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談礦工原發性高血壓的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很多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怕麻煩,不想去醫院看病,下班以后經常聚在一起互相交流“治療經驗”,看別人用什么藥有效,自己也跟著用什么藥。醫生的建議對他們來說不起作用。有些職工只相信偏方,或聽信一些保鍵品推銷員的花言巧語,比如醋泡花生米、戴抗高血壓手表等。而且由于心理暗示作用,自己感覺很好。
在醫院中對職工進行健康體檢,建立煤礦職工健康體檢檔案。對體檢中發現的高血壓患者,進行定期跟蹤復查。
在礦區對煤礦職工定期進行防治原發性高血壓知識健康教育,做到有病早治,無病預防。舉辦健康教育講座,制作關于原發性高血壓的宣傳欄或黑板報以及宣傳小冊子,讓職工在感官上有一個直觀的認識。組織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定期測血壓,對有條件的職工鼓勵自己備電子血壓計。對于高血壓患者,要根據患者血壓水平及各種危險因素等,教育引導其改變生活方式,減輕體重,減少食鹽攝入,多吃新鮮蔬菜,減少脂肪攝入,戒煙限酒,進行適量活動,解除精神緊張等,行為指導要因人而異。
對于高血壓的診斷必須是在非用藥狀態下,非同日2次或2次以上血壓測定所得到的平均數為依據,血壓≥140/90mmHg為標準值進行判定[1]。有些職工一來醫院就開始量血壓,這是不正確的,血壓可因運動而暫時升高;另外還有“白大褂現象”,一見穿白色衣服的就緊張。所以接診醫生應該讓患者先休息5min~10min,待情緒平穩后再進行血壓測量。
如果確診患者血壓升高,還應該進一步進行檢查,確診是否是因其他疾病引起的繼發性高血壓,以便及早發現原發病進行治療。有些醫生對患者血壓一旦升高就開始藥物治療,而不對病情加以鑒別,常常會造成誤診。
積極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很大程度上可降低患者發生腦卒中、心力衰竭的概率,還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護甚至改善患者的腎功能。非藥物治療。一旦查出高血壓,首先要進行非藥物治療,患者可依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治療。藥物治療。治療高血壓的藥物較多,患者應該在醫生指導下根據病情單獨或聯合應用,目前治療的新理念是通過合理的小劑量聯合用藥,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2]。很多患者對自己血壓降不下來很是懊惱,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沒有選擇對適合自己的有效的藥物及劑量。對于患者而言,凡是能有效控制、穩定血壓并適合長期治療的藥物就是合理的選擇。服藥的方法、時間:①治療高血壓的藥物種類應該逐漸地由單一到聯合用藥,劑量也應該由小到大逐漸遞增,直到把血壓降到目標值。②必須保證降壓過程平穩、有序。盡可能讓患者服用長效的降血壓制劑,短效制劑對于經常下井的煤礦職工來說不適用。原發高性血壓一旦確診,就應該明確告知患者必須終身服藥治療,絕不允許突然停藥。有的患者血壓降至正常后,因害怕引起血壓過低或者藥物產生的不良反應而自己隨便停藥,應注意加強宣教。降壓治療的血壓目標值應定為140/90mmHg以下,對于老年收縮期高血壓降壓目標應在150/90mmHg以下。血壓值定得過低,就需使用多種、大量的藥物,在加重職工經濟負擔的同時,另一方面藥物的不良反應也會對身體造成損害。老年患者血壓降得太低,還能使發生腦血管意外的危險性增加,也應注意。
作為一名在煤礦工作的基層醫務工作者,對于發生在職工中的高血壓在治療時,除了使患者血壓降到正常外,另外還需考慮到職工的心理狀態、工作條件的限制以及患者的個人素質等方面對治療的影響。醫生對患者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心,指導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治療;作為患者也必須充分相信并依靠醫生來指導自己用藥,只有建立起良好的醫患關系,才能通過醫患的配合不斷提高廣大煤礦一線工人高血壓患者的治療率和控制率。(本文作者:郭軍建 單位:晉城煤業集團寺河礦二號井醫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