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淺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餐飲管理是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中的必修課程之一,其具有實踐性、綜合性等特點。現階段,旅游管理專業依然存在著一些發展制約性,需要深入推進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本文論述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發展意義,進而針對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發展困境,提出創新設計“主題式”課程內容、建立健全專業實踐課程教學體系、加大教學資源量的投入、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機制的改革意見。
[關鍵詞]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餐飲行業
引言
高校旅游管理專業重視實踐教學改革,是為社會發展培養綜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對此,高校為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開始逐漸開展實踐教學改革。但是,在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模式等依然存在一些發展弊端,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的教育格局已無法適應實踐教學的現代化發展。因此,探究以餐飲行業為依托的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非常必要。
一、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發展意義
(一)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
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中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內容,對提升大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是踐行“立德樹人”綜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路徑。高校開展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是提升自身綜合競爭實力與學生就業率的關鍵導向,是構建高校特色學科專業教學實踐體系發展的重要依托,是本科院校探索教學改革的方向。
(二)強化“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強化“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目的,培養實踐能力人才應強化師資隊伍建設。為滿足社會發展需求,需要以實踐能力為基準培養“雙師型”教師。在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過程中,針對現有教育教學發展模式采取針對性的崗前能力訓練與培養工作,定期組織學生到高星級餐飲酒店中參與定崗培訓實踐,或者聘用餐飲行業精英進行校園講座、兼職教師,為全面落實“雙師型”教學改革提供切實的保障。
(三)提升高校大學生的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技能與職業素養
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應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指導思想,增強教學實踐的應用型與專業實用性。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為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應在低年級階段深入展開多元化的專業理論知識,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全面提升高校學生的學科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
二、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發展困境
(一)專業實踐教學的發展制約性
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發展制約性集中體現在教學需求不足上,其具體為教學實踐缺乏,人才模式培養較為單一,專業課程設置與社會發展需求不相契合。一些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在課程結構設置上較為分散,教學資源不充分,沒有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與動手操作能力,專業實踐教學存在明顯的“形式化”。與此同時,教師專業實踐教學層次的不均衡性也會加重實踐教學的“形式化”問題,甚至出現了本科生畢業生指導在校大學生的情況。
(二)專業實踐教學資源不充足
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是一門新興學科,其發展起步較晚,同時在專業結構設置上缺乏一定的資源支撐,在教學層次上也常處于弱視地位,甚至有些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開設年限故意限制。進而表現出對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不重視,在課程師資力量配置與實訓資源配置上存在明顯不足問題,整體表現出教學資源配置的失衡。
(三)專業實踐教學機制不科學
第一,高校結合社會發展現狀,在培養“對口”人才教學實踐中,缺少高層次的實踐教學人才,總體表現出高校人才培養輸出與社會發展結構不協調問題。另外,專業實踐教學師資隊伍的相對落后性,也會加深專業配置結構不科學問題,尤其是旅游管理專業人才輸出較少,科班出身更是少之又少,需要整體提升教師力量。教師自身職業素養與專業實踐能力也會制約教學改革深化程度,例如:餐飲管理在實踐課程教學上,應切實改變傳統單一教學模式,并逐漸推進課程教學的多元化發展進程。旅游管理專業建設存在明顯的錯位現象,邊緣旅游管理專業的發展滯后性也會影響整體行業進步。第二,專業實踐教學的運行管理機制不協調問題。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正處于積累、成長階段,在社會經濟發展、旅游產業、餐飲行業倒閉效應帶動下逐漸完善發展的。在發展迅猛階段,專業建設基礎不牢固以及傳統實踐教學機制無法適應新的行業要求,實踐教學設備設施相對落后,資源管理不充分,教學指導理念落后等,嚴重阻礙了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發展質量。第三,人才服務機制不健全。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屬于一種開放教學模式,通過展開校內外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升實踐教學質量。但是,一部分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建設依然處于傳統模式格局中,未積極開展校外“合作式”人才培養路徑,這也是阻礙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高質量、高水平發展的阻礙因素之一。
三、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實現路徑
(一)創新設計“主題式”課程內容
高校創新發展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可以圍繞餐飲行業的主題宴會形式構建綜合型、實踐操作性較強的必修課程,重在培養學生的餐飲行業崗位適應與實踐操作能力,教學目標以提升學生崗位綜合能力為主,輔助強調餐飲行業的職業素質。創新設計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內容,還應為學生傳授關于餐飲行業的主題宴會相關理論知識,并注重理論聯系實踐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既具備專業技能知識,又能夠將其熟練應用到實踐活動中。
(二)建立健全專業實踐課程教學體系
高校創新改革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課程,采取“全程灌輸式”教學指導思想,即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采取四年制全程專業培養,并在最后一年加設專業實訓課程,充分融合理論知識與專業實踐教學,通過實踐教學技能培訓,滲透專業思想于基礎技能實踐中。可通過對入校新生進行專業知識導論課,提升學生對餐飲行業的基礎儲備,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也可以利用新生入學受教育時間段,聘請高級餐飲經理人進行實踐教學講解,幫助學生明確人才市場發展情況、職業生涯規劃等,支持福利大學生參與專業實踐活動,在活動中逐漸形成一定的實踐教學技能與職業素養。
(三)加大教學資源量的投入
構建“雙師型”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并建立與之相對應的教師管理制度,尤其是要全面提升青年教師專業實踐教學能力,組織教師定期參加旅游餐飲管理進修培訓。讓教師熟練掌握專業理論基礎知識以及行業從業經驗,是踐行“雙師型”制度的有效途徑。進而建立與之匹配的績效薪酬、獎勵制度等,鼓勵優秀教師參加旅游企業職業教育。另外,也可將旅游餐飲的高級管理人納入高校師資隊伍中,強化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踐指導水平。除此之外,建設產教實習平臺也非常重要。高校應積極爭取專業建設經費,建設與之配備的實訓資源,建設場地要符合行業發展規范與要求。在實訓室資源配備上,易耗品、原材料等能夠達到實訓教學要求,并積極面向學生開放,使得每一個旅游管理專業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實踐教學活動中。
(四)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機制
創新發展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積極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機制。可以通過與志明餐飲企業或旅游公司確定產教合作關系,簽訂雙方已明確責任的規范性、長效性辦學合作協議,保障學生的合法受教育權益。也可創建與展開多種形式的專業實訓基地,將旅游合作類別延伸到景區、餐飲行業、旅游規劃建設等平臺中。高校定期組織青年教師掛職到企業進行崗位實踐訓練,積累一定的從業經驗。因此,健全實習輪崗教學制度,借鑒成功經驗,讓每一個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參與到餐飲行業經營環節中,全面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例如:高校定期組織學生入職餐飲酒店企業進行短期或實習培訓,學生參與到餐飲管理中的每一項工作細節中,積極與管理部門溝通,提前熟悉專業從業內容。在旅行公司實習中,可以輪崗學習,例如:市場營銷、產品設計、策劃執行等。
結語
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需要豐富課程教學內容與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與職業道德素養,為學生畢業后快速融入社會與崗位奠定堅實的基礎。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應充分構建基礎知識體系,整合優化教學資源,創新設計實訓教學內容,形成系統完善的考核評價體系,深入展開實踐教學改革,對推進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水平具有積極的意義。
作者:張靚 單位:江蘇旅游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