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膀胱沖洗預防泌尿系感染的護理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膀胱沖洗作為臨床中主要預防泌尿系統感染的關鍵護理方式,具有十分廣泛的應用前景。本文對膀胱沖洗的方法、沖洗頻率、選擇沖洗液、沖洗速度、更換引流袋與導尿管的時間進行綜述,并且總結歸納預防泌尿系統感染的有效措施,以便于在實際工作中可以依據規范進行有效、安全的操作。
【關鍵詞】預防泌尿系感染;膀胱沖洗;護理;研究進展
醫院感染中泌尿系統感染是常見感染形式之一,已經發展成國內僅次于肺部感染位居醫院感染第二位的病癥。在實行尿路機械操作或者留置導尿管患者中尿路感染率發生率20~60%,大約占據醫院總感染率的40%,傳統理論認為膀胱沖洗可以降低細菌附著性,同時對于細菌而言消毒劑或抗菌藥物具備有效的抑制作用,適合應用在留置尿管尿路感染預防中[1]。但是從國內不斷研究表明沖洗液可能會機械性損傷患者膀胱壁,損害膀胱表面黏膜,會提升發生尿道感染率并且促使膀胱逆流引入尿管管腔中尿液,集尿袋反復開放,增加了護理人員手、沖洗管、沖洗液感染率,引發患者發生泌尿系統感染。
1膀胱沖洗方法
1.1傳統沖洗操作方式
在膀胱沖洗袋中直接灌注已經配制好的沖洗液,利用玻璃管連接導尿管與沖洗管然后實施直接沖洗,傳統沖洗方法屬于開放式,增加了發生外源性感染的可能性。
1.2膀胱沖洗改良方法
膀胱沖洗改良方法實際上是一次性輸液器沖洗方法,依據靜脈輸液過程做好膀胱沖洗液準備工作。沖洗前進行引流尿液是重點,然后排空患者膀胱,對一次性引流袋管端實施夾閉操作,避免尿液逆流。依據改良沖洗方式來對膀胱進行沖洗,不需要對氣囊導尿管沖洗管口實施操作,在管壁上直接進行穿刺,保障氣囊導尿管具有一定的密閉性,降低發生外源性感染可能性[2]。
1.3三腔Folley導尿管膀胱沖洗方法
在靜脈輸液過程做好膀胱沖洗液準備工作,沖洗之前排空患者膀胱,夾閉沖洗導尿管,然后使用0.5%碘伏對氣囊導尿管第三腔端口實施消毒處理,在沖洗過程中扎入針尖,整個操作流程都是密閉的,可以顯著降低發生逆行性感染率。但是如果患者需要長時間留置導尿管還不能進食,此時膀胱沖洗過程中需要使用恥骨上引流或間歇導尿引流方式[3]。
2選擇膀胱沖洗液
膀胱沖洗液包括以下幾種常用的沖洗液:0.02%呋喃西林溶液、洗必泰等消毒劑沖洗液,0.9%氯化鈉,某些中藥膀胱沖洗液及抗生素沖洗液。經大量資料表明膀胱經呋喃西林沖洗處理后會降低細菌數量;洗必泰沖洗液可以消除膀胱中正常細菌引發滋生耐藥菌;活力碘稀釋液或者肝素能夠避免導尿管發生伴隨性感染,也有不少專家指出膀胱經抗生素沖洗處理后會增加菌株感染的機會[4]。
3膀胱沖洗頻率
對于膀胱壁來說膀胱沖洗形成機械損傷,損害膀胱黏膜,促使細胞脫落,增加泌尿系統感染的可能性[5]。現今更多的觀點指出最大限度減少沖洗頻率有顯著效果,研究發現存在越高的膀胱沖洗頻率,就會形成更高的泌尿系統感染率。有學者專家指出,尿管腔內形成細菌性生物膜及包埋細菌的過程中基本上大約為1周的時間,最適宜膀胱沖洗頻率是1~2次/周。也有學者研究表明如果膀胱沖洗頻率為每周2次具有更好的效果,顯著優于沖洗1~2次/d[6]。
4膀胱沖洗的速度
在對患者膀胱沖洗過程中若速度過快可能對患者血壓、心率等造成影響,并且沖洗速度過快也可能機械性損傷患者膀胱壁,促使細胞脫落,提升患者感染率。所以,以不影響患者生活健康及生命體征的沖洗速度為最適宜[7]。
5更換引流袋與導尿管的時間
在沖洗中形成導管菌尿的時候導管留置時間是主要危險因素,置管超過30天的大部分患者都會出現菌尿現象,置管超過28天則50%的患者可能經歷復發的導管阻塞以及導管脫殼現象[8]。如果患者需要長時間留置導尿管此時需要對導尿管進行定期更換,但是目前臨床研究中對于更換周期還是存在一定爭議。pH<6.7的非尿管阻塞患者更換1次導尿管間隔時間為4周,PH>6.8的高危尿管阻塞患者更換1次導尿管的間隔時間為2周[9]。如果患者尿管或者集尿袋中存在結晶或混濁現象的時候,此時需要適當提升更換導管的頻率。如果老年患者需要長時間留置導尿管,更換1次抗反流引流袋的間隔時間為每周。如果患者需要終身攜帶導管,此時應該每7天更換一次抗返流尿袋為最適宜,定期每月都進行一次尿管的更換[10]。
6研究預防泌尿系感染措施進展
經大量資料表明,在對尿管與尿道口近端4~5cm位置消毒中使用0.5%聚維酮碘消毒,2次/d,可以顯著降低留置尿管中發生伴隨性尿路感染的可能性。在謹遵醫院預防感染規范與標準的基礎上每天利用清潔水來對患者尿道口進行2次護理,不會對患者皮膚造成不良刺激,同時也不會增加發生尿路感染率[11]。此時防止頻繁留取尿標本、輕易分離集尿袋與導尿管接頭等操作動作,利用鹽酸利多卡因膠漿當做放置導尿管的導尿潤滑劑,可以適當降低不良刺激反應,緩解患者不良情緒與心理負擔。留置尿管膀胱沖洗并不是常規使用的護理措施,護理人員需要給予不同患者針對性的護理干預,不管是實行留置導尿管術患者還是實行膀胱沖洗患者都會增加護理人員手、沖洗管、沖洗液等外源性感染率,所以臨床護理過程中盡可能避免出現不必要的膀胱沖洗操作。臨床處理過程中需要切實滿足無菌操作,同時也需要做到保持外陰部清潔、保持封閉性的留置尿管引流設備、選擇合理消毒液、縮小使用導尿管的口徑、避免濫用抗菌藥物等措施來有效降低感染率。同時醫護人員也需要鼓勵患者盡可能多飲水來降低尿路感染率[12]。
7護理干預措施
7.1心理護理
膀胱腫瘤存在反復發作的特點,臨床治療過程中患者經常伴隨出現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若對術后患者實施膀胱沖洗干預需要增加患者不良情緒與心理壓力,此時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及家屬詳細闡述膀胱沖洗的作用、目的及意義,告知患者膀胱沖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對于拒絕配合存在恐懼心理的患者,護理人員需要給予及時的心理護理,疏導患者不良情緒,以成功案例法來促進患者積極治療[13]。
7.2膀胱沖洗護理
在給予患者膀胱沖洗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生命體征及臨床癥狀進行密切觀察,如發現異常問題需要及時匯報給主治醫師,并且配合主治醫師切實做好處理工作。在膀胱沖洗中護理人員操作中必須切實滿足無菌操作規范,充分了解與掌握沖洗要點,防止患者腹腔中進入空氣,降低發生感染的幾率,達到預防的作用。在臨床沖洗操作中醫護人員應該以輕柔、迅速的動作進行干預,依據患者基本需求給予患者正確的導管型號,注意插管形式,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同時有效降低因操作引發尿道感染刺激性的可能性[14]。
7.3管道護理
為了顯著改善膀胱沖洗的效果,醫護人員需要科學指導患者體位,在更換患者體位的時候密切關注患者的反應,依據實際情況對于不能忍受的患者及時更換體位,此外,臨床操作中也需要切實做好導管連接工作,對引流管進行有效固定,保障管道的通暢性,防止管道發生脫落現象。依據以患者為中心的管理干預模式來患者提供合理安全的護理服務,促使形成更具有針對行動護理效果,并且從患者、醫生及護士三方面進行關注與配合,保障能夠獲得最理想的效果[15]。
8討論
綜上所述,在實施膀胱沖洗過程中給予對癥護理可以保證順利完成基本操作,顯著改善患者日后生存質量,具有廣泛應用的價值。臨床護理人員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素質以及專業水平,豐富臨床知識及識別高危患者的經驗,并且實際操作過程中嚴格遵守操作規范,保障膀胱沖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本次研究內容有限,未來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16]。
參考文獻
[1]張吉芬.留置尿管引起泌尿系感染原因分析及護理措施[J].醫藥前沿,2015,05(26):227-228.
[2]楊澤容,張碧霞.膀胱沖洗預防泌尿系感染的護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38):227-228.
[3]石玉雙,王希波,張洪云,等.膀胱沖洗與泌尿系感染的研究現狀[J].中國實用醫藥,2011,06(1):223-224.
[4]楊忠明.膀胱沖洗對泌尿系感染患者的預防作用分析[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6,(5):99.
[5]王利紅,劉文仙,孔雁平,等.膀胱尿道聯合沖洗在預防男性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1,10(12):57-58,66.
[6]姜秀娟.留置導尿后膀胱沖洗與尿路感染關系的探討[J].中國鄉村醫藥,2010,17(5):21.
[7]馬菊.膀胱沖洗預防泌尿系統感染的護理[J].中國農村衛生,2015,(24):54-55.
[8]翟君.64例膀胱造瘺術后泌尿系感染的預防及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0,8(2):133-134.
[9]陳燕,李秀華,高麗娟,等.低濃度碘伏(0.1‰)膀胱沖洗預防間歇導尿患者泌尿系感染問題探討[C].第八屆北京國際康復論壇論文集,2013:556-559.
[10]孫惠英,李武平,宋向陽,等.留置導尿患者膀胱沖洗頻率的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34):4208-4210.
[11]水冰,金衛,潘向東,等.膀胱沖洗對導尿并發尿路感染的預防效果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1,31(6):644-645.
[12]李銀玲,劉秀芳.長期留置尿管膀胱沖洗間隔時間對泌尿系感染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2,41(3):303-304.
[13]黎枝紅.不同護理方法對外傷性截癱患者預防泌尿系感染的臨床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1,09(14):80-81.
[14]梁曉燕,趙彥,顏嵐,等.護理干預預防外傷性截癱患者泌尿系感染效果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13):3150.
[15]范美,郭宏.膀胱沖洗對預防留置導尿尿路感染的可行性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4,(6):231-231.
[16]Hill,DavidM.,Wood,G.Christopher,Hickerson,WilliamL.etal.LinezolidBladderIrrigationasAdjunctiveTreatmentforaVancomycin-ResistantEnterococcusfaeciumCatheter-AssociatedUrinaryTractInfection[J].Theannalsofpharmacotherapy,2015,49(2):250-253.
作者:李麗林 單位:廣西崇左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