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時代農民投資理財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農民投資理財方式將發生顯著變化。銀行存款不再是農民投資理財的主要方式,大數據、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工具將在農民投資理財中得到廣泛運用。針對農民投資理財的約束條件,提出了以智能投顧理財為重點、實現農民高質量投資理財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農民;投資理財;智能投顧
過去農民習慣有錢就存銀行。長期以來,我國銀行存款名義利率低于通貨膨脹率(CPI),導致實際存款利率為負。負利率的結果必然是農民利益受損,農民長期越存越“窮”。如何讓農民也能夠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紅利,獲得與其風險承受力相適應的應有回報,是新時代農民投資理財必須解決的問題。
1農民投資理財的約束條件
1.1農民的投資理財知識缺乏
要做好投資理財,一般來說,應具備投資理財的基本知識,最好還要懂經濟、金融、財務等相關學科知識。現在農村雖然普及了義務教育,但高中的入學率明顯低于城市,受過大學教育的人員還是少數。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農村勞動力中85%以上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不足15%。在經濟和金融發達的城市,投資理財知識已經進入高中階段的課本,不少大學也開設有投資理財的選修課。在我國農村,大部分人員中小學畢業后就進入城市打工,忙碌的打工生涯根本沒有時間學習投資理財知識,留在農村的也沒有學習投資理財的氛圍和條件。所以,農民的投資理財知識普遍缺乏。
1.2農民的風險承受力較弱
首先,農村的社會保障水平較低。在農村,農民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自愿行為,參加后獲得的養老金通常要低于城市職工養老保險。較多的農民沒有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到退休年齡時只能領取國家財政的兜底資金,保障水平十分有限。醫療保險方面,現在農村試行的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雖然農民每個月交上幾十元的保費,能解決普通看病和大病的有限額度報銷問題,但真正遇到大病需要治療,現有的制度還不能完全解決。其他保險方面,農民沒有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其次,農民積累的財富來之不易。農民現有的財富絕大部分都是他們在農村辛勤勞動、進城拼命打工換來的,凝結著他們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所以他們更懂得珍惜。一旦財富遭受大幅縮水,會給他們帶來深深的苦痛。已有調查數據均顯示,農民的風險承受力普遍較弱。
1.3農民的可投資資金有限
近年來,進城打工的農民越來越多。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民打工的收入不斷增加,再加上農村的土地收入(經營收入、流轉收入、入股收入),農民的收入提高明顯。近5年數據顯示,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性增加,增長迅速。2017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432元,增速超過城鎮居民收入。同時,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累積性資金增加。雖然農民積累的財富在增加,但是在扣除短期蓋房、結婚及看病、購買生產資料所需要的資金、供大學生的備用金、生活日常開支及應急資金外,余下來的可投資資金數量有限,能夠達到金融機構VIP(通常50萬)標準的農民太少。
1.4農民的投資理財意識不強
農民投資理財觀念欠缺,投資理財意識不強。江蘇如東縣的調查數據顯示,村民中,超過一半以上的人認為投資理財是沒有必要的,只有11%的人認為是有必要的。全國各地關于農民投資理財意識的調查結果也大同小異。金融時報引用普益研究的報告指出,多數農民對于投資理財的認識也只限于存款。另外,廣大農村的氛圍也影響了農民的投資理財意識。在城市,證券、銀行等金融機構紛紛設置了理財部門,再加上媒體的廣泛宣傳,“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而在農村,金融機構提供理財服務還不普及,再加上農村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等原因,主動投資理財的農民很少,沒有形成良好的投資理財氛圍。
1.5每位農民投資理財的目標不同
由于每位農民的風險承受力不同、可投資資金不同、投資期限不同,因此投資理財目標也必然不同。就投資收益而言,有的是希望略高于銀行存款利息,有的是希望不貶值(戰勝通貨膨脹),有的是希望略高于銀行理財收益。就具體目標而言,有的是為了子女教育,有的是為了結婚買房,有的是為了養老保障,等等。現在農村金融機構能夠提供的理財品種沒有一款是適合所有農民的。
2新時代農民投資理財的特點
2.1充分運用金融大數據
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是與農民最貼近的金融機構。受這些金融機構技術人才的限制,我們只能獲得有限的金融數據。但是全球金融市場上有上萬家上市公司,每天進行著數小時甚至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交易,產生了海量的金融數據。這些金融數據有許多是不能被我們所直接利用的,只有加工成理財產品才能方便使用。以銀行理財子公司和基金公司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將這些數據加工成各種類型的理財產品,這時可以選出其中適合的理財產品為我所用?,F有的理財產品數量眾多,僅僅是銀監會備案的銀行理財產品就有幾千只,證監會備案的基金超萬只,還有大量的其他金融機構開發的理財產品。這些成千上萬的理財產品,我們一定能夠通過技術手段找到一款最適合農民朋友的理財產品。
2.2借助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幫助農民投資理財
農民普遍缺乏投資理財的知識和經驗,在投資理財特別是證券投資的過程中,很難賺到錢。金融科技讓投資理財變得更簡單。以量化投資和程序化交易為代表的金融科技,能夠幫助投資者優選出最適合投資的股票(或基金),當達到買賣點時自動完成交易,幫助投資者鎖定盈利。以某金融機構推出的智能定投為例,由于程序化交易系統內置其中,能夠幫助投資者在低位多買、高位少買、達到盈利目標時自動賣出,這樣就能讓基本沒有投資理財知識的農民能夠獲得長期穩定的回報。近年來,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人工智能開始在投資理財中得到運用。在股票投資過程中,人工智能模仿眾多優秀投資經理的投資理念、投資習慣、選股及交易方法等,基于大數據對市場趨勢進行研判,自主決定買賣時機,取得了不錯的戰績。在投資顧問開展過程中,人工智能能夠對不同客戶精準畫像,提供個性化的解決方案。根據他們的風險承受力、投資期限、投資偏好等,進行資產配置、選擇基金、自動調倉。如果廣大農民也能夠利用智能投顧幫助投資理財,也能夠獲得長期穩定的優異回報。
2.3互聯網金融平臺是農民投資理財的主渠道
互聯網金融既可以是互聯網科技公司+金融,也可以是金融機構+互聯網,但都必須有海量用戶,其平臺公司(或其母公司)最好還是上市公司。前者如螞蟻金服(旗下有支付寶),后者如天天基金。螞蟻金服的母公司阿里巴巴是在海外上市的互聯網科技公司;天天基金的母公司東方財富是在國內上市的金融公司。作為上市公司,能夠比較容易地從資本市場融資,也能夠吸引到最優秀的科技人才加入公司從事研發,開發出大量金融理財產品供投資者選擇。同時因為有海量用戶,能夠低成本地向客戶提供可供選擇的理財產品。如果是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這樣的金融機構,它們既不能為農民投資理財提供大數據支持,也不能低成本地向農民提供最優理財產品。所以,農民投資理財必須打破地域金融機構的限制,擁抱互聯網金融。在互聯網金融平臺上,選擇到自己最適合的理財產品。當然,如果農民朋友有一年內要用的資金,仍然可以存在農村金融機構,方便自己隨時使用。但是如果有一年以上不用的閑置資金,應主要通過互聯網金融平臺進行投資理財,讓農民獲得中長期穩定的回報。
3實現新時代農民高質量投資理財的建議
3.1遠離高風險的投資品種
股票、期貨、高利貸等都是風險極高的投資品種。絕大多數農民,風險承受力較低,又沒有投資理財的知識和技能,不應該觸碰這類投資品種。在股票期貨市場里,存在721定律:長期來看,每10個投資者,7虧2平1賺。部分農民,不顧自己風險承受能力低的事實,參與了股票期貨等高風險的投資品種。據報道,陜西興平曾有個“炒股村”,在2015年的牛市里,全村八百戶村民,有近百人在炒股。經濟學家管清友在公開媒體談到:“你炒股真的很難賺到錢?!话愕男“走M入市場,相當于拿著大刀長矛沖進重機槍陣地,生存的幾率非常小?!边@個觀點得到大家的普遍認可。大部分農民都是投資小白,所以像陜西興平這樣的農民炒股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即便有少數農民炒股憑運氣先賺到了錢,最后也會虧出去。另據報道,四川彭州有位謝姓農民,炒股十多年,從幾萬元起家,憑借膽量和運氣,最多做到上千萬;后嘗試風險更大的期貨,不僅虧掉全部家產,而且還背上三百多萬的債務,后因壓力太大,企圖自殺。還有一部分農民參與了高利貸(包括高利P2P)及承諾高收益的投資項目,這些項目短期可能獲得高利,但好多最后連本金都被虧掉。廣大農民投資理財時一定要把風險防控放在首位。
3.2委托智能投顧代為管理
大部分農民的可投資資金有限,達不到金融機構VIP客戶的標準,不能分配到專屬投資顧問。如果沒有投資顧問的幫助,由于大部分農民缺乏投資理財的知識和技能,很難在投資理財過程中賺到錢?,F在很多金融機構推出了智能投顧服務,其中的典型代表如某某寶的“幫你投”、某某基金的“投顧管家”。以某某基金的“投顧管家”為例,智能投顧能夠根據投資者的風險承受力、投資期限、投資偏好等因素自動進行資產配置;在全市場超近萬只基金中層層篩選出優質基金;并根據資產配置模型、策略表現、風險預判等不定期動態自動調倉;還提供全程陪伴服務。如果農民把可投資資金委托給智能投顧,就少去了資產配置、基金選擇、擇時調倉的煩惱,讓智能投顧幫助農民實現穩定的中長期績優回報,分享到中國經濟增長的紅利。
3.3投資中低風險主動FOF
FOF是FundofFunds(基金中的基金)的簡稱。中國市場上有四千多家上市公司,有近萬只基金。投資者投資基金是希望以較低的風險實現目標收益,但是要選擇好的基金,某種程度上比選股票還難。主動FOF,由基金經理幫助投資者從眾多基金中選出優秀的基金,解決了投資者選基難的痛點;同時,還能幫助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擇時和調倉,中長期投資效果良好。盡管主動FOF的中長期投資效果良好,但是由于廣大農民的風險承受力較低,并不是所有目標風險的主動FOF都適合農民投資理財,只有其中的中低風險主動FOF才適合。從已經成立滿三年的中低風險公募FOF來看,都取得了良好的業績,年化收益率在8%以上。以某某全天候策略FOF為例,年化收益率達到9%(截止到2021年6月30日),最大回撤僅5.5%,風險控制良好。能夠選到這樣優秀的中低風險FOF固然好,如果僅能選到普通的中低風險FOF,廣大農民投資理財也能獲得穩定的長期績優回報。
3.4智能定投績優基金指數
投資大師巴菲特在眾多場合向普通投資者推薦指數基金。他認為,投資一個被動的主流的寬基指數基金,長期來看,會比絕大部分專業投資者獲得的收益更好。但是巴菲特推薦的指數基金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對應的股市長期牛長熊短。我國過去的股市長期牛短熊長,不具備巴菲特推薦指數基金的條件。我國有沒有長期牛長熊短的可投資指數?結論是肯定的。債券(或者債券型基金)指數、混合型基金指數、主動股票型基金指數等都是被歷史數據驗證長期牛長熊短的指數。其中被金融機構開發、又適合農民風險偏好的指數產品太少。工商銀行開發的工銀股混與工銀配置指數,與郵儲銀行開發的中郵平衡與中郵穩健指數是少數幾只適合農民投資的指數。這幾只指數都有風險較低或適中,風險收益比較高的特征。智能定投就是通過程序化的交易系統,讓投資者在低位多買、高位少買、達到條件時止盈或止損,確保長期穩健盈利。穩健型的農民可以智能定投工銀配置或中郵平衡指數;平衡型的農民可以智能定投工銀股混指數。
3.5投資目標盈理財產品
農民為什么喜歡銀行存款,是因為銀行存款:一比較簡單,二比較安全,三收益預期明確,如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在2%左右,有多少利息一清二楚。如果有一種理財產品與銀行存款類似,而預期收益率比存款高,那農民一定是比較喜歡的。目標盈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通常在5%~8%,與未來中國GDP的年均增長率相當,它表明農民投資理財也能夠分享到中國經濟增長的紅利。目標盈理財產品采用“固收+”策略,主要投資固定收益資產,輔以適時加入權益資產提升收益彈性。管理人力爭在嚴控風險的前提下追求長期穩定回報,其運作期限通常為一年,設置一定觀察期。觀察期滿后當達到年化收益率就及時止盈,或者到運作期結束資金都能到賬或自動轉入下一期。對資金的安全性要求高且對投資收益目標預期比較明確的農民,可以選擇投資目標盈理財產品。
4結論
投資理財是一件非常專業的事情。沒有投資理財知識和技能的農民,應主要借助智能投顧幫助投資理財,以實現長期穩定的績優回報。不同的農民,投資偏好不完全相同,可以有多種投資理財方式。不管哪種投資理財方式,都應以風險控制為前提,這樣才能獲得良好的投資體驗。以智能投顧理財為主,多種理財方式并存,最終實現新時代農民高質量投資理財,讓農民的未來生活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康靜萍,汪陽.中國新型職業農民短缺及其原因分析——基于安徽省壽縣的調查[J].當代經濟研究,2015(4):73-81.
[2]姚永明.農村居民投資理財的風險控制研究[J].農村經濟,2010(10):80-82.
[3]呂卓洋,杜君楠.農村居民投資理財偏好與風險問題研究[J].農業經濟,2019(9):96.
[4]沈浩然,王婧雯.農民投資理財的特征及引導建議[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9):110-112.
[5]姚永明.農村居民理財問題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9):110-112.
作者:姚永明 單位:西南科技大學經管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