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口腔科門診交叉感染影響因素及護理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口腔科門診交叉感染的危險因素以及護理方法。方法選取近2年來口腔科門診發生交叉感染事件的患者87例以及同期未發生交叉感染的患者90例分別作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2組患者基本資料、治療經過進行統計和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中合并糖尿病者所占比例明顯多于對照組,空氣、環境良好者、使用一次性器械者、醫護人員按規范操作者所占比例均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2組患者性別、年齡、是否應用抗生素所占比例差別不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Logistics回歸分析,合并糖尿病、空氣和環境污染、未使用一次性器械以及醫護人員未按規范操作是引起口腔科門診交叉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結論引起口腔科門診交叉感染的因素較多,作為護理人員應做好感染控制,對每個可能發生交叉感染的環節進行督促和改進,減少交叉感染的發生。
關鍵詞:口腔科;交叉感染;危險因素;護理
控制預防醫院感染是醫院管理的重要內容,口腔科門診所使用的醫療器械以及相關醫療材料頻繁與唾液以及血液接處,而很多傳染性疾病都可以通過唾液和血液進行傳播,一旦消毒滅菌等措施步驟不夠完善,就容易出現疾病傳播,造成交叉感染[1]。因此,口腔科門診是醫院感染預防的重要場所,采取適當措施對口腔科門診交叉感染進行管理有著重要的意義[2]。本研究回顧分析了近2年來本院口腔科門診發生的87例交叉感染事件的臨床資料,與未發生感染者進行比較,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9月口腔科門診共發生交叉感染事件87例,其中男52例,女35例;年齡12~68歲,平均(38.42±3.87)歲。另外選取同期未發生交叉感染的患者90例作為對照組。
1.2方法
采用回顧分析方法,對患者各項資料進行統計,內容包括一般資料(姓名、性別、年齡)、是否合并糖尿病、治療經過(醫護人員是否規范操作、是否使用一次性器械、是否預防性應用抗生素以及空氣和環境情況等)。以醫護人員按照規定著裝,嚴格洗手,手套一人用一消毒為按規范操作;以每天2次進行空氣消毒為空氣良好;以每名患者治療完成之后對牙鉆手機進行消毒為器械消毒。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使用Logistic回歸進行多因素分析。
2結果
2.1單因素分析結果
觀察組患者中合并糖尿病者所占比例明顯多于對照組,空氣、環境良好者、使用一次性器械者、醫護人員按規范操作者所占比例均明顯少于對照組,上述比較結果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性別、年齡、是否應用抗生素所占比例差別不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多因素分析
經Logistics回歸分析,合并糖尿病、空氣和環境污染、未使用一次性器械以及醫護人員未按規范操作是引起口腔科門診交叉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
3討論
口腔科門診患者較為復雜,很多患者患有傳染性疾病或者是某些傳染性疾病的無癥狀攜帶者,其唾液和血液中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3-4]。在對口腔科患者進行治療時,各項操作均在患者口腔內進行,在操作過程中手術器械和材料頻繁的與患者口腔內的血液、唾液以及黏膜等組織進行接觸,因此各項器械以及醫務人員的手都有可能成為傳播疾病的媒介[5]。而口腔環境溫潤,溫度也適宜病原微生物滋生,容易發生交叉感染。在本研究中回顧了87例口腔科門診發生交叉感染的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發現這些患者中合并糖尿病者所占比例明顯高于未感染者,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一方面受到飲食控制的影響,可能存在營養狀況較差,抵抗力降低。另一方面,較高的血糖水平也給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手機在進行高速旋轉、切削以及超聲波潔牙的過程中會將大量的病原微生物以氣霧和飛沫的形式進入空氣,造成空氣的污染[6]。手機高速旋轉所產生的氣霧直徑多<5um,這些氣霧顆粒在空氣中懸浮,并可進入支氣管,甚至到達肺部,引起呼吸道疾病。口腔科門診所使用的儀器和器械多樣且結構精密,在使用儀器的時候大多會在患者口中接觸到的血液、唾液以及口腔內的異物碎屑,這些物質可存留在器械表面和內部形成污染源,而在清潔的時候往往難以完全進行清潔[7-8]。手機工作時處于高速旋轉狀態,在停止轉動的一瞬間頭部為負壓狀態,負壓可導致患者口腔中的血液、唾液、組織碎屑連同各種病原微生物一起回吸進入管道,并管道系統中日積月累,成為污染源[9],當再次使用手機時回吸入手機內部的各種污染物就會隨水霧一起進入患者的口腔中,從而造成交叉感染。作為護理人員一方面要每天2次對治療室進行紫外線消毒,每次1h,并對治療臺以及地面使用消毒液進行擦拭消毒。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安裝空氣凈化器,以保證空氣無污染[10]。使用具有防回吸作用作用以及耐高溫高壓滅菌的手機,對于不能拆卸的器械(如氣、水槍)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不要伸入患者口腔中,并在每次使用之后使用消毒劑進行徹底擦拭,時間應>3min,將手機置于綜合治療臺上進行數分鐘空轉,將回吸進內部的物質通過噴出的水喝氣流進行機械性的沖刷,隨后將其放入超聲波清洗機進行清洗和注油保養,裝入專用袋后封口滅菌。對于可拆卸的器械培訓專職護士進行清潔、滅菌工作,使用超聲清洗機,并加入加酶洗液徹底清潔之后用流水沖凈、擦干,注油養護,裝入塑料復合包裝袋,使用機器進行塑封,滅菌后保潔存放,在使用之前護理人員要對3M指示帶進行查看,確認仍為黑色方可使用[11]。有條件使用一次性器械的情況下盡量使用一次性器械,對于必須使用的非一次性器械要求按照相關流程進行嚴格消毒。有些醫務人員自認為業務熟練,或者是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在進行操作時洗手不嚴格,未能按規定手套一人一用。因此,本科室在科室內定期進行交叉感染相關的安全教育,強化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意識,使醫護人員充分認識到交叉感染的危害以及不良后果[12-13]。要求醫護人員在對患者進行治療和護理的過程中采取適當措施予以隔離,如穿隔離衣、戴口罩、帽子、手套等[14-15],對于可能出現血液、體液噴濺的操作,還應戴護目鏡。洗手時預防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要求醫護人員在無菌操作的前、后,接觸患者以及對患者所用物品進行處理之后懂要使用抗菌洗手液盒流動清水進行清洗[16-17]。對工作場所進行合理分區,按照污染、清潔、無菌原則進行劃分,設置傳遞窗、包裝區、消毒區,并有合理的專用出入口,物品單向流動,由污至潔,避免逆行和交叉。制定口腔科門診交叉感染的相關控制制度以及消毒隔離制度,責任到人,成立監督小組[18-19],對醫護人員的手衛生狀況、空氣消毒狀況進行檢查,對制度執行情況進行監督,一方面將檢查結果與績效考核進行掛鉤,另一方面對于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定期進行分析討論,提出解決辦法[20]。總之,引起口腔科門診交叉感染的因素較多,作為護理人員應做好感染控制,對每個可能發生交叉感染的環節進行督促和改進,減少交叉感染的發生。
作者:覃沅華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