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美國農業生態景觀對我國的啟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農業景觀是我國建設生態可持續城市的重要途徑。對美國農業景觀形態、創意農業景觀形式以及建立民眾積極參與景觀機制的分析,提出我國農業景觀建設中尊重場地原真性、對農業景觀的認知和審美以及信息化農業景觀等的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美國;城市農業;生態景觀;可持續
1我國城市農業生態景觀的建設進程
隨著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迫切需求和農業景觀的發展,休閑農業景觀融入城市,成為一種趨勢和潮流,城市農業景觀是將農作物(如果蔬、稻麥等作物)作為城市的綠色形態基礎形成自然景觀,還原農村的田園景觀、特色農業示范園等形式,與農業生產經營、農村文化及農村習俗結合,為游客提供游覽、觀光、參與、娛樂健身等多種體驗式活動,實現城鄉景觀的自然過渡,平衡地域之間的生態環境差別。城市休閑農業景觀是城市田園綜合體的載體,是支持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發展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一大措施,集循環農業、創新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模式,能夠讓農村和城市居民受益頗豐。
2美國城市農業生態景觀
(1)規劃背景。美國較早提出農業景觀的概念最初關注的焦點是為了解決工業化對城市的污染,提出將城市和農村田園作為一個整體看待。在19世紀霍華德的《明日的田園城市》提出應該逐漸消除農村和城市之間的界限,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麥克哈格教授的《設計結合自然》一書中指出“設計要將城市與自然、城市與鄉村有機得結合起來”,霍華德、凱文•林奇、麥克哈格等人的思想影響了現代歐洲城市將農業景觀引進城市景觀的思潮。在另一方面,農作物作為適應性、生活補給能力較強的作物,其在經濟匱乏的年代其優化生活功能成為栽種綠色植物時的首選,在資源再生和保護、生態療養、綠色建筑、公共空間中的作用顯著,有力地推進了現代農業景觀的發展。(2)美國農業景觀的特點。①以土地形態劃分農業景觀。休閑農業景觀不僅具有生產功能還具有觀賞游憩的功能,依據不同的地形形態特征,建立合理的農業景觀體系。斑塊、廊道和基質是構成農業景觀的3種基本結構單元,針對不同的城市生態環境狀況,進行組合演繹,因地制宜的規劃方法產生了合理的農業景觀狀態,在基質的基礎之上,幾個較為大型的農業斑塊之間串聯其他小斑塊是最優的形態組合。②創意多樣的農業景觀形式。美國是最早創意農業景觀的國家,是在農業達到一定的發展水平上形成的多樣的農業形式。例如農田迷宮是景觀創意趣味的典型之一,對農田植物進行有意識的修剪和塑造建成迷宮的形狀,其新奇有趣的造型吸引市民和游客的親身體驗的游樂心理。③鼓勵民眾參與體驗的景觀機制。美國政府也通過一系列的行政手段促進民眾的積極體驗。將農業的經濟收益和民眾的身心健康相聯系,比如在居民社區中引入農業景觀植物,實現互利共贏的銷售活動,強調城市居民和鄉村村民共同承擔風險和收益,實現農業景觀植物和經濟的雙贏,共同投資的城市農產品景觀園地,鼓勵了人們休閑假日參與勞動體驗,同時享受愉悅的農業景觀感知體驗。
3啟示
(1)保留和尊重場地的原真性和風土人情。在吸取國外農業景觀的先進理念的同時,依據規劃場地的地理環境特性差異、農作物的生長習性、氣候等采用合理的基礎建設技術,結合既有的場地建設,科學規劃、積極推進。將農作物與社區居民的生活環境結合考慮,農業景觀類型豐富多樣,尊重場地和人情的差異才能展現出原汁原味的風土景觀。(2)轉變對傳統農業的認知和審美方式。在城市中創建和發展農業景觀,需要改變人們對農業的固有的認知觀念,農作物是集觀賞性、審美、調節氣候于一體的多功能植物景觀,它不僅具有涵養水源、凈化空氣的功能,而且它經濟方面的功能甚至要高于單一的觀賞性植物。改變以觀賞性花草為景觀植物的固步自封思維。農業植物在營造景觀上具有獨有的優勢,比如我國多地區創建的應景季節性景觀“油菜花節”、“桃花節”等農業節日,參與者可以收獲美好的視覺體驗和豐收樂趣。能夠讓快節奏下生活的人們體會到田園情趣,發現農田之樂。(3)完善農業生態景觀管理信息化建設。我國目前對于農業景觀有大量的文獻資源,可對于生態景觀量化信息的記錄卻很少,缺乏實質性的可操作性依據,不僅應該搜集城市各項基本農作物和設施信息,其他各行業的設施信息和農產品觀測信息同樣必要,綜合已有的各規劃和已建成的信息,查漏補缺,綜合整理分析,對其進行消化、儲存,做出最大限度的利用。在發展信息化的農業生態景觀,對場地各項指標運用科學管理措施,達到最優的景觀效益和經濟效益。通過對美國成功的農業景觀管理思路、主要特點進行分析,引發對我國創建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城市中農業景觀的思考,調動人們對營造新型農業景觀的認知和積極性,依據城市規劃地的實際狀況,尊重場地的原真性,提高信息化的農業景觀建設等都是建設農業景觀城市不可缺少的條件,合理分析場景的現狀,運用正確的景觀理論作指導,才能確保城市農業景觀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詹偉芳.論休閑農業景觀設計[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24).
作者:秦亦楠 聞晶晶 單位: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