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職中會計實踐教學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各類企業數量和規模的不斷增加,對于專業的會計人員需求量越來越大,我國各級各類學校要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具備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優秀會計人才。在職業中學中開設會計課程能夠為有會計從業傾向的學生提供學習和發展的平臺,通過職業中學的會計課程學習,可以獲得初級會計師資格,為今后的高層次、專業化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職業中學在進行會計實踐教學時必須要創新教學模式,提升會計教學質量和水平。文章就主要圍繞職業中學會計實踐教學相關問題進行研究探討。
【關鍵詞】職業中學;會計實踐;教學研究
一、當前職業中學會計實踐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會計專業的教學理念比較落后
當前職業中學在組織會計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著教學理念比較落后的問題。很多中職學校為了擴大招生,往往將升學率和考證率作為會計專業教學的主要方向,從而忽視了對教學實踐性的探討研究。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以學生能夠考取相應的會計職稱為教學目標,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的培養,從而使學生產生學習就是為了評職稱這樣的思想誤區,學生的專業能力得不到提高,畢業后即使獲得了職稱也面臨著經驗不足、就業難的問題。
(二)職業中學會計教學課程體系不健全
職業中學會計教學的課程內容體系還不夠健全,對于職業中學的學生來說,他們本身的理論文化知識基礎較差,在進行會計專業課程的學習時有可能會存在對專業內容不理解的問題,教師如果不注重合理的設置教學內容,忽視教學課程體系的層次性,一味的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的灌輸,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從而影響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學質量。
(三)會計教學忽視實踐性的培養
中職學校會計教學在組織實施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忽視實踐性培養的問題。學校在進行會計教學課時編制的過程中,往往不注重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結合,而是統一學習完相應的理論課程后再安排學習實踐,這樣就導致理論與實踐之間出現了斷層,不利于學生及時的消化專業知識。另外很多中職學校的會計教學資源相對匱乏,缺乏先進的電算化設備,無法為學生提供實踐場地。
二、職業中學會計實踐教學創新模式探討
(一)轉變中職會計課程的教學觀念
職業中學要想提升會計實踐教學的質量,就必須要探討會計實踐教學的創新模式,首先就必須要轉變當前中職會計教學觀念。中職學校要充分的分析當前的會計人才結構,明確自身的教學目標,使學生真正具備初級會計師的專業素養和技術水平。教師要改變以往的唯成績論的教學觀念,真正的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會計操作技能的培養上,為學生今后的就業和發展考慮。
(二)科學設置會計課程標準體系
職業中學還要科學的設置會計課程標準體系,將會計專業課程內容進行優化整合,根據難易程度劃分出課程標準體系,分層次的展開教學。首先,學校要充分分析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接受程度,循序漸進的進行專業知識的講解,使學生具備更加扎實的基礎。其次,學校還必須要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認識到會計專業學習對自己人生道路的幫助。
(三)注重實踐性教學
中職學校在開展會計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注重實踐性教學模式的開發。首先在課時安排時,必須要根據相應的專業理論知識設置配套的實踐課程,或者直接將課堂搬到會計實驗室中,使學生能夠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深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從而在根本上提升專業能力。其次,中職學校還必須加大投入力度,購進先進的電算化實驗設備,為學生提供開放式的實踐場所,使學生在實踐中發現自身的不足,從而有針對性的組織教學訓練。最后,中職學校還可以與一些校外的企業進行合作,給學生提供實習的崗位和機會,提高學生解決實際會計業務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今后職業道路的發展。
三、結語
職業中學在組織實施會計實踐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的優化教學組織形式,創新會計教學方法,重視實踐性的培養,使學生能夠具備專業的職業能力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張麗,王鳳閣,李瑩.基于職業勝任能力培育的中職會計實踐教學探討[J].商業會計,2017(18):123-125.
[2]張文斌.淺析職業中學的會計實踐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5(27):143.
[3]譚彩云,譚仕惠.試論中級職業學校會計實踐教學中的養成教育[J].山西農經,2015(03):116-117.
[4]姜亞南.談職業中學會計實踐教學[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09(01):64-65.
作者:王麗 單位:長沙財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