夠有效分散片材的水平力,如圖1。行李箱面板模具的導向機構包括導柱及導套,導向機構能夠使合模過程精準無誤,減少合模過程中的模具側壓力,防止模具受到損壞,延長模具使用壽命。本文零件較大,精度要求高,因此選擇四根導柱,如圖2。
1.2汽車行李箱面板模壓成型模壓力計算
過去是由經驗公式得到的模壓壓力,行李箱面板模壓成型壓力計算公式[1]為:式中:PZ-垂直方向壓力,MPa;PX-水平方向壓力,MPa;X-面板長度尺寸,mm;Z-面板高度尺寸,mm;n-冪律指數。行李箱面板長度X=1305mm,高度Z=239mm,取n=1,PX=2kPa,由式(1)得出行李箱面板模壓成型模壓壓力為11MPa。
1.3汽車行李箱面板模具冷卻系統研究
模具材料為金屬,冷卻方式為水冷,將冷卻水循環于模內預設的冷卻水道即可進行冷卻。冷卻水道分布在加強筋之間,通過鉚釘固定在凹凸模表面。冷卻水道離行李箱面板表面較近,能夠很好地實現冷卻,如圖3。由冷卻水流量與水道直徑的關系,可確定冷卻水道直徑d=16mm。冷卻水道的間距l為1.7d≤l≤3d。孔的大小根據模具或模具型腔大小而定。由于產品尺寸較大,冷卻水道間距設定為3d,即48mm,圓整后為50mm。
2汽車行李箱面板模壓成型正交試驗研究
本文正交試驗水平因素達到四個,在多個重要因素同時變化的條件下,最有效的設計方法就是正交試驗。要完成正交試驗,需要確定行李箱面板模壓工藝參數,確定水平因素及評價指標,試驗完成后對試驗數據進行極差分析,求得評價指標最優時對應的工藝的參數組合。
2.1汽車行李箱面板模壓成型正交試驗條件
(1)試驗設備本次行李箱面板模壓成型正交試驗針刺PET+PP復合材料。行李箱面板烘箱有效尺寸:深1900*寬2530*高500mm,溫度范圍:10~300℃,設備加熱功率:36kW,箱體外部1.2mm冷軋板,內膽采用1.2mm304不銹鋼板,耐火性能好,隔音較好。行李箱面板模壓成型模具本體采用45#鑄鋼,重量為兩噸,使用壽命可達30萬套。冷卻方式為水冷,水管間距80mm,模溫小于8~10℃。模具進壓機方式為叉車叉腳方式。固定方式為壓機臺面壓板槽固定,壓板槽寬度:30mm,間隔:300mm,偶數排列。行李箱面板模壓成型壓機采用YMG32-315四柱液壓機。(2)試驗過程首先將原材料放進烘箱進行加熱,加熱結束后的原材料放入模壓模具中,用料針將材料固定并保壓。達到保壓時間后,取出成品,并去除飛邊,放在半成品區冷卻至室溫,反復操作,直至得到16組正交試驗表。
2.2汽車行李箱面板模壓成型水平因素
影響模壓成型的主要水平因素為加熱溫度、加熱時間、模壓壓力和保壓時間。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并結合實際生產情況,四個因素水平的取值如表1所示。
2.3汽車行李箱面板模壓成型正交實驗評價指標
行李箱面板產品的主要缺陷為開裂、起皺、收縮。由于這三個缺陷測量難度較大,且無法量化表示。本文分別用最大變薄率、最大增厚率及收縮率進行代替。由于正交試驗有三個評價指標,無法同時使三個指標都達到最優,因此,可以采用綜合加權評分法,獲得綜合評價指標最優的產品。
2.4正交試驗方案設計及結果
行李箱面板的正交試驗方案和三個評價指標的測量結果如表2。
2.5正交實驗結果分析
采用綜合評分法對汽車行李箱面板模壓成型試驗結果進行分析,并對正交試驗結果進行極差分析,得到了各因素對評價指標的影響程度,以及評價指標最優時對應的工藝參數組合。其16組試驗結果評分如表3。根據綜合評分法的結果可知第8組評分最高,即第8組評價指標最優,對應的工藝參數組合為A2B4C3D2。當加熱溫度為200℃,加熱時間為70s,保壓壓力為11kPa,保壓時間為40s時,最大收縮率為28.0880%、最大增厚率為44.3264%、收縮率為0.8901%。
3結論
(1)對行李箱面板模壓成型過程的受力情況進行了分析,確定行李箱面板零件的收縮率、模具的分模,完成了凹凸模設計,設計出了行李箱面板的模壓成型模具,對行李箱面板模壓成型進行熱分析,設計了模具冷卻系統。(2)確定設計并完成了正交實驗,并利用綜合評分法對正交試驗結果進行了分析,得到評價指標的最優時的工藝參數組合。(3)對試驗結果進行數據處理分析,得到制件模壓成型最佳工藝參數組合。
作者:唐凌霄 單位:安徽中鼎動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