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業機械化發展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我國科技的發展突飛猛進,農業的生產方式從傳統的人力勞動逐漸轉變為機械自動化的生產模式。文章闡述了鄉村振興戰略的意義和發展模式,分析了農業機械化的重要作用及制約因素,提出了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發展農業機械化的對策,僅供參考。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業機械化;發展對策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民眾口中的“食”主要來自農業種植。農業是衣物和食物的源頭,是人們生存的根本,是一切生產的首要條件。在我國國民經濟中,農業是其它行業發展的基礎,為其它行業提供生產、生活所需的糧食、原材料等等。從2017年開始,我國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十分重視“三農”的發展。
1鄉村振興戰略
1.1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及意義
在2017年10月18日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 “三農”問題(指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種植面積大,農民占我國人口的大多數,鄉村具有農業生產、文化傳承等多方面的作用。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的衣食住行和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開農業生產。我國目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想要使發展變得更加平衡、更加充分,就要發展農業生產,實行鄉村振興戰略。目前我國城鄉居民經濟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差距較大,深圳、上海、北京等一些大城市發展迅速,經濟、交通發達;然而大多數農村經濟落后、生活水平較低,農民常常勞作了一年卻只能解決溫飽問題。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有利于解決鄉村發展滯后的問題,消除城鄉差距,提高鄉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促進我國經濟和科技的發展,進而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1]。
1.2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模式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網絡購物平臺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如淘寶、京東、拼多多等,網絡購物已經深入千家萬戶。據統計,我國每5人中就有3人在網絡上購買過實體商品,網絡購物已經成為我國大部分居民常用的購物方式。鄉村振興戰略,提倡將農產品的銷售融入到網絡購物平臺當中,開展“互聯網+精準扶貧+農產品上行”的發展與經營模式。這種新型互聯網銷售農產品的模式,有利于增加農民的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同時也必將助推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農業機械化的作用及制約因素
2.1農業機械化的作用
我國的農業種植歷史悠久。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是鐵犁牛耕,比較費時費力,農民耕作時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生產效率極低。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由于生產力的限制,規模較小,農業種植往往只能解決農民的基本生活,這種傳統的生產模式早已不能適應現代經濟的發展需要。因此,我國需要發展新的農業生產方式,將農業生產與自動化機械設備結合在一起。隨著我國科技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農業機械設備被研發并應用到農業生產當中。農業機械化是指利用先進的機械設備對農作物進行播種、施肥、澆水、收獲果實等。使用各種機械設備進行農業生產,能夠有效減輕農業種植戶的勞動負擔,解放農民的雙手,使農業生產變得更加便捷。在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的支持與引導下,我國的農業機械化事業發展迅猛。近年來,我國農業的機械設備需求量日益增加,使用率大大提高,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正在發生銳變。機械化生產設備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各種高強度的農業生產任務,有助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進而推動我國農業的發展[2]。
2.2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制約因素
1)部分農業企業沒有從農業生產的實際出發,導致部分農機產品并不符合農業生產的實際需求。例如,部分農業機械的使用成本高出農產品銷售利潤,導致這些機械設備的利用率較低,浪費嚴重。有些農業機械設備的使用操作方法較為復雜,設計者在設計農業機械工具時沒有充分考慮農民的文化水平,出現設備雖然先進但農民很難掌握其使用方法的現象,進而導致農業機械制造能力和農業生產不匹配的情況,極大地阻礙了農業機械化的推廣與應用。實事求是地說,我國農業機械的生產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不小的差距。2)絕大部分的農業生產都使用了機械化設備,但是機械化與自動化水平較低。我國國土面積大,不同地區的土壤種類和氣候條件存在差異,農作物的品種也是各種各樣,生產方式有著較大的差異。我國農作物種類豐富,但機械設備的種類較少,一種機械設備往往應用于多種農作物的生產,機械設備對農作物的適用性較低。雖然同一種機械設備能夠收獲多種農作物,但是在收獲過程中往往會存在浪費較大的情況。此外,我國的機械設備的靈敏程度還不夠高,缺乏靈敏度高的核心零件,使得部分農業機械設備無法滿足我國農業生產的需求,機械設備的操控系統、動力系統、運轉系統等方面的設計仍然有待提高[3-4]。3)在農業機械化的管理方式上也存在不足之處,農業機械設備運用方面缺乏指導性人才。當代的大學生選擇的專業和就業方向多為金融、計算機、醫療等,選擇農業類專業的人數越來越少,較少大學生投身于農業事業,出現農業方面人才匱乏現象。當今是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開科技與創新。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也需要農業專業和機械化專業的人才,幫助農民掌握機械化設備的使用方法,一個優秀的指導、管理者有助于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地區對農業機械化的管理和指導方面的重視程度不高,沒有進行人才引進工作或者對引進的人才不夠重視,從而導致農業發展遲緩,最終制約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3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發展農業機械化的對策
3.1加大對農民培訓力度
農民是農業生產中的主角,只有提高農民對機械化的了解,才能進一步提高機械化設備的利用率。我國農民的知識文化水平還不夠高,所以要重視農民對于農業機械化應用的學習,將農業機械化的觀念滲入到每個農民的心中。一些以農業種植為主的地區,可以以開展活動的方式使當地農民了解農業機械化的作用、好處以及機械設備的使用方法。例如,相關地區可以定期開設農業機械化知識大講堂,先向農民講解使用機械設備種植的好處,再詳細介紹各種機械化設備的使用步驟以及注意事項。除此之外,課堂中還可以傳授一些農作物常見疾病相關知識以及預防和解決方法等。農民對農業機械化應用技術的掌握程度越深,種植農產品的技術也會隨之提高,進而推動農業機械化的發展[5]。
3.2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化
農業機械化戰略有助于推動鄉村的發展,國家應該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化,出臺相關的扶持政策。例如,為了提高農業機械設備的使用率,我國可以出臺農民購買機械化設備的補貼政策。有購買意愿的農民只要提供相關的農業證明就可以使用優惠的價格購買設備。農民購買機械設備后擁有在規定時間內免費維修的權利,相關的技術人員向農民傳授機械設備的使用方法。補貼政策可以從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當地農民的生產規模和經濟水平制定補貼政策。如果生產規模較大,那么補貼優惠力度可以適當增加,倡導各家各戶使用機械設備進行農業生產。實行補貼優惠政策有助于提高農業機械設備的銷量,滿足各區域農民的購機需求,降低農民的勞動強度,進而提高我國農業生產力。
3.3加強農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
針對我國農業方面技術人才缺乏的問題,國家應該加大農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在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之下,如果把我國的農業比作是一艘大船,那么優秀的農業技術人才就是驅動大船航行的發動機。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優秀人才的推動。目前我國大部分農民的素質和知識文化水平還不夠高,因此我國農業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為了推動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我國應該重視對農業專業高校學生的培養,增加資金以及設備的投入,培養出具有農業知識儲備和豐富實踐經驗的人才。除此之外,我國還應該適當提高農業技術指導人才的待遇。農業管理指導方面人才待遇不高,是造成我國農業人才匱乏的原因之一。針對這個問題,可以加大對鄉鎮農業科技工作的考核力度和獎懲力度,制定退休金政策,提高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實現農業跨越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人才隊伍的建設是一個多層次、多元化、高水準的任務,要出臺各項優惠政策促進人才發展,制定一套標準的適應人才發展的機制,進而推動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6]。
4結語
農業是我國各行各業發展的基礎,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農業,農業在我國占居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不能忽視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之下,想要推動農業機械化發展,應分析制約農業機械發展的原因,根據這些原因逐個提出解決措施。提高農民對農業機械化的了解程度、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化、加大農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等等,有助于促進農業的經濟增長,縮小城鄉差距,實現人民的共同富裕。
參考文獻:
[1]劉秉欣.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發展農業機械化的對策探析[J].新農業,2020(23):80.
[2]公元勤.農業機械化助推鄉村振興戰略[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6):7+11.
[3]汪進.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壽縣農業機械化推進政策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9.
[4]辛云娟.農業機械化助力鄉村振興的探索[J].農業科技與信息,2020(5):55-56.
[5]華國偉.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對鄉村振興的意義探究[J].現代農機,2020(5):10-11.
[6]李思明.鄉村振興戰略與農業機械化深度融合的策略分析[J].南方農機,2020,51(23):92-93.
作者:李保坤 單位:安徽亳州新能源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