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智慧醫學在臨床醫學教育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智慧醫學可以幫助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更加直觀地學習臨床知識,也能在實驗實踐教育中提高實驗效率和實踐教學的效果,統一化、標準化的智慧醫學平臺可以使智慧醫學在臨床醫學教育中的實際應用更加廣泛和高效。智慧醫學作為現階段解決醫療行業發展難題的新思路,包括了從實驗室到臨床實踐各個部分解決、發現問題的手段,將其應用于臨床醫學教育以進一步提升臨床教學質量是未來的重要手段和大勢所趨。在“健康中國2030”和“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對醫學生的要求發生了改變,本文旨在介紹智慧醫學在臨床醫學教育中應用,揭示其內在聯系與局限性,并對我國智慧醫學與臨床醫學教育融合做出展望與建議。
【關鍵詞】智慧醫學;智能醫學工程;臨床醫學;醫學教育;應用;展望
近年來,智能醫學工程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并在各個領域廣泛應用。2018年天津大學開設了第一個智能醫學工程系,至此,智慧醫學走進了校園,在校園中展現出不一樣的效率和卓越的效果。智慧醫學是一門醫科、理科、工科高度結合,互相交叉的學科[1],其在智能藥物研發、醫療機器人、智能診療、智能影像識別、智能健康數據管理等領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同時智慧醫學在臨床醫學教育方面也發揮了其特有的優勢和作用。智慧醫學既可以幫助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更加直觀地學習臨床知識,也能在實驗實踐教育中提高實驗效率和實踐教學的效果[3]。此次研究通過對智慧醫學在臨床醫學教育中的探索與應用實踐分析,為今后智慧醫學在臨床醫學教育的廣泛應用提供進一步的理論支撐與依據。
1智慧醫學的發展歷程
1.1智慧醫學概念
智慧醫學是一種在新時代信息高速發展下催生的有關智慧城市和智能互聯網的智能化數據化系統。智慧醫學將醫科、理科、工科、高度結合,融合互聯網、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成為一個包括診斷、治療、護理的綜合性數據化平臺,其通過各部門互通合作達到以人為中心更方便快捷的服務。智慧醫學包括影像技術、智能算法和統計技術等多個方面。智慧醫學能參與包括診斷、治療、預防和藥物研發等多個階段,為醫藥行業與技術工業的融合打開了新思路。
1.2智慧醫學在國內外的發展
自20世紀末系統醫學的逐步確立,醫學受第3次工業革命影響,開始向智慧醫學發展,在1999年于德國出現了首個系統生物科學與工程網,此后智慧醫學體系走入微觀時代。2010年后逐漸出現了可穿戴醫療設備,康復問題得到改善,在2017年出現全球首個醫師機器人,2018年機器人正式走進實驗室,開啟智能診療應用于整個醫療過程的智能時代。智能醫學工程是智慧醫學的重要內容和技術支撐,也是近年來我國重點發展的項目之一。智能醫學工程作為一門醫科、理科、工科高度融合的高新技術專業,包括了智能藥物研發、醫療機器人、智能診療、智能影像識別、智能健康數據管理等[4]。2017年南開大學獲批新本科專業智能醫學工程,同年天津醫科大學掛牌,開辦首個新本科智能型專業。這兩個專業面向國家巨大的醫科人才缺口,對標“健康中國2030”計劃,為我國新型醫療行業發展打開新局面。臨床和患者是智慧醫學工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智能醫學工程專業的出現打通了從實驗室到手術臺的道路,為國家培養更多同時具備醫理工3方面知識的優秀復合型醫學人才[5]。我國的臨床醫學教育自21世紀開始使用多種智慧醫學設備包括多媒體或3D技術,包括課件或裸眼3D呈現人體狀態,都是智慧醫學在臨床醫學中的應用表現[6]。通過在臨床醫學教育中運用智能醫學技術,醫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學習臨床知識,使人體學習受限于各種生物標本和人體標本數量的現狀略有緩解,且可反復地觀看學習,使學習效率大大提高,并給予更加有效的鞏固復習,提高了臨床醫學畢業生的質量,并略有減緩學生壓力。同時,新近設立的智能醫學工程專業加速了智慧醫學走進臨床醫學教育課堂,醫學生能在高等教育階段可以更多更好地接觸到應用于臨床的智慧醫學。
2智慧醫學在臨床醫學教育中的應用
2.1智慧醫學對臨床醫學教育的促進作用
現今,我國的臨床醫學教育在教育資源方面較為豐富,但是,醫學生在醫學理論的學習過程中,很難提前得到情景化的實踐,而智慧醫學恰恰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在臨床醫學教育中應用智慧醫學可以顯著地提高教學效率和直觀程度。例如,借助智慧醫學技術還可以讓學生們看到更加直觀立體的人體結構、組織、器官等,從而加深印象,這樣學生們的記憶不再是扁平化的,而是更加生動、逼真。同時智慧醫學還克服了教材時效性不強的弊端,可以將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更具時效性的國際標準展示給醫學生,以減少醫學生在醫院規范化培養階段需要重新學習和更新的內容,為深度學習留下更多的空間和時間。智慧醫學可以糾正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的偏差思維與習慣。例如,在臨床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使用VR讓學生提前觀察預演實驗中的重點,以提高實操過程中的標準程度,同時還能實現實驗復盤以觀察實操過程中的不足[7]。另外,智慧醫學在臨床上的使用不局限于幫助觀察,在診斷和預判以及臨床試驗的過程中都有十分重要的貢獻。利用智慧醫學中的智能診斷系統,1張需要醫護人員花20分鐘判斷的X光片只需要半分鐘就能得到準確的診斷。智慧醫學還可以做到實時吸收知識并給予反饋,從案例中吸取經驗,從而不斷改善完成既定目標的性能。另外,智慧醫學技術也能在研究類學習的過程中為醫學生提供很好的假設預想,以及完成一定預測任務,為研究方向提供參考意見。同時,大數據技術的加入使臨床教育的范圍得以擴大[8],收集調查結果和撰寫報告會相對簡化,省去一些較為繁瑣的簡單操作,節省時間。
2.2智慧醫學在臨床醫學教育中的局限性
智慧醫學對臨床醫學教育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也存在著明顯的收束條件。智慧醫學在倫理方面的一些問題對醫學生的醫學人文思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9]。例如智慧醫學給出的結果出現問題,那么問題的責任將追究于使用者還是程序編寫者?這個問題使得智慧醫學系統對許多實驗的預測結果對實驗者的參考作用降低,并沒有達到智慧醫學與臨床醫學教育融合預期結果。另外,感知智能和認知智能的存在和不完全發展可能導致一些醫學生過度地依賴智慧醫學系統,并產生由于醫學智能本身不足而造成的問題。智慧醫學在臨床教育的應用還可能會導致醫學生在學習基礎醫學理論的時候產生懈怠感,從而在缺乏智慧醫學系統條件的時候更加茫然,從而導致其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思維。在將智慧醫學應用于臨床醫學教育時,需要探求智慧醫學和臨床醫學教育之間的聯系和影響,他們之間的互相促進和收束條件都是需要研究和討論的,在課程中應用智慧醫學,應更加注重收束作用和促進作用的平衡,使智慧醫學中臨床醫學教育中達到的效果最大化。
3智慧醫學在臨床醫學教育中應用展望
3.1“健康中國2030”對臨床醫學教育的要求
“健康中國2030”計劃綱要指出中國要建成以人民為本的顯著提升健康水平計劃,強化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10]。中國需要更多的醫生資源,醫學生需要更快的成長與發展以適應國家需要。同時,醫學生需要培養更高的人本醫療意識,將目標從治病移至治未病,更多的重視患者個人的實際情況,開展個性化的診療。這一要求需要高質量的臨床醫學教育,需要各醫學院更高效地培養出更優質的人才,所以臨床醫學教育需要通過與智慧醫學結合達到升級和滿足這一要求。將智慧醫學應用與臨床醫學教育可以使醫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出機械設備和智能診斷與真人醫生的區別,從而加強對人本醫療意識的培養,同時臨床醫學教育與智慧醫學的融合又能更加高效地培養出健康中國所需的人才,為更好地實現“健康中國2030”計劃提供更堅實的人才基礎[11]。同時高等醫學院校應加設人文醫學類教育課程,幫助醫學生實現以患者為出發點的臨床實踐,智能醫學工程學科的發展更好地與臨床醫學教育融合,互相促進,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更有效地向“健康中國2030”計劃的目標邁進。
3.2“互聯網+”下智慧醫學與臨床醫學教育
“互聯網+”時代帶來的智慧教育給智慧醫學在臨床醫學教育中實踐帶來了機遇和發展。由于“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醫學生的視野被不斷拓寬,發展學生主觀能動性顯得尤為重要,學生自由創新的環境更適合智慧醫學的融入。智慧醫學包含的智能健康數據管理能為學生自主創新研究提供更快捷的數據庫建立和數據處理。智慧醫學在臨床醫學教育中的應用的一大特點是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融入臨床實際場景,在“互聯網+”的背景下,營造臨床實際情景更為簡單、方便和真實,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場景模擬實踐,更好地復盤總結,提升學習效率和質量[12]。“互聯網+”時代線上課堂教學資源豐富,如云班課app可以為班級學生提供線上學習平臺,學生線上自由討論,也方便了解同學們的學習進度以調節自身學習節奏,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學習生活規律。“互聯網+”為智慧醫學提供了實時性更好的平臺,讓學生在使用智慧醫學平臺做一些實驗研究假設的同時可以快速了解到最新的相關資料以便準備開展相應的實驗。智慧醫學平臺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可以幫助前沿的研究成果以最快的速度展現在醫學生面前。
4結語
綜上,筆者認為將智慧醫學工程技術融入臨床醫學教育是大勢所趨。各醫學院校可以借助智慧醫學工程技術使學生們受到更好的實踐教育,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統一化、標準化的智慧醫學平臺可以使智慧醫學在臨床醫學教育中的實際應用更加廣泛和高效。另外,在將智慧醫學技術應用于臨床醫學教育實踐的同時也應該強化醫學基礎理論教育,增強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今后智慧醫學與臨床醫學教育進一步的有機融合可以幫助培養出“健康中國2030”所需的醫學生,為更好地實現健康中國提供堅實的人才基礎。
作者:王沛若 蔡巧玲 高靜 張鵬 單位:上海健康醫學院臨床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