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吊臺接生與平臺接生臨床護理效果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目前,臨床傳統的分娩方式為平臺接生,但由于平臺接生的產婦在分娩時是平躺于床上,故在分娩時的汗液、尿液及羊水等極易接觸到產婦的會陰部,故在分娩后具有較高的會陰部感染率,同時受到體位的影響,不利于新生兒吸痰,從而導致新生兒窒息[1]。另外,由于平臺接生時助產士是位于產婦右側,各項操作需彎腰進行,長此以往,助產士的腰部極易受到損傷,從而引起腰痛。因此,為了降低產婦會陰部感染率與改善新生兒窒息情況,提高助產士的舒適度,本文就此觀察吊臺接生與平臺接生的臨床護理效果,具體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期間在本院分娩的360例產婦當作研究對象,并根據病例單雙號將其分為研究A組(平臺接生)與研究B組(吊臺接生),每組180例。納入標準:①均知情同意并簽字。②本次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行剖宮產者。②有妊娠高血壓、糖尿病者。研究A組:年齡18~28歲,平均年齡(24.27±3.13)歲,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12±0.63)周,難產45例。研究B組:年齡18~29歲,平均年齡(24.32±3.05)歲,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14±0.59)周,難產42例。兩組上述資料基本一致(P>0.05)。
1.2方法
研究A組采取平臺接生,應用傳統分娩產床,固定前后兩部分,產婦平躺于床上,床尾放置器械臺,助產人員在產婦右側進行助產接生。研究B組采取吊臺接生,應用電動分娩產床,固定前半部分,并有固定腳架,在分娩時期后半部分可向內進行推進,使電動產床的后半部分往內進行推進,以便于在分娩時將產婦的尿液、汗液及羊水等污染物流入污染桶中,確保床面無菌、干燥。助產人員指導產婦在床上取截石位,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產床。助產人員將一次性會陰沖洗墊放于產婦臀下,利用0.5%碘伏消毒產婦的會陰及大腿內外側,之后將一次性會陰沖洗墊更換為一次性無菌大單,鋪巾、穿戴腳套。在產婦右側放置器械臺,依次放好器械。在胎頭拔露導致產婦陰唇聯合緊張時,助產人員可利用自身的骼骨卡住右肘,再用右手掌將產婦的會陰往內上方托起,而左手需緩緩下壓胎頭枕部,幫助胎頭俯屈,使其漸漸下降。在宮縮間歇期間,稍稍放松保護產婦會陰的右手,以避免長時間壓迫造成產婦會陰水腫。當恥骨弓下露出胎頭枕部時,助產人員需利用左手幫助胎頭仰伸,順利娩出胎頭后,還需注意用右手保護產婦的會陰,但不可著急將胎肩娩出,而需先用左手食指與拇指沿著胎兒咽喉與鼻根往口處進行擠壓,以清除胎兒口腔與鼻腔中的分泌物及羊水,再進行胎頭復位,并給予外旋轉,確保骨盆出口前后徑與胎兒雙肩徑一致。接生人員利用左手輕輕下壓胎兒頸部,幫助前肩娩出,然后向上托胎頸將后肩娩出。將會陰墊撤除,并拖住胎兒下肢與臀部,進行旋轉180°(順時針),胎兒頭頸用左手托住,胎臀用右手固定于助產人員胸前,再次排除胎兒呼吸道的分泌物與羊水。當胎兒臍動脈搏動消失后,剪斷臍帶,然后快速給予清潔保暖處理,同時在產婦臀下放置聚血盆,統計其出血量。
1.3觀察項目
比較所有研究對象的會陰感染率、新生兒窒息情況、助產士舒適度及難產產婦一次胎吸成功率,其中新生兒窒息采用Apgar評分法進行評定,無窒息為8~10分,輕度窒息為4~7分,重度窒息為0~3分[2];自制助產士舒適度評分表,總分為10分,0~3分表示不舒適,4~6分表示較為舒適,7~10分表示非常舒適。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_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所有研究對象的會陰部感染率
研究B組會陰感染率顯著低于研究A組(P<0.05),詳見表1。
2.2比較所有研究對象的新生兒窒息情況
研究B組新生兒窒息情況顯著優于研究A組(P<0.05),詳見表2。
2.3兩組難產產婦的一次胎吸成功率
研究B組難產產婦一次胎吸成功率顯著高于研究A組的難產產婦(P<0.05),詳見表3。
2.4比較所有研究對象接生者的舒適度
研究B組接生者舒適度顯著高于研究A組(P<0.05),詳見表4。
3討論
目前,隨著臨床進一步研究自然分娩方法,發現吊臺接生具有較佳的效果。相較于平臺接生,在吊臺接生時,助產人員可于胎頭發生仰伸時就給予有效吸痰操作,從而幫助胎兒有效排除鼻根與咽喉等部位的羊水、分泌物等廢物[3]。有相關研究表明[4]:應用吊臺接生,可大幅度降低會陰感染率,改善胎兒的窒息情況。本文研究發現:研究B組會陰感染率顯著低于研究A組(P<0.05),提示吊臺接生具有降低產婦會陰感染率的作用。這是由于在吊臺接生時,利用接生床所特有的結構,可在產婦分娩時將血水、尿液及羊水等污染物全部流入污物桶中,可有效確保床面的清潔與干燥,減少產婦會陰部接觸污染物的機會,降低產后會陰感染率。本文研究亦發現:研究B組新生兒窒息情況顯著優于研究A組(P<0.05),表明吊臺接生還可有效改善胎兒的窒息情況。吊臺接生不僅可及時清除胎兒的分泌物與羊水,在完全娩出胎兒后,還可通過頭低腳高位,進一步促進胎兒排出呼吸道廢物,從而最大程度降低胎兒窒息率,與上文所述基本一致。本文研究還發現:研究B組難產產婦一次胎吸成功率顯著高于研究A組的難產產婦(P<0.05),說明吊臺接生有利于提高一次胎吸成功率。因若產婦發生難產情況時,平臺接生的胎吸操作較為困難,操作者多數需要側身彎腰,從而導致難以發力,故難以一次胎吸成功,一般需2~3次的胎吸操作,而平臺接生則可避免操作者發生上述問題,其站位是于產婦正對面,十分有利于操作的實施,故可促進胎吸一次成功[5]。另外,研究B組接生者舒適度顯著高于研究A組(P<0.05),表明吊臺接生還可明顯提高助產士的舒適度。綜上所述,相較于平臺接生,吊臺接生可明顯降低分娩后會陰感染率,同時可大幅度改善胎兒窒息情況,可以提高胎吸成功率,還可以提高助產士舒適度,具有積極影響作用。
參考文獻
[1]周艷和,潘穎群,石美秀,等.不同接生方式對陰道分娩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4):128-130.
[2]沈麗霞,陳海天,李珠玉,等.新產程標準管理下1089例自然分娩初產婦的產程特點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9,54(2):93-96.
[3]李曉瑞,姚琴,朱麗紅.自然分娩中會陰無保護接生技術母嬰結局的病例對照研究[J].護理學報,2016,23(21):5-8.
[4]吳瓊華.吊臺接生與平臺接生臨床對比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4):149-150.
[5]范玲.胎頭吸引術的技術與技巧[J].中華產科急救電子雜志,2018,7(3):140-143.
作者:韋良鴛 單位:河池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