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我國煤炭經濟發展趨勢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我國的煤炭產業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發展較為成熟,煤炭生產量超過了煤炭市場的容量,煤炭經濟產業增長速度減慢,企業發展的重點與核心應該是加強技術研發,提高勞動生產率,做好產業升級工作,煤炭資源是煤炭經濟發展的根基,應該對這方面有一個充分了解。
一、我國煤炭資源勘查開發程度及前景
煤炭資源開發程度側重于現在不同區塊內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程度的差異,勘查資源量部分占全部資源量比重能夠反映勘查程度高低,因此應該區分清楚程度低的與程度高的。根據一系列的調查與數學計算得出如下結論:我國的深部煤炭地質勘查程度總體表現是:華北、東北以及內蒙古東部的勘查程度較高,其他省份的勘查程度較低或者是沒有勘查工作。在上述這幾個大的分區中,五個省份的勘查程度最高,有遼寧、吉林、蘇北、山東以及皖北五省區,河北河南等四省較高,內蒙古東分區最低。我國煤炭資源開發程度具體情況是:黑吉遼地區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程度高,華南次之,甘青分區與滇藏分區開發程度低,煤炭開發程度最低的仍舊是蒙東地區。煤炭資源前景反映了不同地區煤炭資源開發利用在時間方面的長短差異,煤炭資源前景又分為較近時期與較遠時期的資源前景。通過一些數據,我們能夠得出:在未來較短一段時間內,我國三個分區的煤炭資源前景比較廣闊,分別是:內蒙古東部地區、陜西山西分區以及北疆分區;黃淮海分區與云貴川煤炭資源前景次之,資源潛力還行,但是黑吉遼分區以及甘青分區的資源前景是比較暗淡的,華南分區以及滇藏分區幾乎沒有資源前景。
二、我國煤炭經濟發展趨勢分析
(一)煤炭經濟產業結構優化趨勢
我國煤炭經濟產業隨著經濟發展,結構與發展模式出現了轉變,呈現出新的特點與性質,加之國家對高能耗產品的限制性生產,煤炭需求量也逐漸下降,煤炭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煤炭企業要想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就必須提高產品質量、推廣潔凈煤技術,進行煤炭經濟產業結構優化,促使煤炭從單一產品、低質量向多品種、高質量轉變,發展清潔煤產業。我國的煤炭經濟產業順應國家政策與社會發展潮流,已經進行了煤炭產業結構的優化改革,表現出了很強的煤炭結構優化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煤炭洗選。我國工業化初期的煤炭經濟發展方式非常粗放,沒有洗選過程,之后的消費者雖然提出了一些要求,洗選的煤炭有了一定比例,但總的來說洗選煤的比例還是比較低的。上世紀80年代,主要產煤國對煤炭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并積極響應環境保護立法的要求,使得洗選環節成為煤炭生產的必要程序,一些發達國家的煤炭原料清洗率已經達到了較高比例。我國的煤炭經濟也又原來的粗放型向知識集約化方向發展,有效提高了煤炭燃燒效率,煤炭清潔技術得到了充分的產業化。我國在優化煤炭資源結構的同時,也在礦區開采了一些煤共伴生礦物資源,例如鋁礬土、煤層氣等等,也開發了一些綜合利用項目,有效地提高了經濟效益。煤炭資源結構優化還體現在延伸其產業鏈,使得與煤炭產業相關的產業互相滲透互相聯系,在一定范圍內形成規模經濟,積極開設經營煤炭相關的多元化公司,形成一套綜合利用的發展模式,如太原煤氣化公司就是這樣一種經營模式。
(二)煤炭經濟產業要素市場化趨勢
我國煤炭資源管理在內容上可以劃分為資源性管理與資產化管理,兩者具有不同的管理內容,資源性管理更加注重煤炭資源的物質形式管理,管理內容主要是:資源權屬管理、增存量管理等等,以往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主要是通過行政化手段來實施資源性管理,這種形式的管理中存在較多的問題,最為關鍵的就是權屬不清楚,煤炭資源屬于國家所有,這是我國法律規定的,但是煤炭不同開采主體間的產權關系并不明確,因此煤炭產權歸屬權就成為了一個爭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關部門采取了一些方法手段,將煤炭資源由原來的計劃生產與銷售變為市場化生產與銷售,首先對評估煤炭資源價值,之后對其實施市場化與資產化。煤炭資源管理的資產化管理,是一種具有更強市場化特質的管理模式,這里的煤炭資源直接就是一種商品,商品進入社會進行再生產,并獲取收益,實現資源資產的保值與增值,實現其收益最大化,煤炭資源管理也在向著市場化方向轉變。煤炭產業的市場化另一表現就是資本的市場化,我國以往的煤炭資金多數來源于國家財政支持與投資,煤炭企業也從銀行中貸款以支持其煤炭生產與運營,所欠債務也是比較多的,這種資本借貸融資方式下,我國多數國有重點煤礦資產負債率較高,融資的成本與風險也是比較高的,煤炭企業競爭力下降。我國后來資本市場發展發育加快,出現了各種融資渠道,例如股票、債券以及基金等等,這些都為其發展融資提供了有力支持,煤炭產業經濟資本向著市場化方向發展。
三、結語
煤炭產業是我國重要而特殊的產業,為我國的能源保障做出了一定貢獻。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各項產業結構都出現了調整與升級,煤炭產業也不例外,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煤炭產業結構日益優化、煤炭產業要素日益市場化,發展更加注重內在質量與素質,發展更加順應時代潮流。
作者:韓鋼 單位:包頭財經信息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