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的問題及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內容摘要:“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是一種新型的文本形式,也是閱讀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已成為2011年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語文教學中加強“非連續文本”閱讀有利于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擴大其閱讀視野、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能夠為學生的工作和未來提供堅實的基礎,目前,我國的教育對這一閱讀類型有著一定的重視,在教學中語文教師也對其教學策略進行著積極的探索,但由于我國對這一文本閱讀研究仍處于積極探索的階段,非連續性文本的課程資源仍存在著較大的缺失,導致其教學策略仍存在著較多的不足之處,沒有針對性,無法充分的實現“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價值。本文就以非連續性文本的概念為切入點,重點探究初中語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存在的問題及其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
一.非連續性文本的概念與分類
非連續性文本是與連續性文本相對應的概念,我們在語文教材中常常看到和學習的詩歌、記敘文、說明文等都屬于連續性文本,連續性文本是具有敘事性和文本性的,它們承載信息的媒體是文字或符號,句子是其最小的單位,以文句或者段落組成整本書,閱讀方式為從左到右的單元閱讀。非連續性文本則是相對于以句子和段落組成的“連續性文本”而言的閱讀材料,多以統計圖表、圖畫等形式呈現。它承載信息的媒體不從左到右直線性地呈現,而是多維分布性呈現的文本。它們承載信息的載體也不只是文字和符號,還有圖像甚至音響。如其中的空間二維分布,表格,要想讀懂其中的信息,既要橫著看、又要豎著看,統計圖、繪畫作品、地圖都是如此。這種文本的閱讀方式就不能是直線性的閱讀了,而是需要整合多種信息,進行分析理解,作出評價,使其形成獨特的意義。非連續性文本具有直觀性、信息容量大等特征。非連續性文本的分類早在國內外學者的研究中就有所提及,但并沒有對相應的特點進行分析,筆者在文獻查閱的基礎上,根據不同類型的差異,將其系統的分為以下幾類:其一,圖類:有圖片、圖例、文字等符號相互結合組合而成的“非連續性的文本”;其二,表、單類:是由表格、符號、文字相組合而成的非連續性文本;其三,文字說明類:即為了說明某一事物,由文字和符號而組成的精煉的具有說明性的圖文組合,如名片、指示牌、說明書等都屬于文字說明類的非連續性文本;其四,媒體類:我們現在生活中常見的信息傳播媒介,微博、貼吧都屬于這一文本類型。還有其多種材料組合類、其它公文類等。
二.初中語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開展新型閱讀教學缺乏認識。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尚處萌芽階段,故在初中大大小小的語文考試中出現的頻率、占的分數比重都遠不及其他題型,從而導致許多學校和教師重視程度不夠,對其的了解及投入的精力達不到新課程要求的標準。如此一來,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學生接觸的非連續性文本數量到了甚至可忽略不計的地步。非連續性文本閱讀長久處于這種微弱地位,它的發展前景必然不容樂觀。2.學生相關能力薄弱、積極性低迷。作為初中學生,以往接觸的閱讀文本大多局限于傳統形式,在面對非連續性文本時仍需時間適應掌握,這樣才能形成行的閱讀思維、閱讀定式。但由于當前應試教育仍占主流,非連續性文本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在教學內容中得不到全面發展,所以學生們鮮有機會學習非連續性文本中出現的新式表達類型如火車時刻表、說明書、索引等,一些新出現的特定用詞也進入不到學生的知識庫中。接觸機會少、了解寥寥,直接導致的后果即是學生們培養不起對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興趣,積極性自然不會高。3.教育資源匱乏,更新速度落后于時代。目前的語文課本教材依舊是傳統連續性文本占據主導地位,選材方向注重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品質,塑造符合社會主流的世界觀。而貼近生活,實用至上主義的非連續性文本應占何種比例,目前也在不斷商榷變動中。因此,相關的教育資源發展緩慢甚至停滯,遲遲形成不了完整的教育理論、教育體系,在進行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相關的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沿用的還是連續性文本的那一套,這對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的健康發展無所裨益。
三.初中語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策略
初中語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師在教學環節中對其重視,而這一前提就是要重視其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優化,本節將從非連續性文本的課程資源開發和教師教學策略的優化整合兩個方面論述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訓練的優化途徑。1.重視“非連續性文本”課程資源的開發。非連續性文本課程資源的開發,就是對非連續性文本的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整合,是指得到有效的利用,非連續性文本的資源主要包括教材中的資源以及教材外的資源,非連續性文本課程資源的優化與開發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教師重視引導學生對課外非連續性文本資源的挖掘。非連續性文本在教材上的資源不能夠使學生很好的認知這一內容,針對此情況,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挖掘教學資源。還可以借用其它學科的相關文本資料用于語文的教學中。另一方面,重視校本資源的開發。校園里就有大量的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資源,既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又能夠滿足語文非連續性文本教學的需要。如校園里面的宣傳欄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經常制作得圖文并茂,里面滲透了大量的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資源,每條走廊和每個班級里的名人名言也是隨處可見的非連續性文本;班級后面的黑板報和評比表,校固里面的光榮榜等都簡潔明了的形式向學生傳遞著豐富的信息。這些資源都可進行有效的利用,成為非連續性文本校本課程的課程資源。2.教師教學方面。語文教師是語文課堂的主導,也是學生學習“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引導,因此,教師注重提升自身修養。語文教師要增強提高對“非連續性文本”的認識并增強自身修養。從意識層面看,語文教師要認真學習課標要求中對“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要求、閱讀相關參考文獻獲得啟示、參考其他地區學校的“非連續性文本”教學實踐,形成對“非連續性文本”現狀的認識,接受這種新興文本形式,認識到這種新型文本形式對學生學習、生活、未來發展的重要性。積極主動地將“非連續性文本”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總之,初中語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能力的提升,其文本資源的開發是重中之重,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革,非連續性文本在語文教學中有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但非連續性文本教學與連續性文本無論是在教學資源上、還是在教師的關注度上都處于嚴重失衡的狀態,因此,要改善這一現狀,不僅需要教師在教學方面的努力和重視,更需要課程改革中對該課程資源開發的重視。
參考文獻
[1]楊紅梅.非連續性文本微課程的開發路徑――立足教材、情境、生活三維視角[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14(11).
[2]臧松剛.給非連續性文本閱讀一個合理的定位[J].教學與管理.2014(32).
[3]李筱靜.非連續性文本教學資源的開發與運用策略研究[J].小學教學研究.2014(32
作者:何潤玲 單位: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交通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