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媒介融合下的全媒體新聞人才的培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媒介融合是社會媒體化的發展趨勢和重要方向,在此背景下,全媒體新聞人才的培養的重要性就尤為凸顯。對此,本文就媒介融合時代全媒體新聞人才的培養對策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媒介融合;全媒體;新聞人才培養;培養策略
一、媒介融合的影響
首先,模糊了受傳者的界限。現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使新聞的傳播主體產生了很大的改變,曾經的受眾,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也可以是傳播者。其次,“分眾化”引發了媒體對于用戶資源的爭奪。當前的受眾群體呈現出“碎片化”的特征,簡單來說,受眾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實際需求,會對媒體進行篩選。也就是說,媒體結構想要不被市場所淘汰,就要對自己的目標受眾有一個精確定位,并在牢牢抓住目標受眾的基礎上,盡可能爭奪其他的用戶資源。
二、媒介融合時代下新聞工作的特點
1.傳播的時效性增強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和深入應用,傳統媒體的介質壁壘被漸漸打破,由原本的單一化媒介逐漸轉變為多樣化,以往從新聞事件發生到被報道,這整個過程中會被耽誤很多時間,但是在媒介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前一秒發生的新聞,下一秒就有可能出現在大眾的視野里,新聞報道的時效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2.媒介資源多樣化在媒介融合的時代背景下,數字電視、平面媒介、社交媒體等多種媒介資源之間可以實現充分共享,新聞傳播可以同時包含文字、圖像、音視頻等多種元素,從而變得更全面、更直觀。
3.受眾群體擴大化媒介融合模糊了接收新聞信息的受眾群體之間的界限,也就是說,受眾群體會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整合,這就意味著,媒體原本的受眾群體會得到擴大。[1]
三、媒介融合時代存在的問題
1.全媒體新聞人才不足我國當前的媒體市場存在新聞工作人員供應和需求不平衡的矛盾。媒介融合導致我國媒體市場對于新聞人才的需求逐漸偏向于全媒體新聞人才,但實際上,我國每年全國范圍內新聞專業的畢業生人數并不在少數,可大部分畢業生的綜合能力并不能很好地滿足我國媒體市場的實際需求,致使我國新聞工作仍然存在缺口。
2.新聞專業教學體系不完善我國高校新聞專業還無法適應當前的時代背景,仍然保持著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以致出現人才不太符合市場實際需求的現象。
3.新聞人才培養理論與實踐脫節新聞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尤其是在當前媒介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在新聞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要非常注重理論結合實踐。但我國目前新聞人才培養的現狀卻是理論與實踐脫節,這就使新聞專業的畢業生并不能很好地參與到實際工作中,例如沒有很好地掌握攝影、音視頻剪輯等比較有技術含量的技能。[2]
四、媒介融合時代全媒體新聞人才的培養措施
1.新聞專業學生的培養首先,要培養和提高新聞專業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新聞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學科,因此,在其教學的過程中切不可忽視了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學校可以開設寫作、攝影、采訪等與新聞工作相關的實踐活動課,這不僅能培養和提高新聞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能強化他們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除此之外,高校還應該與媒體行業建立友好的合作關系,為畢業生提供實習的機會和平臺。其次,要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想要培養高素質的全媒體新聞專業人才,就必須要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2.新聞工作者業務素質的培養(1)提高新聞工作者的業務技能媒介融合要求新聞工作者不僅要會撰寫新聞稿件,還要具備圖片、音視頻編輯等技能。因此,每個媒體機構都應該對現有新聞工作者團隊定期展開培訓,使他們能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復合型全媒體新聞人才。新聞工作者是重要的媒介傳播人,而媒介是黨和政府的宣傳喉舌,所以,在新聞工作者業務素養培養中,一定要認真貫徹和落實關于“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超、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新聞工作人”的思想。因此,在新聞工作者專業素質培養中,應該強化學習者的本領,增強“四力”基礎能力,全面培養優秀的新聞人才。(2)完善新聞工作者的知識結構媒介融合使新聞的渠道和信息來源渠道變得更多了,這對新聞工作者的知識結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新聞工作者該如何應對這一挑戰呢?一方面,單位可以通過再教育的方式完善他們的知識結構;另一方面,新聞工作者自身可以通過不斷地自學,來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3)增強新聞工作者的思維能力新聞工作者對于新聞事件要具有一定的敏感度,在當前這個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就需要更加敏感,這樣才能從同樣的新聞素材中挖掘到不同的新聞價值。
3.新聞工作者道德素質的培養首先,要培養和提高新聞工作者高尚的職業道德和愛崗敬業的精神,確保他們在工作中時刻堅守職業道德規范,且不會因為利益的誘惑而做出不實的新聞報道。其次,要培養和提高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感,這樣才能保證新聞工作者能夠始終出色地從事和完成與新聞報道相關的工作。
4.健全新聞工作者管理機制首先,新聞媒體機構應該引入競爭機制,遵循“有能者居之”的原則,淘汰掉那些不能勝任崗位職責的新聞工作者。其次,擴大人員的聘用范圍。在全國范圍內招聘高質素的新聞工作者,以提升自身新聞工作者的總體水平,進一步提升新聞工作開展的效率和質量。最后,完善獎勵機制,即制定一個科學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管理體系,并根據考核的結果,對新聞工作者給予相應的獎勵,以此拉開“一般員工”和“優秀員工”之間的薪資差距,這樣可以使新聞工作者的積極性得到有效調動,進而推動我國媒體行業的發展。[3]
五、總結
綜上所述,媒介融合不僅給新聞人才提供了新的機遇,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抓住這個機遇,又不被高要求難倒,我國新聞專業和媒體行業就需要不斷完善新聞人才培養體系,進而推動我國新聞專業和媒體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波.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傳播教育理念與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3):210-211.
[2]廖俊玉.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新型新聞傳播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1):45,51.
[3]鮑欣璐.媒介融合時代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問題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9(20):41-42.
作者:李寧寧 單位:廣西城市職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