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疫情下的臨床醫學信息化教學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2020年初,全國大中小學校因肺炎疫情延遲開學。在這場全球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為實現“停課不停學”,廣西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全面推進信息化教學。本文關注特殊背景下高職臨床醫學專業信息化教學的實際情況,為日后提高高職臨床醫學專業信息化教學質量提供依據。
關鍵詞:肺炎疫情;高職臨床醫學;信息化教學
近年來,隨著手機的普及、信息化教學的平臺建立、學校智慧教室的建設、各種信息化教學大賽的積極推進,信息化教學在高職臨床醫學專業教學中取得了發展。在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全國大中小學校延遲開學,為實現“停課不停學”,信息化教學在各學科教學實踐中已全面施行。
一、肺炎疫情背景下高職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情況分析
(一)硬件條件分析在高職臨床醫學專業學生中,來自農村家庭的占很大比例,筆者所在學校臨床醫學專業貧困生占比為51.27%,建檔立卡貧困戶占比為14.41%。部分學生手機、電腦等硬件條件不佳,農村地區學生的居住場所網絡受限,在觀看教學視頻和直播教學時頻繁出現卡頓、掉線等情況。因新學期學生未到校領取課本,教師發送電子教材給學生,但往往一個電子設備難以同時滿足閱讀教材、上直播課,完成簽到、回答問題、隨堂練習、測驗等工作,需要多個電子設備,如手機和電腦同時工作才能滿足需求。
(二)學生語言理解能力欠佳,自學有困難一些高職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欠佳,在閱讀大段文字時難以理解文中的邏輯關系。因此,他們在課前自學中遇到生僻醫學概念、定義和拗口的醫學專有名詞時,往往理解困難。在情境導入時,學生往往沒有耐心去仔細看長篇的病例資料。因此,在信息化教學中學生通過PPT、PDF等純閱讀方式獲取知識的教學資源,教學效果欠佳。
(三)學生自律性不佳,注意力難以集中肺炎疫情在寒假期間爆發,學生足不出戶,部分學生已出現作息時間紊亂的不良現象,難以按學校課表安排時間學習。因網絡上社交軟件、娛樂視頻、游戲等誘惑太多,很多學生一拿起手機學習,就忍不住點開其他軟件,注意力被轉移后,就很難回到課堂中。也有的學生在家需要幫助父母干別的活兒,學習經常被打斷。因此,在進行信息化教學的教學設計時,可將學習任務分解成多個子任務,將教學內容提煉并分割為小而完整的知識單元,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開發多元評價機制,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及時評價反饋,激勵學生按時按量完成學習任務。
(四)學生的形象思維占優勢,抽象思維欠佳高職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在學習疾病的發病機理、藥物代謝機理等很多抽象的理論知識時,往往難以理解。作為信息化教學中短小精悍的表現形式,微課以直觀的動畫視頻將抽象概念轉換成形象思維,學生的學習效果得以大幅度提高。在呈現手術、穿刺等醫學操作的細節教學時,微課幫助學生以形象思維建立知識體系,也可以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二、肺炎疫情背景下高職臨床醫學專業網絡教學的難點
(一)學習情況監控較為困難雖然很多線上教學平臺均有簽到、課件觀看時長、視頻觀看進度記錄等監控操作設置,教師也可安排課后作業、小測驗等對學生網絡學習的情況進行檢驗。但學生如果將學習視頻打開,卻不在上課,教師也難以監控,且網絡上還有“刷課軟件”“刷課神器”,淘寶上甚至還有“代刷課”“代考試”等非法網絡服務。
(二)醫學名詞在直播教學中會受到平臺限制進行授課時,醫學相關的學科會涉及一些人體器官和疾病的詞語,如流產、梅毒等,還有一些醫學器官、人體局部、疾病征象等的圖片,會被直播軟件平臺的系統判定為非法內容,將教師移出直播間,多次出現此類情況,教師將被平臺封號。因此,醫學相關學科的教師在直播授課過程中,講授語言和挑選的教學素材受到較多限制。
(三)操作實踐課程難以實施在教學中,對高職臨床醫學專業學生進行醫療操作的訓練是培訓重點。而高職臨床醫學專業的實踐課程需要學習醫療器械的使用,如藥物實驗、動物實驗、手術操作等,無法使用網絡平臺進行實戰教學。醫學操作是在人體上的操作,注重細節的把握,需要做到精準無誤。
三、肺炎疫情背景下高職臨床醫學專業網絡教學的現狀
(一)網絡教學資源1.系列慕課或微課在肺炎疫情爆發前,信息化教學已在我國高校教育中得到蓬勃發展,筆者所在學院臨床醫學專業不少課程獲批線上、線下精品課程,在肺炎疫情爆發前已建設好系列慕課和微課。某些成熟的信息化教學平臺,如職教云、藍墨云班、超星學習通等,因共抗疫情、支持醫學生自學,也面向全國師生共享了大量優質教學資源,包括優秀教師的慕課和微課、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視頻公開課等等。為更好地支持網絡教學,騰訊公司在疫情期間推出“騰訊課堂”,可滿足用戶屏幕分享、語音直播、簽到、舉手提問等需求。除此,也有教師直接在QQ群、千聊、釘釘等平臺進行語音加PPT圖片直播教學。教師直播教學的優點在于實時在線與學生互動,根據學生的反應,及時掌握學習情況,調整教師下一步講授的難度和方向,可使用提問、組織討論等多種方式掌控課堂,實現師生雙向實時交流和生生間多向交流,引導學生思考并參與課堂。缺點在于學生對同等時長的線上直播課程的耐受能力低于線下面對面的真實課堂,所以全程純直播教學的效果不佳。2.適合高職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很多醫學院校與企業合作開發虛擬醫學仿真實驗教學系統,不少系統在肺炎疫情爆發前,已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共享平臺中有97個仿真學習操作項目,在肺炎疫情期間免費向全國醫學院師生開放。在肺炎疫情期間,有電腦和網絡支持的學生可利用虛擬仿真平臺進行操作練習。使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進行醫學實踐操作的優點在于學生可以熟悉操作流程。其缺點在于對學生的硬件設備要求較高,不能使用手機練習操作。
(二)教學設計1.翻轉課堂翻轉課堂包含導學微課+問卷或投票調研學習情況+教師任務+學生分組協作完成任務+學生進行任務完成展示+信息化教學平臺多維度評價系統。2.任務將慕課與直播串聯慕課與直播串聯包含名師慕課資源+教師根據學生學習情況作業測驗等任務+對學生任務完成情況直播點評討論。3.工作過程系統化為導向的教學設計由臨床病例導入職業情境,任務啟動激發學生學習內驅動力,以工作流程圖進行診療操作過程的指導,按清晰的步驟逐步完成書寫病例、影像閱片、心電圖讀圖、提出初步診斷、開具醫囑處方等任務單元,由分解的任務單元將知識和操作要點進行系統化串聯,匯聚成完整工作任務。
四、肺炎疫情背景下高職臨床醫學專業的網絡教學實踐對日后高職臨床醫學專業信息化教學發展的啟示
(一)以信息化教學平臺加強院校合作德國職業教育使用信息化教學平臺加強校企合作的經驗是“生產過程中的職業學習”(BeruflichesLernenimProduktions-prozess,簡稱BLIP)。BLIP也是校企合作的工作平臺。校企雙方組成的教學團隊共同負責教學的設計與組織實施,這促進了交流,提高了各方的責任感。合作教學項目有一定周期性,其步驟如下:一是明確任務,雙方就即將開展的教學項目達成一致意見;二是計劃與決策,雙方確認教學項目的工作實施方案;三是行動,在各自的工作場所通過平臺進行協作;四是檢查,教師和企業實訓教師評估學生的工作成果;五是反思、總結并提出改進建議。教學項目負責人控制整個教學進程,通過信息化教學平臺支持師生互動交流。
(二)以信息化教學為支撐,以工作過程系統化為導向的高職臨床醫學課程改革以工作過程系統化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是將專業教學內容與工作崗位的真實工作任務進行對接,教學時充分考慮用人需求、學生的職業能力發展;對具體的工作任務進行分析,按步驟分解工作過程,系統化其教學內容、教學方式。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擺脫傳統的教學模式,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這是適合高職臨床醫學專業課程改革的方法。
五、小結
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不斷推進教學模式的創新與發展,是當代教育改革的主題。在肺炎疫情背景下,信息化教學獲得了全民的實踐經驗,為工學結合建立院校合作教學基地、“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學分銀行、終身教育服務等高職教育的信息化建設開啟新思路。我們將積累總結寶貴經驗,指導高職臨床醫學專業信息化教學改革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圣琦,黃俊,李學政.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教學滿意度與專業認同的調查分析[J].高教論壇,2018(10).
[2]趙志群,陳玉琪.德國職業教育教學信息化發展對我國的啟示[J].電化教育研究,2018(4).
[3]姜大源.工作過程系統化:中國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課程開發[J].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3).
作者:李圣琦 劉華英 彭熙 單位:廣西衛生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