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影視資源在幼兒美術教育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信息化教學時代,影視已經成為一種常規內容伴隨著幼兒的生活與成長,其生動、具體、有趣、形象的視聽畫面,是幼兒獲取經驗的主要來源。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深入探索影視資源教育價值,有效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是非常有價值的。本文以兒童藝術為例,并結合現代科技的影視資源,以獲得最大的效果。迎合幼兒對新鮮事物的興趣,吸引注意加深理解認知,激發幼兒樂于參加美術活動,促進其對美的感受力、表現力。
【關鍵詞】影視資源幼兒美術教育兒童藝術
一、創設以影視資源為背景的教學情境,激發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曾經說過:“嬰幼兒智力的發達,因其生活環境是否有刺激而有明顯的差別。”興趣是每個幼兒學習活動中最強烈的心理因素,是刺激他們學習的良好方式。因此,教師在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可以利用語言和圖片,聲音和動畫等方式的刺激,激發幼兒對事物的感知興趣、喚起他們的繪畫愿望。《綱要》指出,教師應營造自由、積極的氛圍,提供易于兒童操作、掌握和豐富多彩的藝術工具和材料,支持和鼓勵兒童參與藝術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感到快樂和滿足。在美術活動《吹泡泡》中,教師以卡通片《泡泡王國》作為教學背景,營造泡沫王國的情境,讓幼兒扮演相關角色,在玩泡泡的游戲中感知泡泡的形狀和大小,以此來調動幼兒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引導大膽、豐富的聯想,激起了繪畫創作的愿望。
二、挖掘影視資源,生成豐富的美術教育內容
德國美學家魯道夫•阿恩海姆說過:“幼兒所畫的就是他們所想的、所見的。”幼兒在美術教育活動中的創作熱情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某種動機,這種動機可以是幼兒自我表達欲望,可以是教師的鼓勵和支持、也可以是生動有趣的美術教學內容。而這些新穎有趣的美術教學內容有可能源自于幼兒可見、可想的影視動畫作品。教師通過和幼兒一起充分挖掘影視動畫的美術素材,提取適合幼兒發展的、感興趣的美術活動內容。例如,在動畫片《咕咕媽》中,小孩對“小咕咕”的形象非常感興趣,圓形的身體、尖尖的嘴巴,從而創造了一個泥塑活動《可愛的小咕咕》;在母親節主題活動中,幼兒看到“咕咕媽”有一條漂亮的圍裙,就提議進行裝飾活動《媽媽的圍裙》,并把裝飾好的圍裙送給自己的媽媽;在看到“小咕咕們”在墻面畫滿上畫滿的漂亮小花朵,繪畫活動《朵朵花兒開》孕育而生;“咕咕媽”制作的彩色冰淇淋引起了幼兒的興趣,于是孩子們拿起紙,亮片和超輕粘土制作《好吃的冰淇淋》。
三、借助視頻資源,幫助幼兒了解美術教育的內容
美術創作是一種認知活動。在美術教材中會涉及一些理解性較難的知識點,教師單純的講解或者利用多媒體簡單的介紹,不夠生動,幼兒無法理解美術活動的難點。所以教師可以將這些知識轉化為有趣的圖畫視頻,用動畫的形式直觀的展示傳達給幼兒。在線描畫《小蜘蛛織網》活動中,為了突破“將多個線條進行創造性地組合,有效組合變化出豐富多樣的裝飾圖案”的教學重難點,教師在《動物世界》紀錄片中找到了“小蜘蛛織網過程”的視頻。引導孩子們仔細觀察蜘蛛如何編織網,讓幼兒觀察線條不斷重復或者隨意組合后所產生奇妙的效果;根據不同位置、方向對長短不一的線條進行組合也會變化出多種多樣的圖案。再通過一系列的欣賞、嘗試活動,幼兒對于線描畫有了解,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初步掌握了線描畫創作的方法,所創作的線描作品也是豐富多樣的。
四、結合多元化的影視資源,提高兒童的審美能力
《綱要》在藝術觀念上強調經驗和創造力,將藝術教育定位于審美教育的范疇,強調培養兒童的審美情感。因此,我們要注重豐富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的情感體驗,滿足審美情感的需要、體驗審美愉悅、提高審美能力。而影視資源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通過糅合多種的表現形式以最具表現力和感染力的美學形式展現出來。在大班美術欣賞活動《星空》中,教師可以借助多種類的影視資源作品,讓幼兒感知美、表現美。首先以鋼琴曲《星空》刺激幼兒聽覺感受,讓幼兒從空間思維感知星空的寬廣和美好;為了讓幼兒進一步感知星空的美,教師引導幼兒觀看《星月夜》視頻,對于“星空”有一個具體的、感性的認識。通過感知畫面的內容和色彩帶來的情感沖擊,感受星空的美,為獲取審美情感做好鋪墊;同時,為了避免幼兒在欣賞時容易被色塊吸引而忽略線條的特點,教師將星空圖的各種線條化作形象的圖案制作成微課,通過引導幼兒觀察、示范、肢體動作模仿,提高幼兒對于這幅畫的認識,初步了解作者作畫的手法和作品中所要表達的情感。
五、利用影視資源,提高幼兒美術創作的能力
幼兒美術教育不僅是傳授技能,同時應該是對創新意識的啟蒙;幼兒美術創作亦不應是枯燥的模仿,而應是激發幼兒的創新意識去創作。一切的創作均源于生活,而影視資源取之于生活,是對于自然、生活的藝術詮釋,它不受天氣、人為因素的影響,更具有直觀性和便捷性,幼兒不用走出家門,就可以了解相關物體的形狀、色彩,乃至所有的細節。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影視資源,引導幼兒細致觀察,鼓勵其大膽想象,勇敢地、毫不顧慮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創作。在開展“春天”的主題畫中,教師準備了關于春天的視頻,包括春天的公園、春天的動植物、春天的人們,引導幼兒從多個方面和多個角度感知春天的特點、春天的變化、春天的色彩和春天的美麗。幼兒有了視覺的體驗,就有了創作的源頭,不同個性的幼兒從不同的視頻感知中將進行不同的繪畫創作,而教師只需提供各種工具材料,讓其創作熱情、創作想象力得到淋漓盡致地發揮。綜上所述,影視資源為幼兒提供豐富的視覺經驗,便于拓展他們的視野。將影視資源運用于幼兒美術教育,有利于激發幼兒對美術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美術教學的質量,促進其對美的感受力和創作能力,對于他們的創造力鍛煉也是非常有效的。因此,教師在選擇跟美術相關的影視作品時應多選擇有正面的、積極的教育意義的、形象簡單、色彩豐富的作品,為幼兒美術教育提供更多的素材和學習動力。
參考文獻:
[1]黃樂涵.辛苦并快樂著[J].小主人報.2013
[2]孫麗.淺談幼兒美術教育[J].時代報告,2014.
[3]幼兒園大班線描畫說課稿《小蜘蛛織網》說課稿[Z]
作者:武志華 單位:廈門思明實驗幼兒園 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