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農業智慧溫室關鍵技術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介紹了農業智慧溫室關鍵技術及溫度、通風、光照、水分、濕度控制和視頻監控方法。
關鍵詞:農業智慧溫室;關鍵技術;應用淺析
1關鍵技術
1.1傳感器技術
該技術通過聲、光、電、熱、力、位移、濕度等信號來感知現實世界,是物體感知物質世界的“感覺器官”。
1.2網絡通信技術
該技術是物聯網物理系統的狀態數據和應用服務的反饋信號傳輸的基礎。
1.3信息處理技術
該技術通過對感知的數據和采集的信息進行處理、分析和決策,實現對物理實體的有效監控與管理。
1.4自動控制技術
由控制執行器接收并執行命令,最終影響物理實體狀態,形成從物理世界到信息空間再到物理世界的循環過程。
1.5AI圖像識別技術
該技術對圖像進行不同層次的加工,以識別各種模式的目標和對象,在農業領域可用于病蟲害識別等。
1.6智能終端設備與標準化生產管理深度整合技術
智能終端設備能夠成功實現智能化管理,核心在于基于物聯網的精準、完備的數據采集,而所有關鍵環節的數據采集貫穿于標準化生產管理之中。工作人員利用智能終端設備,通過智能分析系統將智能傳感設備收集的數據、標準化生產管理系統所下達的任務和農產品物流運輸銷售信息進一步處理、整合,最終將信息反饋到生產環節,指導農業生產。
2技術應用分析
2.1溫度控制
夏季采用自然通風和強制通風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降溫。控制器根據目標溫度與實際室溫的偏差以及室溫的變化率進行模糊計算。需要降溫時,首先開啟頂窗系統進行自然通風,調整溫室內溫度。經過一段時間后,如溫度達不到目標溫度值,則開啟側窗系統。如自然通風不能達到溫室內溫度要求,則關閉自然通風,采用強制通風的方式來控制室內溫度。如溫度仍達不到目標要求,系統會開啟溫度過高報警,提示用戶增加降溫設備。
2.2通風控制
由室內傳感器采集溫室內部上、中、下位置溫度值,模糊計算室內溫差值。如溫差值過大,系統開啟循環風機。傳感器同時采集室內濕度值,如濕度值偏差過大,則開啟循環風機,以平衡室內濕度偏差值。還可以根據二氧化碳濃度選擇開啟或者關閉循環風機。通風換氣裝置可由電腦操作人員通過控制裝置操作,也可進行定時通風設置。
2.3光照控制
1)遮光控制功能。系統將室外氣象站采集的光照值與設定的目標控制值進行對比。如采集到的數值高于系統目標設定值,系統展開外拉幕進行遮光;如采集到的數值低于系統目標設定值,系統則收攏外拉幕。外拉幕的展開與收攏可以由控制器定時操作,也可由工作人員通過控制器操作。2)補光控制功能。系統將室內數據采集器傳回來的高靈敏度光照值與設定目標值進行對比。如采集到的數值高于設定目標值,系統自動關閉補光燈;如采集到的數值低于設定目標值,系統自動打開補光燈。系統還設置有光照累積時間值,如光照累積時間不夠,補光燈會在設定時間打開進行補光。
2.4水分控制
系統將土壤濕度傳感器采集的濕度值與設定目標值進行對比。如采集到的數值高于設定目標值,系統自動關閉灌溉閥門;如采集到的數值低于設定目標值,系統自動打開灌溉閥門。采取定時輪灌的方式,既能夠有效保護水泵,又利于土壤更好地吸收水分。
2.5濕度控制
系統將室內濕度傳感器采集到的數值與目標設定值進行對比。如采集到的數值高于目標設定值,系統自動關閉噴霧閥門;如采集到的數值低于目標設定值,系統自動打開噴霧閥門,保障濕度調整到最佳狀態。
2.6視頻監控
視頻監控可用于探測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和病蟲害發生情況,并可以監控其他環境調控設備是否在正常執行命令等,為農業生產的可視化管理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楊瑛,崔運鵬.我國智慧農業關鍵技術與未來發展[J].信息技術與標準化,2015(06):34-37.
[2]孫恕.基于物聯網架構的智慧農業及其關鍵技術研究[J].科學技術創新,2020(14):78-79.
作者:張冬 王峰 閆懷江 單位:徐州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