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慕課環境下會計實踐教學設計探思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慕課教學模式,日益受到我國高等教育界的密切關注。關于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方面的研究,國內學者大多是以教學理念、教學設計的角度發表觀點,針對實踐教學環節采用線上教學并從會計智能化的角度進行教學改革還需要進一步的思考,本文通過運用平臺技術,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力圖設計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基礎會計實踐課程,來解決學生實踐的困境。
關鍵詞:慕課,會計實踐教學,教學模式
目前會計課程教學模式以課堂講授為主,內容以理論為延伸,是基于實務進行抽象與總結,概括與提煉為主的分散型知識塊,而企業實際工作中往往是對于理論和實務的綜合應用,并結合實際項目的核心要求:時間要求、空間要求、質量要求為原則進行的工作任務。因此,對會計專業相關課程線上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應從整個課程的教學過程入手,通過對實踐教學環節、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培養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充分運用能力,最終實現與企業實際工作無死角的對接。以下內容是從會計相關課程實踐教學的設計思路、實踐教學的預期成果等方面進行初步的構想。
一、實踐教學的設計思路
會計實踐課程的設計思路是以校企深度合作進行結構性變革為目的,從場景、課程、內容等領域切入,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進行融合,形成滿足院校人才特色培養的支持體系,以實現教學與就業零距離對接。在課程的設計中重點思路是實現實踐課程與行業實時應用保持同步;依托財經互聯網應用支撐,以及企業工作場景,保證學生體驗真實工作狀態。為了實現課程的技術思路,需要實踐教學平臺的創建,進一步完成線上教學與線上實踐操作的環節。
1.實踐教學平臺的創建
實踐教學平臺,旨在將學習管理、作業考試、統籌分析有機結合,同時平臺需要搭載事項庫和資源庫,將智慧學習、企業案例、崗位能力模型等充分融合。根據資源包、案例庫的內容,來支撐理論實踐一體化課程學習、企業真實案例學習、企業實操任務操作、企業真實任務操作等。學習平臺包括:學習管理模塊、作業測試模塊、統計分析模塊、事項庫、資源庫。
(1)學習管理模塊
此模塊主要針對教務管理和課程管理設定,其中教務管理是要設置教師和學生的基本信息,目的是對老師進行課程授權,對學生加入班級進行授權。課程管理的目的是進行課程組建。支持教師進行課程組建、課程編輯、支持從資源庫調取資源和本地上傳資源。
(2)作業測試
此模塊的主要任務是支持學生進行線上作業,支持單選、多選、判斷、綜合、實操等題型作業和測試。并支持在線自動評分。對技能測評結果進行學習行為分析,記入學習檔案。同時可以進行習題管理,支持使用事項庫、資源庫等進行實操類練習題開發,也支持單選、多選、判斷、綜合等題型的開發。
(3)統計分析模塊
此模塊根據學生學習情況、作業測評等進行學習行為數據統計和分析,并形成學習報告和學習檔案。幫助學生和老師了解學生學習狀況,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
(4)事項庫
①學習路徑推薦。通過內置多種學習模型,根據學生學習狀態、學習進度、測驗成績等,智能推薦學生相關學習內容,做到智慧學習,動態提供最佳學習策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②接口庫。該平臺可調用企業真實工作平臺工作模塊和數據,進行單項訓練和綜合訓練。學習方法庫(頭腦風暴、小組學習)、學習評價(小組學習評價、課程學習評價)、課堂交互(學生提問、發言、智能咨詢機器人-財經問答)③學習方法庫。支持在課堂中進行多模式學習,包含頭腦風暴、小組學習、不記名討論等多種學習模式。④學習評價。根據學習模型,對學生學習過程、小組學習過程等進行多方位綜合評價。⑤課堂交互。支持在線課堂交互,包含學生提問、發言等。同時內含財經咨詢機器人,設有財經相關知識庫,可人工智能進行解答。
(5)資源庫
此模塊是平臺的核心模塊也是實踐課程的資料來源,其中包括素材組件庫、仿真任務庫、仿真企業電子政務庫、真實任務庫。素材組件庫,可以搭載課程素材組件,包含圖片、音頻、視頻、文檔、Htm5、微課、微案例等多種形式。仿真任務庫,可以創建和編輯企業仿真任務,根據企業財稅真實崗位群歸納的真實工作任務,進而使用自有資源或相關案例包進行練習。仿真企業電子政務庫,集合企業日常經營中15大類電子政務真實工作平臺環境,結合企業日程工作任務,進行日常電子政務相關練習。包含:仿真納稅申報,工商注冊、專利申請等。真實任務庫。可與企業真實工作平臺對接,接受企業每日推送的真實業務,實現校內頂崗實習。
2.線上課程與實踐操作的結合
想要實現線上課程與實踐操作的有機結合,就需要從案例設計、任務工作、流程步驟設計出發,力圖為學生創造真實工作任務與工作要求的線上學習環境,主要從以下幾點考慮:一是導入環節,通過視頻還原案例場景:讓學生通過5-10分鐘的真人拍攝視頻,沉浸到任務環節中,例如“會計工場崗前培訓”的環節,了解會計工場整體工作流程,崗位劃分及崗位職責、任務派發方式等等。二是同步輔導,通過錄播+直播課+教師現場指導:根據案例特點,配合對應的常見問題處理方法、項目經驗分享、疑難點解析,教師進行語音錄制,并定期進行直播答疑。三是延伸拓展,以實務為核心,對相關知識點講解和回顧:在完成任務后,高年級學生不僅僅需要完成單一任務的工作,還需要對學習過的基本概念、經典原理進行回顧,做到理實相融,以用促學。四是能力量化與評價,對按工作要求完成對應任務的學生,系統會自動進行行為數據記錄與分析,并進行大數據模型構建與評價,提供智能簡歷,體現該學生在訓練中的工作成果與完成質量,為每個人建立了一個“能力畫像”,并進入云招聘數據中心,與各大用人單位進行精準對接,實現“精準就業”。
二、實踐教學的預期成果
基于財經產業的深度變革以及未來發展,財會類專業的實踐課程盡可能的要從場景、課程、內容等領域切入,同時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進行融合,形成滿足院校人才特色培養的支持體系,用未來需求的內容培養現在的學生。
1.工作與教學雙驅動
實踐教學的教學目標主要采用開放式教學設計,以學生為主體,倡導自主學習,學以致用,教師與企業專家成為實習內容的設計者和指導者,教學組織與工作流程相融合,最終實現財會專業學生的校內實習;借助“互聯網+財經”打破校園圍墻,把真實企業引入學校,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內容得到延伸與拓展,學生線上線下混合學習與實踐。
2.真實工作進課堂
實踐教學的教學內容以行業真實案例為基礎,進行真實任務分解和工作流程導入,學生接到項目后開始按照要求進行工作,平臺為學生提供行業真實項目實施流程及工作指引;把經典知識學習與工作實踐、企業服務等進行深度結合,正式學習與正式工作融為一體,真正實現產教融合。
3.持續更新與運營
實踐教學的落腳點是改變傳統實驗實訓課程中案例更新慢,案例過于抽象偏離現實的場景,盡可能定期進行案例收集、脫敏、推送更新,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取新鮮案例,并快速應用于實踐教學環節。教學平臺的搭建,實踐教學的改革旨在滿足學生雙線學習,在保證本專業課程學習之外,增加實踐工作場景,以企業工作為目標,利用大數據技術讓校企聯通,打通就業最后一公里。同時支撐院校復合型人才培養,進而實現創新創業建設中對于企業管理、財務管理等基礎能力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劉慧鳳,姜蘇娛.我國會計教育研究文獻評述——基于比較研究視角[J].會計研究,2015(06):80-86+97.
[2]畢秀玲,陳帥.科技新時代下的“審計智能+”建設[J].審計研究,2019(06):13-21.
[3]陳勇.網絡遠程教育是一場“沒有圍墻的學校”的教育革命[J].學校教育研究,2017(15):65.
作者:張潔 單位:集寧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