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數學魔術在小學中段中實踐與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新課程改革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全面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教學目標應該由教學成績轉變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教學方式必須更加靈活。近年來數學魔術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能夠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度思考,使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更集中,使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身思維活躍的優勢,加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對于培養學生的深度思維有重要意義。
一、魔術引入數學課堂應遵循的原則
1.把握魔術外殼和知識內核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引入數學魔術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牢牢把握魔術的“外殼”和“知識內核”,“外殼”指的是魔術表演的全過程,而“知識內核”指的是數學知識。小學數學教師不能將魔術本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數學魔術是一種輔助的教學手段,數學教師應該把握魔術的本質,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這是數學教師將魔術引入數學課堂必須遵循的原則,否則就會出現“舍本逐末”的情況,對于數學教學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2.精心籌備魔術表演過程
小學數學教師在使用魔術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對魔術表演的整個過程精心準備,只有流暢的魔術表演過程才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對數學魔術進行思考。數學魔術表演的過程要進行科學合理的“預設”,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懸念。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魔術表演編排的過程中,需要將數學知識點合理地編排到魔術表演之中,牢牢把握學生的興趣點,使整個魔術在事先“預設”的狀態下進行。
3.以魔術引導學生的動態生成
在數學魔術的表演過程中,進行“預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最后的結果。教師在表演魔術的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對魔術本身進行思考,當學生提出不同見解和想法的時候,不能馬上給學生解答,應該讓學生在心中保留自身的疑問,讓學生帶著問題看完整個數學魔術表演。這種帶著問題觀看數學魔術表演的過程,就是引導學生進行動態思維生成的過程。
1.在數學魔術教學中鍛煉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傳統的數學課堂傾向于以考試為導向的教育模式,這種模式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容易導致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學生也會失去獨立學習和研究的能力,對于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十分不利。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必然要改革小學的數學教育模式。數學魔術是一種游戲教學法,通過使用基于游戲的教學模式進行小學數學教育,可以有效地改變傳統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玩游戲是學生的天性,在游戲中使用基于游戲的教育模式自然能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教師向學生傳達更復雜和抽象的數學知識點。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數學魔術游戲,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率,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加深理解,減輕學習數學的壓力。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采用游戲教學模式。數學魔術還可以作為課前引導,使學生能夠對接下來的數學教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能夠使小學數學課堂更具有趣味性。
2.選擇難度適宜的數學魔術進行教學
小學數學教師要選擇難度適宜的數學魔術進行教學,數學魔術的難度不宜過大,否則學生會很難對魔術進行理解,也會打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例如,在小學數學“7的乘法口訣”“乘減混合運算”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選擇數學魔術的方法進行課堂教學,設計“透視骰子”的數學魔術。小學數學教師首先要準備魔術道具,魔術道具主要包括一個薯片罐、三個骰子。小學數學教師自己扮演魔術師,并告訴學生自己有“透視眼”,能夠看清楚薯片罐中骰子正面點數之和。具體操作:小學數學教師邀請學生將三個骰子堆放在一起,在播放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轉過身面向黑板,保證看不到骰子。學生放完骰子之后,蓋緊薯片罐。結果是無論學生怎么堆放骰子,教師都能夠準確說出骰子的正面點數之和,所有的學生都對這個數學魔術非常感興趣。這個魔術的原理是,骰子兩個相對面的點數之和一定為7,因此無論骰子如何堆放,只要將最上面的點數減去,那么剩余的就是重疊面之和。這個魔術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乘減混合運算”和“7的乘法口訣”,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數學教學實例。總之,傳統小學數學課堂過于枯燥,很多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不高,將數學魔術引入小學數學課堂,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小學數學教師在使用數學魔術的教學方法時,應該分清教學的主次,以數學知識點為主、數學魔術的教學方法為輔,從而使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擎天.淺析數學魔術在小學中段中的實踐與應用[J].教育論壇,2020,9(16):154.
[2]李曉峰.數學魔術在小學中段中的實踐與應用[J].教學研究,2019,10(15):38-39.
作者:王秀華 單位:新疆阿克蘇市教育和科學技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