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林業苗木培育及造林技術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林業產業要想實現高效穩定發展,需要不斷提高育苗技術和造林技術,這樣才能夠不斷擴大林木種植面積,推動林業產業發展,改善周圍生態環境。基于此,現代林業發展過程中,需要重點做好林業育苗工作和造林技術選擇工作,結合不同林木的實際生長特點,加強林木育苗技術研究,合理運用育苗技術,快速培育出優質高效的育苗,實現林業增產增收。本文主要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分析了林業育苗培育技術和造林技術,希望本次研究對進一步促進林業產業健康發展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林業育苗;造林技術;林業產業
1.1育苗基地選擇
林木育苗基地選擇的合理與否,會直接影響到幼苗的正常生長,在具體的育苗基地選擇過程中應該遵循以下幾方面技術原則。在林木育苗基地選擇過程中,應該確保地下水源充足,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排灌方便,地勢較高,供電供水充足。具體選擇過程中,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技術措施,對所在地的土壤質量進行科學測定,保障土壤中的各個養分能夠滿足林木生長需求。在林木育苗基地選擇過程中,應該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為不同林木品種對育苗基地的土壤要求存在很大差異性。所以在育苗基地選擇過程中,一定要根據林木樹種的類型科學選擇育苗地,并在種植之前做好施肥工作,滿足不同樹種的生長發育需求。注重把控好育苗基地的氣候環境,對育苗基地的氣候條件進行有效的檢測和分析,保證所選擇的育苗基地生態環境良好,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適應性。
1.2做好種子插穗處理和播種扦插
確定好育苗基地之后,就需要對所選擇的種子進行相應的處理。在種子選擇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母株的選擇,要確保所選擇的母株能夠體現該品種的遺傳特性,具有優良的生產品質。另外在種子選擇過程中應該科學考慮各個品種、種子的外形、發芽率等技術層面。在正式育苗之前需要做好種子催芽工作,對種子進行有效的淘洗消毒,這樣能夠降低苗期病害的發病率。對于采用扦插育苗的林木樹種,應該選擇一年生以上的完全木質化的枝條,將其修剪成適當的長度之后,以50根為1捆進行打捆處理,并妥善保存,避免枝條失水[1]。通常情況下插穗一般在春季或秋季采集,應該做到一邊采集一邊扦插,盡量減少插穗在空氣中暴露的時間,避免水分過量散失。在扦插或林木種子播種過程中應該科學選擇播種扦插時機,要嚴格把握好天氣情況,選擇合理的條件進行播種和檢查。通常情況下,林木種苗播種和扦插一般選擇在春季進行,這樣,林木生長出來的枝條當年冬天就能夠達到木質化水平,保證林木安全越冬。有條件的育苗基地在播種或者扦插完畢之后,可以在上方覆蓋地膜,這樣能夠起到保溫增濕的效果。在整個育苗期間如果出現氣溫過高的情況,應該及時做好苗床水分補充,保障種子和插穗能夠健康生長,正常發芽。
1.3苗期管理
林木種苗出土或成活之后,應該重點做好苗期管理工作,這是提高苗木質量,加速苗木生長的關鍵舉措。在育苗過程中,需要委派專業技術人員定期對樹苗的生長情況進行監測和觀察,根據監測和觀察結果開展針對性的田間管理。在育苗初期應該在苗床上方設置障礙物和遮蔽物,做好防風防沙工作[2]。應該確保苗床營養供給充足,保障苗木正常的營養吸收,提高生長速度。幼苗成活之后,在肥料選擇過程中應該始終堅持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追施完全腐熟的有機肥,并配合有機肥、氮肥、鉀肥等化學肥料,保證林木種苗后期營養供給充足。在施肥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氮肥的攝入量,避免幼苗徒長,枝條不能夠完全木質化,影響當年越冬。
2.1造林時間選擇
在植樹造林過程中,造林時間的把控有助于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造林的成功率,減輕林木造林之后的林間管理工作負擔。通常情況下林木可以一年四季種植,但為了提高林木成活率,一般在每年春秋兩季進行人工造林,其中以春季造林效果最好。在我國北方地區,一般在每年的3—5月進行人工造林,這個時間段氣溫逐漸回升,土壤解凍,造林之后有利于苗木根系生長,加速林木種苗成活。
2.2造林規格確定
在植樹造林過程中,并不是所有的苗木都符合移植條件,通常情況下應該選擇胸徑在4cm左右三年生的健壯苗木。對于喬木來說,林木幼苗的高度應該在40cm以上,而對于大型喬木來說,其高度應該控制在120cm左右[3]。另外在林木規格選擇過程中應該嚴格控制苗木生產的高度,在移栽過程中要確定合適的苗木使用量,做到隨起隨栽,縮短苗木在空氣中暴露的時間,提高苗木成活率。
2.3林木造林技術要點
造林技術方法多種多樣,在造林過程中可以結合林木品種的來源,選擇合理的造林技術。常用的造林技術主要包括播種造林法、分值造林法、植苗造林法。播種造林法是將林木的種子直接播撒到土壤當中的一種造林方法,該種造林方法是應用最廣泛的造林技術之一,也被成為直播造林法。播種造林法,適合種子顆粒較大,種子來源較為廣泛的林木品種,該種造林技術門檻相對較低,操作比較簡單,不需要進行育苗環節,具有顯著的造林優勢。但是該種造林方法也存在自身的缺陷,在造林過程中對造林地要求較高,并且要保證土壤水分供給充足,要保證整個造林地帶有一個穩定良好的環境,不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另外該種造林方法對后期的人工撫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分值造林法是將林木的地下莖或者林木的根枝等部位直接移栽到土壤當中的一種造林技術,該種造林方法同樣能夠節省育苗成本,降低育苗時間,幼苗移栽之后能夠快速成活,維持該樹種特定的遺傳基因。分值造林法具有技術簡單,操作方便的特點,但是該種造林技術對造林地同樣有較高要求,常被用于柳樹、楊樹、松樹和竹類的造林使用。植苗造林法是應用最為常見的一種造林技術,該種造林技術需要中間的育苗環節,通過進行播種育苗或者扦插育苗,培育出健壯的林木幼苗,直接移栽到造林地的一種造林方法。該種造林方法能夠適合各個地區的造林需求,限制因素較少,是一種應用較為廣泛的造林技術。在人工造林過程中,該種造林方法應用最為普遍。但整個造林周期相對較長,需要投入較高的人力成本和資金成本,技術要求相對較高。
3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林業育苗培育技術和造林技術的綜合應用是將現代化育苗技術作為基礎,通過合理應用造林技術進行林木種植,逐步擴大林地面積,加速生態環境恢復。在林業產業發展過程中,需要充分認識到林木種苗對林業產業發展的重要作用,不斷加強林木育苗培育技術的深入研究和開發,以便能夠在短時間內培育高品質的林木幼苗,并在此基礎上綜合應用先進的造林技術,選擇合理的林木進行種植,保證林木的成活率,有效促進林業產業發展。
參考文獻
[1]孫紅梅.林業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術[J].農家參謀,2019(06):129.
[2]邱萍.林業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術[J].現代園藝,2017(14):44.
[3]劉賀祥.苗木培育技術及移植造林技術要點[J].江西農業,2019(10):83.
作者:王國輝 單位: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林業監測規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