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融合建設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通過專業群、產教融合,建立企業高水平實訓基地,合作研發精密模具關鍵技術。通過深度校企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更新課程體系、培養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國內一流實訓基地,帶動區域內相關產業發展,在“雙高”項目建設中形成系列的可復制、可借鑒的標準與體系,全面提升國內模具行業高等職業教育復合型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模具;專業群;產教融合;“雙高”項目
0引言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國務院《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實施辦法(試行)》指導要求,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模具專業與天津海鷗表業集團有限公司深度合作,獲得天津市產教融合試點項目支持,共建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引進超高精度加工、檢測設備,滿足手表零件的超高精度模具零件加工的需求,助力企業技術轉型升級。依托產教融合實訓基地,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培養具有誠信敬業精神、精益求精素養的技術技能人才,提升企業競爭力。
1建設基礎
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是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國家級優秀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中國模具工業協會職業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全國輕工行業鐘表與精密制造職業教育集團副理事長單位,其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群是重點建設龍頭專業,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重點建設專業。天津海鷗表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一只手表”的誕生地,經過多年的發展變革,現已成為集手表和機芯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輻射精密加工的產業集團,機械手表機芯年生產600萬只,成品表年生產40萬只,機芯生產形成9個系列,200余品種。校企雙方合作主要以項目研發為抓手,以政府支持為基礎。目前海鷗手表機芯沖壓零件都是傳統單工序模生產,精度差,廢品率高,開發高速精密級進模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重點任務。為了解決該問題,校企設立研發專項,該項目由天津輕工史清衛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和海鷗李家琦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牽頭組成了項目組,項目組由專業教師、海鷗手表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各成員根據自身技術優勢各司其責、橫向協作。專業教師和海鷗技術人員合作完成了零件的成形工藝分析和模具結構設計,雙方合作完成模具零件加工,在天津海鷗表業集團進行模具裝配、調試,最終得到合格的手表零件。
2建設內容
2.1建設產教融合超高精度加工應用技術工程實訓中心
利用天津市政府在2019、2020年產教融合試點項目財政資金支持,在天津海鷗表業集團有限公司內建設產教融合超高精度加工應用技術工程實訓中心,引進超高精度線切割機床、超高精度數控加工中心與復合式測量機,使機芯零件模具的電加工、機加工、測量領域達到了微米級精度。該中心采用“廠中?!边\行模式,設備產權歸學院所有,主要用于模具專業工程創新班的實踐教學任務和職工技術培訓任務,天津海鷗提供場地并負責設備保管與維護,有設備使用權,用于新產品機芯模具零件的技術開發。學生在“廠中?!睂W習過程中,除了可以參與企業生產、研發項目,還可以學習企業現有的精密磨床、精密沖壓機等專用設備的操作方法,校內實訓基地沒有這類設備,通過設備共享、互補,完善了學生的知識結構,提升了技能水平。
2.2校企合作開展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
以手表零件模具為載體,開展精密模具設計與制造方向的現代學徒制訂單式培養,實行“校中廠”、“廠中校”交替培養。企業與學校針對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研討修訂,共同開發課程和教材,實施教學,組織考核評價。學徒的培養按照企業的實際工作崗位需求確定,學校為企業量身定做,按企業需求培養人才,最大程度滿足企業對人才質和量的需要。在培養過程中將學生的實習放到企業的實際崗位中,讓企業員工教授實際工作中的技術技能,充分利用企業的資源,讓學生學會使用先進的設備,完善校企“雙主體”協同育人機制。針對企業在職員工,通過技術培訓和學歷教育2種模式實現技術技能的提升。首先是針對新設備、新軟件、新工藝定期舉辦短期專項培訓,幫助企業員工進行知識更新,實現“終身教育”,同時對于有學歷提升需求的員工,通過“百萬擴招”計劃招收在職員工進入專業群內相關專業進行學歷教育。
2.3優化專業群課程體系
對接先進制造技術發展趨勢,通過調研、走訪裝備制造類重點企業及收集畢業生反饋信息,確定相關專業核心工作崗位,根據崗位能力要求將行業最新的技能標準轉化為課程標準,構建課程體系,分析相關職業崗位群的工作過程,提煉專業群培養人才的共性知識、能力與素質要求,構建專業群共享平臺課程。在分析專業群內核心專業與其他專業差異性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專業人才分流培養的特點,建設富有特色的“專業模塊”課程。同時,根據機械行業人才需求特點及趨勢,構建若干門專業群互選拓展課程,體現專業群的適應性和拓展性。學校與企業共同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實施教育教學,將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培育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雙方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制定課程標準,確定教學組織形式及課程評價方式等。
2.4合作研發精密模具關鍵技術
以史清衛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天津輕工)、李家琦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天津海鷗)為核心,組建表芯精密模具關鍵技術研發中心,成員包括企業技術骨干、院校專業教師和工程創新班優秀學生。每年由技能大師制定研發項目并分配任務,校企研發人員分別在超高精度加工應用技術工程實訓中心和精密模具協同創新中心開展工作,并定期交流研發進展、共享成果。通過科技攻關,逐步實現機芯零件自動化沖壓生產,提升企業技術人員科研能力與專業教師服務能力、培養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形成國內最強的精密模具研發基地,幫助海鷗手表成為國際一流企業。
3建設成果
通過校企雙方深度合作,在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產教融合超高精度加工應用技術工程實訓中心建設,全面提升了加工、檢測能力,為高精度高速級進模研發提供了基礎,目前共完成了10副機械手表機芯零件高速級進模的研發,可以替代進口模具,突破了瑞士、日本等國家對此類模具的技術封鎖。所開發的模具在2018年獲得中國模具工業協會舉辦的“精模獎”二等獎,2020年獲得“精模獎”一等獎,是國內唯一獲得此獎項的高職院校。同時全面提升了教師專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2名教師獲得2020年“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賽——第九屆天津市數控職業技能競賽《數控程序員(數字化設計與制造)》賽項教師組團體第一名,2名學生獲得學生組團體第二名。通過“百萬擴招”計劃招生任務,40名海鷗在職員工將進入院校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群中的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學習,提升了企業職工的學歷水平和技術水平。
4結束語
通過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進行產教融合系統性創新與實踐,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群已經成為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雙高計劃”)中的重點建設專業群,未來將進行進一步研究與實踐,形成系列的可復制、可借鑒的標準與體系,全面提升國內模具行業高等職業教育復合型人才培養質量。
作者:蘇越 單位: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