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初中歷史教學的困境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的社會中,教育事業不斷變革,在我國農村初中學校,雖然近些年來農村初中歷史教學效果有著顯著地改善,但在歷史教學中仍然存在著農村學校特有的實際問題,需要我們去探究和分析,以期能解決我們面臨的實際困境。因此,本文采取多個角度對農村初中歷史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就如何改變現狀進行了思考,并提出合理的對策,以促進歷史教學進一步向深度和廣度發展。
筆者在農村初中學校從事歷史學科教學多年,發現農村初中在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的教學方面,重視程度高、成績表現較為突出,而重視程度低、成績表現平庸的則是思品、歷史、地理等副科。農村初中歷史的教學工作面臨著尷尬而又困難的境地和制約,這就阻礙了歷史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一、農村初中歷史教學的困境
(一)缺乏專業的歷史教師、教學設施不完善
在眾多的農村初中,缺乏專業性的歷史教師。歷史學科的教學任務大多由非專業人員兼任歷史教師,他們沒有受過專業的教育或者是缺少對歷史教學的專門研究,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在教學中敷衍塞責的現象。同時,農村初中學校教學設備相對落后,硬件條件相對不足。如:關于歷史的資料、刊物、掛圖等少之又少,甚至沒有歷史教參書,只有一本教材。
(二)傳統觀念影響、歷史教師的教學研究不深
在農村初中歷史課堂中,歷史教師一直沿用著舊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一成不變的中規中矩,上課缺乏創意,課堂氣氛沉悶。教師在教學課堂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味地陳述所有歷史知識點,甚至需要理解的內容只對學生做出死記硬背的要求,缺乏深入有效的探討和學習影響了對歷史課堂的有效性教學,從而沒有達到融合并利用的歷史教學改革的目的,造成歷史教學效果不是很明顯。
(三)學生對歷史學科缺乏興趣
“據教育部1998年對上海三千多位初中學生調查顯示:歷史科目是最不受歡迎的課程之一?!薄皻v史一點意思都沒有。”“我不想上歷史課……”不論是在城市或是在農村中學,歷史學科面臨的最大困境是學生對該科的厭倦心理,再加上學校不重視,大部分學生認為這門功課是副科,無關緊要,缺乏學習的求知欲和參與的興趣。
(四)課外拓展活動不積極
在農村初中學校,部分歷史教師對于開展歷史課外活動缺乏興趣,只片面重視課堂教學。教師為了圖省事、怕麻煩,直接忽視課外活動的開展,對于這樣的活動根本沒有興趣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甚至浮于對學生的指導,讓學生無法體會到學習歷史知識的樂趣。
(五)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不足
農村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雖然也能認識到多媒體教學手段作用,但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依然嫌麻煩,課件難做,不情愿在課堂上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或是技術不嫻熟,操作不靈活,造成初中歷史課堂上教師較少使用自主創作的歷史教學課件。
二、農村初中歷史教學的對策
(一)增強師資隊伍建設
農村初中學校應當強化歷史師資隊伍建設。首先,保證從事歷史教學的專任教師有一定數量的。原則上,歷史教學工作要擇歷史專業出身的教師從事,培養一批對歷史教學方面比較深入的骨干教師,形成以專業教師和骨干教師為龍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以提高整個歷史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其次,重視專業歷史教師的崗位培訓,積極組織教師參加校內外的培訓、教學觀摩等,培養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教學能手;最后,還要重視專業師資力量的引進。通過多種方式,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優化配置師資結構,為歷史教學工作的順利推進提供人才支持。
(二)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積極提高歷史教師的業務能力
針對新一輪基礎教育歷史課改,為了更加符合新課程標準,作為農村初中歷史教師,一定要轉變自身傳統的教學觀念,提高自我發展的意識;積極進行自我研修,主動參加校內外各種培訓,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課后學會作教學反思,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這樣才能吸引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成為新課改的實踐者、推動者,真正地做好農村歷史教育。
(三)利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性
一堂歷史課如果有一個好的開頭,可以提起學生求知的欲望,從而激發起學生強烈的興趣。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激發學生熱情。比如:學生可以閱讀各種歷史史籍,積累豐富的歷史素材,挑選學生感興趣的歷史材料,最大限度地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用編順口溜、游戲活動等形式表現所講內容引發學生興趣,使學生愿學、愛學,讓學生很輕松地記住。
(四)開展課外活動鞏固成效
在農村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課外活動的方式進行教材的延伸,進一步加深理解,使學生對課堂學習內容更好地把握,培養學生分析、研究、梳理和總結歷史問題,提高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開展走出校園,社會采風等活動,學生直接走進,親近社會,以自己的心靈去體味生活,感悟人生。農村的世界是樸素而又真實,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我們會發現其獨特的歷史痕跡。因此,農村中學生應多觀察、多留心自己身邊的獨具特色的環境,大量地積累寫作素材。
(五)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提高歷史教學效率
學生學習歷史需要在真實或者能親身感觸環境中體會,單一靠板書和教師講授,是無法吸引學生參與到教師教學的課堂中。歷史教學所包含的知識面非常廣闊,表達的信息量也較大,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展示歷史學習的形象、生動、豐富、有趣的特點,為歷史教學創設一個最佳的歷史環境。這就要求歷史教師掌握和運用多媒體技術的能力。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歷史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在強調歷史性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與主體意識。農村初中歷史教師要利用學科的優勢,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歷史感悟,尊重歷史的同時也要注重文化意識的滲透。
參考文獻:
[1]羅芳.淺談農村初中歷史教學的現狀與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7,4(34):263-264.
[2]馬啟錄.對創新農村初中歷史教學的幾點思考[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11):85-86.
[3]朱建平.淺析農村初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4(32):53-54.
作者:賴秋鳳 單位:廣西欽州市浦北縣張黃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