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煤礦安全生產中煤礦地質工作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煤礦地質資料是煤礦開采和設計的基礎,其主要是通過煤礦地質工作獲取的,因此必須要認識到煤礦地質工作的重要性。通過分析煤礦地質工作的主要內容,探討了煤礦地質工作對于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改善煤礦地質工作的措施,可以為煤礦地質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煤礦開采;地質資料;地質工作;安全生產
煤礦開采是在巖層中進行的,其順利進行依賴于地質資料。一些煤礦地質災害的發生,多是由地質資料的不全面造成的。地質資料的獲取是通過煤礦地質工作實現的。因此,必須要認識到煤礦地質工作的重要性[1-2]。通常情況下,煤礦地質工作的主要內容是獲取開采區域的地質情況,為開采提供安全保障。本文圍繞煤礦地質工作的主要內容進行展開,重點分析了煤礦地質工作對于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性。
1煤礦地質工作的主要內容分析
煤礦地質工作是獲取煤礦地質資料的重要途徑,其主要工作內容就是探明巖層的地質構造分布、水文地質及煤炭儲量情況。下面將從這些方面進行分析。
1.1巖層地質構造勘探
煤礦開采設計需要依據巖層的地質構造進行,主要是巖層走向、煤層走向及厚度、地質構造類型等。巖層地質構造勘探分為兩個過程:a)地面勘探。獲取礦區內煤層厚度分布情況,并將結果繪制成煤層底板等高線和綜合柱狀圖。b)井下勘探。獲取某一個區域內精細的地質構造情況,并將結果繪制成煤層底板等高線圖。一般地,地面勘探獲取的數據十分有限,只適合初步認識礦區的煤層地質情況,而井下勘探獲取的數據十分詳盡,對于一些小型地質勘探十分有效,例如勘探落差小于2m的斷層、陷落柱等。地面勘探過去經常采用的是鉆探的方法,而井下勘探多采用一些物探方法。
1.2水文地質勘探
煤礦開采深度大于地下水水位,導致開采受到地下水的很大影響。礦區周圍存在一些廢棄的采空區,這部分采空區也可能存在大量積水,嚴重威脅到煤礦的安全開采。為此,需要做好水文地質勘探工作。水文地質勘探工作是一項極其煩瑣的工作,其難點在于搞清水的來源以及去向。煤礦開采會對地層造成一定的破壞,使得水的來源和流向不固定,需要定期進行勘探。要重點勘探地下水的水壓、分布及距離開采煤層的距離等,特別要注意斷層區域和陷落柱區域的水文地質情況。一般情況下,地面勘探時多采用鉆探的方法,而井下勘探時多采用一些物探方法,進而獲得煤礦水文地質剖面圖,如圖1所示。通常將獲得的數據繪制在煤層地質平面圖上。
1.3煤炭儲量勘探
煤炭儲量勘探是伴隨著整個煤礦開采周期進行的,其主要目的是準確估計煤礦的煤炭儲量。一般地,直接勘探獲得的煤炭儲量被稱為地質儲量。然而地質儲量中有一部分煤炭不可開采或開采不經濟,需要去掉。可采儲量是煤礦開采和設計的依據,但其會隨著煤礦的開采變化而變化。為此,需要進行儲量勘探,重新估計可采儲量,從而做出相應的生產計劃。總的來說,開展煤礦地質工作的目的是對礦井內煤層結構、性質、厚度及瓦斯、水文、地質與資源賦存等礦井相關信息進行精準獲取,這樣能為后續工作提供更加合理的設計優化建議,保證后續的生產工作能效率更高、更加安全有序地完成。
2煤礦地質工作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重要作用
以上分析了煤礦地質工作的主要內容,下面將重點分析煤礦地質工作對于煤礦安全生產的作用,主要包括預防煤礦突水事故、減少沖擊地壓事故及防治瓦斯災害。
2.1預防煤礦突水事故
目前,中國礦井多是深礦井,平均開采深度超過了800m。一旦發生水災,礦井救援將十分困難。因此,預防煤礦水害事故是煤礦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煤礦水害的防治不僅在于完善防治水設備,還在于獲取水文地質資料[3-4]。對于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區域,例如廢棄的采空區、陷落柱及斷層等區域,一定要做好水文地質勘探工作,掌握地層中的水情。通過對一些水文地質構造區域的勘探,在極大程度上降低煤礦突水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掌握了礦井水的分布及來源,就掌握了防治水的主動權。這樣就能根據實際情況制訂合理的防治水措施,從而保證煤礦的安全開采。
2.2減少沖擊地壓事故
隨著煤礦開采深度的增加,煤礦發生沖擊地壓的可能性也在增加。鑒于沖擊地壓造成的嚴重后果,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沖擊地壓。目前,沖擊地壓的發生機理尚不明確,這導致很難從根本上阻止沖擊礦壓的發生。大量現場經驗表明,沖擊礦壓的發生不僅與煤礦的開采方式有關,還與煤礦地質條件存在很大的關系。例如:義馬地區煤礦經常發生沖擊地壓,其主要原因是在義馬煤田內有一條貫穿煤田的大斷層,在開采時會造成斷層上積聚的能量釋放。為此,緩解沖擊地壓的主要措施是獲取煤礦的地質資料,并根據煤礦實際情況制訂合理的開采方案。掌握了煤層的地質構造情況及地應力異常區,將在很大程度上減緩沖擊地壓造成的危害。
2.3防治瓦斯災害
瓦斯被稱為煤礦安全的第一“殺手”,其危害在于引發瓦斯爆炸和煤與瓦斯突出等。瓦斯爆炸的直接原因是巷道中的瓦斯超限,間接原因是煤層中的瓦斯釋放速度過快或通風不暢。煤與瓦斯突出的原因尚不明確,但其與煤層的地質條件有很大的關系。煤礦瓦斯防治是一項龐大的工程,一方面要做好通風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瓦斯抽采工作。為了提高煤礦瓦斯災害的防治效果,發展和建立了煤礦瓦斯地質理論。通過繪制煤礦瓦斯地質圖,可以清晰地了解礦區的瓦斯分布狀況,從而為科學安全地開采提供一定的指導。
3改善煤礦地質工作的措施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煤礦地質工作對于煤礦安全生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國的煤礦地質災害仍時有發生并造成了人員傷亡。一方面是由于煤礦地質條件的復雜性,另一方面是由于地質工作的開展不到位。煤礦地質工作存在的問題主要有:a)地質勘探的手段單一。現在很多煤礦依然采用單一的勘探方式,還不能掌握一些物探方法的使用方法,使得獲得的地質資料極為粗糙,不能為安全生產提供保障。b)地質人員匱乏。煤炭行業由于其性質,很難招聘到一些文化水平高的地質人員,這使得地質工作的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人員流動性也很大,無法挽留住優秀人才,地質工作的開展效率低且效果差。在實際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地質部門對于地質勘測資料必須秉持認真負責的態度,一旦出現了有違客觀事實的情況,就必須重新開展礦井評估工作,并且要將信息的變動及時匯報上級部門,共同進行研究,最終得出合理的處理意見,以保證后續生產工作的安全。此外,必須從根本上思考并解決地質工作相關技術人員的待遇與職位問題,在煤礦安全生產過程中,要確保相關人員的工作熱情更高,自我強化的積極性更高,形成良性循環,才能真正達成工作目標。
4結語
煤礦地質工作對于煤礦安全生產十分重要,主要體現在為防治煤礦地質災害提供依據。分析了煤礦地質工作的主要內容,即探明巖層的地質構造分布、水文地質及煤炭儲量情況,重點探討了煤礦地質工作對于煤礦地質災害防治的作用,最后討論了現有地質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研究可以為認識煤礦地質工作的重要性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張國陽.煤礦地質工作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重要性分析[J].西部探礦工程,2020,32(11):204-206.
[2]朱洪惠.煤礦地質工作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重要性[J].科技與企業,2014(17):86.
[3]武建軍.淺析煤礦地質與防治水工作結合的必要性[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20,40(17):116-117.
[4]尚中磊.煤礦地質工作與防治水工作結合的必要性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24):83-84.
作者:劉振文 單位:晉能控股煤業集團四老溝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