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媒體下的大學生黨員媒介素養培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前言
隨著技術的變革,媒介環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微信、微博、移動客戶端已經成為人們廣泛使用的新媒介形態。正如麥克盧漢所說:“媒介即信息,媒介技術本身反映了時代的變化,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信息。”[1]如今,“全民皆記者”,人人都可以信息,人人都擁有表達權,受眾從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變成主動者,人們正享受史無前例的多元而又開放的信息時代。隨著5G技術的普及,萬物互聯、物聯網將是未來的趨勢所在。5G技術對傳媒行業的影響也是革命性的,由于5G技術更大的帶寬、更高的傳輸速率,將再一次顛覆人們對信息傳播的認知;但這也對公眾提出更高的要求:公眾必須具有一定的媒介素養,以此更好地使用媒介技術。所謂媒介素養,“就是指人們面對各種媒體信息時的選擇、理解、質疑、評估、創造和生產以及思辨的反應能力”[2]。換句話說,媒介素養即受眾對于媒介傳播的信息的判斷能力、解讀能力、辨析能力。大學生黨員作為大學生群體中的先進分子,是大學生中的骨干力量,思想覺悟較高,更應該學會辨別大眾傳媒傳播的各類信息,用批判的視角、質疑的精神對互聯網上的信息加以辨別和分析,始終注重講述好故事、傳播正能量,以此營造積極向上的輿論氛圍。而從目前情況看,大學生黨員思想活躍,但也容易受不良思想侵蝕。當前,針對大學生黨員媒介素養的研究仍然比較有限,做好大學生黨員的媒介素養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2當代大學生黨員媒介素養現狀分析
大學生黨員對媒介依賴現象較為突出信息時代,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已經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大學生的需求,大學生更傾向于通過互聯網查找信息。因此,能否正確合理地利用互聯網創造價值,不被網絡束縛,是對大學生使用網絡的態度和能力的一大考驗。媒介文化潛移默化中塑造了人們的思維觀念,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而大學生由于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對于新技術的使用有著天然的熱情,并且其學習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使得他們能夠享受到技術的最新成果。然而,媒介技術又像是一把雙刃劍,它在提供豐富資源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吞噬掉人們理性思考的能力,對于處在人生特殊階段的大學生而言更是如此。大學生由于缺乏自制力,在休閑生活中更是表現出媒介依賴,大量的“低頭族”“手機人”在校園中隨處可見,而這其中不乏大學生黨員。據調查,有近90%的大學生手機中安裝了抖音、快手等短視頻類APP。一名大學生黨員在問卷中這樣表述:“很多視頻點開之后,只要滑下手指就會進入下一個視頻,這樣讓人很容易忽略掉時間的流逝,常常是一刷,幾個小時就過去了。”隨著5G技術的到來,“秒速刷新看視頻也不是問題”,這對于自制力不強的大學生來說更易造成網絡成癮,而對于做好大學生思政工作也有一定難度。當前,大量綜藝節目呈現出泛娛樂化趨勢,這對于大學生充實自己、豐富學識的益處有待考究。如何引導大學生,特別是具有群體示范效應的大學生黨員使用好移動互聯網媒介為自身服務,理性分析媒介現象,是高校要重點考慮的內容。大學生黨員對不良媒介信息的辨別能力有待提高網絡媒介的復雜性和迷惑性需要每一個人擁有一雙“火眼金睛”,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對于剛入學的大學生而言,缺少相應的批判反思能力,對于媒介提供的信息常常會不假思索地加以接受。以微博為例,微博是當代大學生的聚集地,其中也有許多大學生黨員的身影。但是微博里的信息良莠不齊、難以分辨,存在一些不良資訊混淆視聽。大學生黨員由于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熟,不能很好地過濾掉負面信息,容易造成思想偏差。尤其是公共突發事件發生時,大學生黨員能夠通過新媒體快速獲取相關信息,但由于缺乏辨別能力,很容易被混淆視聽,甚至成為謠言的制造者和傳播者。當社會熱點和關注焦點到來時,就是檢驗大學生黨員的媒介素養的時候。大學生黨員如果沒有良好的媒介素養,便不能在公共危機事件面前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就不能有效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就會導致聽信謠言、傳播謠言,給身邊的同學帶來不良影響和錯誤示范。大學生黨員容易受到新媒體不良思想侵蝕在傳統媒體時代,對于大學生黨員的思想引領大多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來實現,這些媒體的信息的特點是:時空定位不變、自上而下的控制、由專業人士生產。相對來說,信息更加主流、更加權威,一定程度上講,對于大學生黨員影響正面積極。而當今新媒體時代,信息更加多元互動,人人可以編輯,人人可以發表見解,極易對大學生黨員繼續保持積極向上的思想狀態產生影響。大學生黨員是黨員隊伍中最具生機活力的群體,是同齡人中思想覺悟較高、積極要求進步的一批人,也極易受到網絡媒介上不良信息的干擾,甚至表達負面和灰色言論。當前,新媒體信息良莠不齊,甚至靠宣揚利己主義、享樂主義、實用主義等不良傾向來“蹭熱度”“博眼球”。如果大學生黨員沒有良好的媒介素養,極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蝕。此外,還有很多西方國家的文化滲透,通過電視、電影等影視作品輸入西方的價值觀、意識形態,大學生黨員耳濡目染,很容易出現思想墮落,甚至迷失信仰。長此以往,大學生黨員對新媒介上的負面信息的免疫力勢必降低,逐漸對一些惡意扭曲事實的不當言論視而不見,最終導致大學生黨員責任意識弱化、信仰意識淡化。
3增強大學生黨員媒介素養的培育對策
大學生黨員要強化理論武裝說:“政治上的堅定、黨性上的堅定,都離不開理論上的堅定。”一直以來,反復強調理想信念對于共產黨人的重要性,大學生黨員作為黨員隊伍中的新生力量,更應該補足精神之鈣,筑牢信仰之基。大學生黨員應自覺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堅定政治站位,永葆黨員隊伍的先進性、純潔性。只有堅定政治信仰,不斷提升政治水平,錘煉黨性修養,積極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自己的頭腦,在大是大非面前才能不動搖,在不當言論面前才能有一雙“慧眼”。大學生黨員應做到常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補足精神之鈣,始終牢記自己的黨員身份,始終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提醒自己不忘入黨初心、牢記肩負使命;既要夯實專業課的學習,又要強化政治理論知識的學習,做又紅又專的新時代大學生黨員。大學生黨員面對新媒體上的信息時,首先要保持審慎的態度,對自媒體上或轉發的信息要有一定的辨識能力,不能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另外,大學生黨員必須要掌握一定的新聞知識,學會選擇主流媒體和官方平臺,合理使用新媒體,積極利用新媒體進行理論學習,努力掌握媒介使用的規范,積極傳播正能量。大學生黨員也應該積極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為身邊的同學做好表率,樹立新時代學生黨員知行合一的良好形象。高校基層黨組織要引入媒介素養教育現如今,除了新聞傳播相關專業學生對于媒介素養相關知識比較熟悉,絕大多數專業學生對于媒介素養還是不甚了解,原因是缺乏對媒介素養知識的宣傳和普及,缺乏相應的課程體系。高校基層黨組織應充分認識到媒介素養教育對于大學生黨員成長成才的必要性,在“”落實中引入媒介素養相關知識學習,進一步豐富教學形式,形成線上、線下聯動教育,或者定期邀請專家進行媒介素養專題講座。黨支部應嚴格落實組織生活制度,避免形式化、表面化的現象,嘗試在組織生活中將媒介素養相關內容引入理論學習和實踐應用,并形成長效常態學習機制。同時,應積極邀請掌握新媒體使用且具有較高理論素養的優秀黨員在支部內開展經驗分享和體會交流。交流結束后,可在支部的新媒體平臺上供交流學習,形成爭創先進的良好風氣。除此之外,高校基層黨組織應豐富和創新理想信念教育方式,通過組織紅色參觀見學、觀看正能量影片等方式,讓大學生黨員切身體會到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以榜樣的力量滌蕩心靈的塵埃。高校黨務工作者要提升媒介素養能力信息時代,新媒體逐漸成為黨務工作的重要陣地。提升大學生黨員的媒介素養,除了依靠黨員自身的媒介知識學習,還重在學校、教師及社會的正向引導。要聚焦提升黨務工作者的媒介素養能力,定期分批組織媒介素養培訓,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要針對黨務工作者的工作特點、工作內容,有針對性地設置課程模式,進一步創新教育形式,將線下培訓與線上培訓有機結合起來。同時,充分運用新媒體網絡在線開放平臺,引導黨務工作者自主學習,自覺提高運用新媒體能力水平。黨務工作者應加強對新媒體黨建工作的重視程度,積極建設新媒體黨建平臺,做好監督和把關工作,確保新媒體黨建陣地堅實有力。黨務工作者也要轉變觀念,與時俱進,增強對新媒體技術的學習意識,不斷創新黨建工作方法,實踐“互聯網+黨建”模式[3]。黨務工作者要貼近大學生黨員實際,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大學生黨員使用新媒體,提高對新媒體上的信息的過濾和篩選能力,做到透過現象看本質,自覺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蝕。
4結語
大學生黨員作為大學生群體中的先進分子,他們的一言一行對身邊的同學有很大的影響。而在新媒體環境下,信息紛繁復雜、真假難辨,尤其是5G技術的普及將對大學生黨員產生更大的沖擊。大學生黨員要主動學習掌握媒介素養相關知識,并且自覺加強政治理論學習,防止思想上的滑坡。高校基層黨組織也應重視媒介素養對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作用,積極營造濃厚的媒介素養教育氛圍。黨務工作者應與時俱進,提高對新媒體黨建工作的重視程度,及時準確掌握大學生黨員思想狀態。唯有多方聯動形成強大合力,才能逐步提升新媒體時代大學生黨員的媒介素養,從而更好地利用新媒體進一步筑牢大學生黨員的思想根基,以更好地發揮其先鋒模范作用。
參考文獻
[1]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2]彭蘭.社會化媒體時代的三種媒介素養及其關系[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3):52-60.
[3]張晉.媒介素養教育:高校學生黨建的新視閾[J].教書育人,2012(3):70-71.
作者:戴磊 劉閱 王瑜 趙佳明 單位:大連理工大學黨委組織部副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