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型倒車鏡控制系統設計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根據倒車鏡特點,對一種新型倒車鏡控制系統的軟、硬件進行了設計,以LIN通信為橋梁,通過主機和從機的串行通信實現系統控制,完成倒車鏡的各種動作,并通過實驗驗證了該控制方式的優越性和正確性,對于今后新型倒車鏡控制器的設計具有良好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微處理器;LIN通信;倒車鏡;SPI通信
引言
本文設計了一種新型倒車鏡控制系統,該系統主要包括主機和從機兩個部分。主機是指倒車鏡控制器,從機是指車門周邊控制器,兩者通過LIN通信。其中,主機功能主要有控制鏡面折疊、展開,控制倒車鏡鏡面調節(包括垂直和水平兩種狀態);通過與記憶系統(IMS)聯動存儲倒車鏡的位置數據。另外,倒車時為了確保后方視野清晰,主機還有如下功能:(1)倒車鏡自動除霧、除霜加熱功能。(2)照明和控制方向燈。(3)從主機接收LIN通信數據(輸出命令)后,形成倒車鏡綜合控制器的輸出信號。新一代倒車鏡綜合控制器的動作電壓具有如下特點:(1)新一代倒車鏡綜合控制器的動作電壓在9V以下,但在LIN通信輸入的低電壓條件下控制器也可運行。(2)新一代倒車鏡綜合控制器感應到7V以下或18V以上的電壓時,LIN通信可能失敗。(3)新一代倒車鏡綜合控制器感應到9V以下或16V以上電壓時,禁止故障檢測。(4)為了防止在調節閥附近鎖緊,磁滯電壓設定為0.4V,蜂鳴時間設定為2min。為了使新一代倒車鏡控制器耗電量最小,控制器可進入低電量模式,狀態自動更改為“睡眠模式”。
1新型倒車鏡工作原理
新型倒車鏡主要有幾種工作模式,即系統初始化模式、正常模式、休眠模式以及斷電模式等,其工作流程為:系統初始化模式確定電池是供電狀態還是斷電狀態,關閉所有端口輸出,然后結束初始化,進入正常模式。當正常模式接收到休眠請求命令(LIN通信地址為0×3C)就進入休眠模式。在休眠模式下接收到SPI指令“關閉電源”后進入斷電模式,當檢測到LIN總線喚醒信號后進入正常模式。新型倒車鏡控制器各有左右兩個倒車鏡控制器,使用總控制器的MCU下拉電阻來確定控制哪個倒車鏡控制器工作,判斷左右倒車鏡控制器是否工作的方法是在新一代倒車鏡控制器對應的端口,在其系統初始化階段通過讀取相應的端口電平高低來判斷。(1)左倒車鏡控制器工作:MCU外部下拉電阻接通。(2)右倒車鏡控制器工作:MCU內部下拉電阻接通。
2新型倒車鏡內部結構及外圍電路
新型倒車鏡控制系統的從機主要由微處理器和驅動接口及診斷模塊組成,主機與從機之間通過SPI通信,當從機通過LIN總線接收到指令后,根據主機指令控制從機。保護系統采用欠壓和過流保護以及傳感器檢測電路。倒車鏡控制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2.1SPI通信
SPI通信是指微處理器和驅動接口及診斷模塊的通信,采用四線制全雙工模式。微處理器發送數據包,包括PWM占空比等信息,驅動接口接受數據包。根據數據包的信息執行各項動作,包括電機啟動、調速、反轉以及停止等。內部調節器根據這些指令控制步進電機等。
2.2A/D轉換電路和傳感器電路設計
A/D轉換電路主要用于欠壓和過流保護,檢測電池電壓情況,如果電壓過低,就進入斷電模式。傳感器分為倒車鏡水平傳感器和垂直傳感器,用來檢測倒車鏡的物理狀態,通過整流、濾波和放大后轉變為電壓信號,由A/D轉換電路送入微處理器,進行閉環控制。
3系統軟件設計
3.1系統流程設計
控制系統主要由初始化程序、發送程序、A/D轉換程序、SPI通信程序以及閉環控制程序組成。其總體流程圖如圖2所示。從圖2可以看出,在系統初始化后就進入正常模式,對于休眠或斷電模式,是根據主機指令或者電池電壓檢測判斷決定。在正常模式下,主機發送指令到從機,控制倒車鏡動作,從機控制流程圖如圖3所示。從圖3可以看出,從機是根據主機指令進行控制的,根據主機發送的數據包,控制步進電機,使得倒車鏡進行一系列動作。
3.2閉環控制程序
當從機接收指令后,根據傳感器檢測到的倒車鏡實際狀態,經過PID運算后控制步進電機,閉環控制程序流程圖如圖4所示。步進電機運行包括調速、啟動和停止等功能,調速是通過改變PWM占空比實現的。3.3SPI通信程序和A/D轉換程序本設計采用寄存器進行SPI總線通信,首先必須把端口初始化,包括啟用SPI模式、8位數據傳輸、四線制SPI工作方式以及波特率設定等內容。A/D轉換程序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檢測電池電壓,如果電壓過低,經過微處理發出斷電指令;二是把傳感器檢測的倒車鏡狀態信息轉換為電壓信號,微處理器根據倒車鏡實際狀態進行調整。
4實驗驗證
為了驗證以上系統硬件及軟件設計的實用性,進行了相關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倒車鏡可以根據倒車狀態自動調節倒車鏡角度,以最佳角度反映車后的物體,當與車后物體相距較近時,蜂鳴器和照明自動響應。停車時,倒車鏡可自動折疊。以上結果驗證了系統設計的正確性。
5結語
本文針對一種新型倒車鏡控制系統,分析了該倒車鏡控制系統中主機和從機的軟硬件設計要點,并通過實驗驗證了該系統設計方案的正確性。
[參考文獻]
[1]張文建,任雯,何政軍.基于UG的汽車倒車鏡的逆向設計[J].現代技術與裝備,2013(3):11-13.
[2]凌詩韻,劉宏,湯美琪.能夠增強汽車倒車安全性的設計方案[J].山東工業技術,2015(5):59.
[3]黃剛.汽車電動后視鏡工作及檢修[J].時代農機,2019(4):29-31.
[4]齊益強,張力,游秋蓉.基于單片機控制AUTO多功能汽車后視鏡設計[J].交通科技與經濟,2016,18(6):52-56.
[5]孟艷,何勇,吳春建.汽車外后視鏡智能控制系統[J].輕型汽車技術,2013(5):35-38.
[6]陶志文,李斌.一種基于無線CCD的汽車倒車輔助系統[J].微計算機信息,2009,25(8):288-289.
[7]葉圣偉,胡燕嬌.基于SOPC的汽車電子后視鏡系統的研究與設計[J].汽車實用技術,2017(10):75-77.
[8]王亮,莊瓊倩,陸圣君,等.后視鏡新技術探討[J].汽車實用技術,2018(23):87-90.
[9]陳中,陳沖.基于MSP430單片機的控制系統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作者:李先鋒 張力凡 陳中 單位:鹽城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