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林業種苗管理措施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林業的發展能夠直接、有效地改善生態環境,因此,必須要做好林業的管理與生產工作,從而進一步擴大林業的覆蓋面積,保護好生態環境。基于此,主要對林業重要管理措施及生產技術進行研究,希望能夠更好地促進我國林業的發展。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對林業的發展與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林業種苗的發展能夠直接影響林業的發展規模以及速度,所以只有提升林業種苗的生產技術水平以及管理措施力度,才能進一步促進林業發展,使我國的生態環境煥發新的生機。
1林業種苗的管理措施
1.1強化種苗隊伍的水平以及能力
建立一支高效、高水平、高能力的專業隊伍,是做好林業種苗工作的前提條件。相關的林業部門應提升林業工作人員的福利待遇,不斷優化員工的工作條件,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從而打造出一支高素質的優秀團隊。另外,相關管理人員應定期組織現有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使其能夠掌握更加先進的林業種苗知識,不斷提升其理論知識以及實際操作的能力。在實際工作中,確保其能夠及時發展問題并解決[1],同時,也要不斷地提高林業種苗工作人員的高質量意識,使工作人員能夠在實際工作中增加對種苗質量的重視,積極做好種苗的檢疫、檢測工作,真正實現科學育苗,有效降低病蟲害發生的概率。
1.2完善信息交流平臺的建設
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我國林業種苗工作提供了十分便利的平臺,也為處于偏遠地區的林業工作者提供了更加快捷、便利的溝通平臺。因此,相關的林業部門應該科學、合理地利用現代計算網絡技術,在林業種苗工作區域內,建立更加完善的信息交流環境與平臺,實現林業種苗工作人員的及時溝通,為溝通不暢、交通不便的林業工作者提供方便。同時,通過建設信息交流平臺,使其更加及時、準確地將林業種苗的實際生產情況、生產技術進行上傳[2],可以直接了解市場對林業種苗的需求,從而有效推動林業的建設與發展。
1.3建立健全監督管理制度,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完善的監督管理制度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林業種苗工作的生產效率,所以,在實際的工作中,必須要強化林業種苗的監督管理制度,對林業種苗工作人員的行為進行有效規范。同時,建立獎懲制度,使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能夠得到有效激發,從而提高林業種苗的質量。另外,林業種苗的資金投入力度也能直接影響實際的工作效率。所以,政府部門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從而確保林業種苗工作能夠順利開展。一方面,相關部門通過增加宣傳、發行基金等方式來增加投資者對林業投資的興趣;另一方面,通過改變投資管理模式,來增加林業種苗的資金投入。在實際的工作中,可以將兩種方法結合使用,從而確保林業部門能夠擁有充足的使用資金。
2林業種苗的生產技術
2.1選擇優良的品種
一定要選取優良的栽培樹種,在播種之前做好準備工作,比如脫粒、消毒、篩選等。準備工作完畢后,用干凈的稻草覆蓋在種子上,將其放置于恒溫培育箱內,完成種子的催芽工作。在此階段,工作人員必須要對其進行及時管理,一旦發芽率達到85%,應將表面層的稻草去掉[3]。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能對種子進行及時播種,則必須要做好存儲工作,將其放置于陰涼處,同時也可以采用一些技術手段,使種子能夠保持長久的活力。
2.2實施播種
一般來說,林業種苗的最佳播種時期為3—4月,如果當地種植氣溫比較特殊,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相應的調整。在實際種植期間,應該在播種地內進行翻耕,從而使土質更加松軟,土壤的透水性也會有所提升,為種子的生長提供更好的條件。在播種方式方面,一般可以采用人工播種、機械播種以及人工與機械結合的方式。另外,在林業種苗播種過程中,也可以采用無性繁殖的方式,比如扦插,主要原理是在母種樹中截取一段優良的枝條,然后通過蘸取生根劑的方式,使扦插的枝條能夠發育成為一株完整的植株,而且相比于傳統的方式,這種方式的育苗時間更短,中間環節也更少。綜上所述,林業種苗的發展對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有重大影響,而林業種苗工作是林業發展的基礎,所以必須通過有效的管理措施以及生產技術提高林業生產的效率,從而提升林業建設與發展的成效。
參考文獻:
[1]何世文.林業種苗培育技術與管理工作優化分析[J].種子科技,2018,36(09):72-73.
[2]張吉哲.林業種苗管理措施及生產技術淺談[J].南方農業,2018,12(23):83-84.
[3]徐秋林.淺談林業種苗管理措施及生產技術[J].種子科技,2018,36(07):16.
作者:張德利 單位:阜新市林業發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