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手印痕跡檢驗刑事科學技術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公安機關對犯罪活動的偵查過程中,手印痕跡在尋找犯罪線索和犯罪證據上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谔岣咝淌掳讣刹楹蛡善扑俣鹊男枰?,熟練掌握手印痕跡檢驗技術非常必要。接下來從手印痕跡檢驗的概念和原理、手印痕跡檢驗技術的應用意義、手印痕跡檢驗的方式及其相關的科學原理等方面對手印痕跡檢驗科學技術進行探討。
關鍵詞:刑事偵查活動;手印痕跡檢驗;刑事科學技術
1手印痕跡檢驗概述
偵查人員在對犯罪現場的各種痕跡進行勘查時,痕跡檢驗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通過準確的痕跡提取和檢驗,可以為后續的案件推理提供證據基礎,有效提高案件的偵破效率。目前的痕跡檢驗中,最為常見的就是手印痕跡檢驗。手印痕跡包括兩種:一種是留在物體表面的指紋痕跡,來自于手指紋路;另一種是手掌紋留在物體表面的痕跡,來自于手掌紋路。人體的手指掌和腳趾掌分布著大量的乳突線,以細小凹凸紋路的狀態呈現出來,在不同的人身上,乳突紋線具有不同的形態和結構特征,乳突紋線會分泌汗液,汗液會隨著皮膚的紋路黏附在人的手指掌和腳趾掌上。因此,當手指掌或者腳趾掌接觸物體時,皮膚紋路就會沾到相接處,這就是手印痕跡的形成原理。然而,手印痕跡本身是無色的,所以想要使其呈現出來,就要使用特殊的技術處理為其染色,偵查人員才能看見其形態和特征。在對手印痕跡信息進行提取后,就可以作為偵查案件的線索去判斷和推測案件的部分情況,諸如犯罪分子數量、身份等,為查清案件事實提供參考。
2手印痕跡檢驗技術的作用
2.1確定犯罪嫌疑人身份信息
手印痕跡具有唯一性,同時在公安機關完整的指紋數據信息庫建立的基礎上,偵查人員只需要將犯罪現場的掌紋或是指紋進行提取,而后對手印痕跡進行檢驗,最后結合指紋數據信息進行對比,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就可以確定了。
2.2作為辦理案件的證據材料
在刑事案件中,經常會出現犯罪嫌疑人拒絕交代其犯罪事實或是否認自身罪行的情況,面對此類犯罪嫌疑人,指紋信息就成了關鍵的證據。將犯罪嫌疑人的指紋信息與所提取的指紋信息進行對比后,犯罪嫌疑人才會意識到自己的被動性并接受辦案人員的詢問。此外,在依法對犯罪嫌疑人進行逮捕和起訴時,指紋信息也是非常具有說服力的證據材料。
3手印痕跡的固定和提取
3.1拍照
面對犯罪現場的手印痕跡時,拍照往往是偵查人員進行固定和提取的首選方式。相機可以完整的復制手印痕跡的狀態,并且直觀展現其特征,同時又不至于對手印痕跡造成破壞。在利用拍照技術對手印痕跡進行固定和提取時,需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對手印痕跡進行正面拍攝,讓拍攝到的圖像保持其原本的形狀;二是運用比例尺,通過比例尺的加放是圖像呈現手印痕跡的原物大小。
3.2膠帶粘取
膠帶粘取是在手印痕跡上利用粉末、熏染使手印痕跡顯現出來,而后再對其進行固定和提取的指紋獲取方式,在刑事偵查活動中應用度較高。相較于拍照,膠帶粘取會更容易對犯罪現場造成不可逆的破壞,但其對手印痕跡的呈現準確度較高。在使用膠帶粘取進行指紋提取時,務必要注意保證高精度的操作,在提取完成后,要在其背面對案件現場相關信息、提取時間等進行詳細的標注和記錄,以避免其與其它類似證據混淆。
3.3直接提取原物體
在偵查犯罪現場時,如果能夠確定某個物體表面上有犯罪嫌疑人的指紋留存,同時又無法采取其他的技術手段進行提取,那么就可以直接提取該物體,將該物體帶回至有專門條件的場所進行固定和提取。直接提取原物件有利于長期保存相關的物證,但使用該方法時,需要征得相關負責人員的同意并辦理相應的手續,在提取結束后應當及時歸還。因此,該手段整體上來說程序較為繁瑣。
3.4靜電復印技術
在犯罪現場中,并不是所有指紋都可以使用膠帶或是直接提取原物件等方式進行提取,比如在灰塵中的指紋,稍微的移動就會對手印痕跡造成破壞,此時就需要使用靜電復印技術進行指紋的提取。在使用靜電復印技術對手印痕跡進行提取之后,還需要再次使用相機固定手印痕跡,此外,倘若需要對手印痕跡進行長期保存,還可以利用塑料薄膜對灰塵上的手印痕跡進行覆蓋,避免其遭受二次破壞。
4手印痕跡的顯現技術
4.1“502”熏膠顯現手印反差增強技術
在犯罪現場進行勘查時,對于非滲透性表面的手印痕跡,粉末顯現手段方式并不適用,因此,技術人員通常會適用“502”熏膠技術使其顯現,利用這種方法顯現的手印紋路呈白色,因此當原物件表面同為淺色時,偵查人員在進行拍攝時就無法將手印痕跡清晰地呈現?;诖?,為了便于拍照固定手印痕跡并對其進行檢驗,就需要通過手印反差增強技術,順利區分手印痕跡和原物件,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反差增強技術有生物色劑染色技術、碘熏法、粉末染色技術、真空鍍膜技術、熒光染色技術等。接下來就以上幾種方法進行具體說明:(1)生物色劑染色技術。首先用“502”熏膠技術使手印痕跡顯現出來,然后將濃度在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以內的龍膽紫或者是孔雀綠乙醇溶液滴到手印上,接著等手印干了之后,使用乙醇沖洗殘留在指紋中的染色劑,最終的手印就會是紫色或綠色。(2)碘熏法。首先在“502”熏膠里滴入微量的碘,然后用加入了碘的“502”熏膠對手印痕跡進行熱熏,碘本身易揮發,在進行熱熏時會和“502”熏膠一起被揮發,最終手印痕跡就會呈現出淡黃色,相對于原本的白色會更加顯眼和突出。(3)粉末染色技術。前文提到,使用碘熏法的手印痕跡最終呈現的是淡黃色,由于顏色較淡,在原物件為白色時辨認還是存在一定不便,因此,就需要選擇能夠使顏色對比更強烈的顯現技術,粉末染色技術就是其中一種。首先用“502”熏膠讓手印痕跡以白色呈現出來,而后將具有磁性的黑色粉末或者其他適合顏色的粉末刷在白色手印痕跡上,那么最終的手印痕跡顏色就是粉末的顏色。(4)真空鍍膜顯現法。顧名思義,這種方法是在真空條件中進行的,是指在物體表面堵上介質或者金屬薄膜,而后使手印顯現出來。這種方法是利用手印和物體表面的光潔度差異進行的,通過控制溫度使物體表面對蒸發料的吸附能力大于手印表面,從而讓手印清晰的呈現。對于搪瓷制品、玻璃、金屬制品、陶瓷等耐熱性較強的驗材,在使用“502”熏膠進行熏顯后,可以通過加熱法進行減薄處理,但務必要將溫度控制好。比如當使用電熱鼓風干燥箱對上述材料進行加熱減薄時,首先讓其在160攝氏度以下的溫度中加熱大概4分鐘,而后再讓其在165攝氏度上下加熱大概7分鐘,此外在這個過程中應當注意的是,溫度應當控制在155攝氏度到177攝氏度的區間內,過高聚合物無法完成減薄處理,過低手印會快速消失。(5)熒光染色技術。首先將手印使用“502”熏膠進行熏顯,而后立即將濃度在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五之前的羅丹明B或是羅丹明6G滴到手印物體上,而后在使用乙醇(甲醇)對物體進行多次沖洗,經過此種處理方式的手印痕跡最終會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呈現熒光色。此外,使用基礎黃40的乙醇溶液對手印進行滴染,也可以達到目的。(6)bbd熒光染色技術。與前述染色方式相同,手印也要先經過熏顯,而后將bbd溶液滴到手印痕跡上,待其晾干,使用乙醇溶液進行清洗,最終手印痕跡會在紫外線或者激光的照射下呈現熒光色。
4.2經“502”熏膠顯現過后的手印減薄技術
(1)加熱減薄技術。如前文所述,當要對金屬、玻璃等耐性熱較好的物體進行手印顯現處理時,通過控制溫度將熏顯過后的手印痕跡減薄,以獲得更加完整、清晰的手印痕跡。(2)膠帶粘取減薄技術。在通過膠帶粘取方式減薄手印時,需要先對膠帶進行裁剪,而后將與手印痕跡大小相近的膠帶粘到經過熏膠處理的手印痕跡上,而后輕輕按壓膠帶表面,讓膠帶和手印貼合,接著撕下膠帶,這樣就可以達到減薄手印的目的了。此外,倘如單次減薄效果不佳,可以重復實施上述動作,直到達到需要的手印效果。(3)化學試劑減薄技術。在使用化學試劑去減薄手印痕跡時,化學試劑的濃度要適中。濃度過低效果不明顯,濃度過高的溶液會與熏膠里的化合物產生化合作用,從而生成新的化合物,這就會對手印痕跡造成破壞。因此,該種減薄方法通常采用濃度為10%的醋酸水溶液,或者濃度同樣為10%的氫氧化鈉水溶液。其具體步驟如下:首先,用脫脂棉將溶液涂于熏顯后教厚部分的手印上,接著按壓大概15s,然后使用新的脫脂棉將手印上多余的溶液吸走,倘若效果不理想,可多次重復,直至獲得所需的手印痕跡。此外,在完成減薄處理后,要使用滴管對表面的殘余溶液進行清洗,避免手印被破壞。(4)丙酮與乙醇混合液減薄技術。使用此技術進行手印減薄,只要將乙醇與丙酮以2:1的比例混合,然后使用與上述化學試劑減薄相似的操作步驟,即可達到目的。但在運用此方法時,要注意控制好兩種溶液的比例,倘若丙酮過多,則會破壞手印痕跡,倘若乙醇過多,則手印減薄目的難以完成。
5結束語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手印檢驗痕跡手段也得到了不斷地更新,為快速偵破犯罪活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和幫助,在打擊犯罪分子、維持社會安全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刑事偵查人員務必加深對手印檢驗痕跡技術的研究,熟練掌握和應用手印檢驗痕跡技術,以獲得更多的案件線索,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
參考文獻:
[1]韓建峰.基于手印痕跡檢驗刑事科學技術探究[J].智庫時代,2018(43):145+147.
[2]謝森林,李迪.基于手印痕跡檢驗刑事科學技術的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7(26):109-110.
[3]羅俊,許志雄.關于手印痕跡檢驗刑事科學技術探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16):185.
作者:黃錦海 單位:珠海市公安局斗門分局刑事偵查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