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口腔修復治療先天性缺牙的效果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先天性缺牙患者82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治療差異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1例。其中,觀察組女17例,男24例,年齡15~21歲,平均年齡(17.18±1.69)歲;對照組女18例,男13例,年齡14~22歲,平均年齡(17.64±1.3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本組患者接受常規的口腔修復治療,對患者的牙齒缺損情況進行常規檢查,了解患者缺牙的位置數量以及周圍組織狀態等。根據患者缺牙具體情況制定口腔修復方案,制作臨時冠橋保護基牙,并植入符合患者口腔狀態的義齒,義齒植入后檢查義齒與周圍間隙的關系,在確認阻力關系等狀態良好后,完成口腔修復工作[2]。治療結束后觀察患者口腔修復的具體效果,統計治療有效率。
1.2.2觀察組
本組患者選擇正畸聯合口腔修復治療。治療前同樣對患者的缺牙情況進行分析,通過對患者缺牙位置以及缺牙周圍狀態的分析,為患者制定對應的治療方案,保證正畸和口腔修復治療的可靠性[3]。摘除患者口腔內乳牙、殘留牙冠、牙根等徹底清潔患者口腔,而后使用專用的正畸矯正器為患者進行正畸治療,正畸時應當注意患者上下牙齒整齊,從而保證能夠糾正位置異常的牙齒,正畸治療完成后患者接受口腔修復治療。本組患者口腔修復治療內容與對照組一致。治療完成后評估患者的治療效果,并將其與對照組進行比較。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先天性缺牙的治療效果,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個等級,顯效:患者恢復正常語言以及咀嚼功能,基本無不適情況;有效:患者語言和咀嚼功能基本正常或明顯改善,有輕微不適;無效:患者牙齒功能恢復欠佳,不適感覺較為明顯。對患者的牙齒功能恢復時間進行統計和對比,了解兩組患者的治療速度[4]。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治療顯效31例,有效10例,無效0例,治療有效率為100%,牙齒功能恢復時間(17.24±1.38)d;對照組治療顯效22例,有效13例,無效6例,治療有效率85.37%,牙齒功能恢復時間(17.64±1.37)d。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牙齒功能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在先天性缺牙治療中應用正畸聯合口腔修復治療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癥狀,相比于單純的口腔修復治療,使用正畸矯正患者口腔內其他牙齒狀態有利于為口腔修復治療創造更好的環境,從而降低口腔修復失敗率,改善患者的口腔內環境,正畸與口腔修復的聯合使用能夠發揮更優質的治療作用。本次研究,比較分析了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治療情況,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牙齒功能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正畸聯合口腔修復治療先天性缺牙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可以幫助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復咀嚼、語言等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水平,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史冠忠,劉孟媛.應用正畸聯合口腔修復治療先天性缺牙的臨床效果[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06(15):46-47.
[2]王歡.正畸聯合口腔修復治療先天性缺牙患者的臨床效果[J].醫療裝備,2019,32(08):127-128.
[3]強振華.應用正畸聯合口腔修復治療先天性缺牙的臨床療效觀察[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06(12):1+21.
[4]張國良.應用正畸聯合口腔修復治療先天性缺牙的臨床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06(11):56.
作者:李春燕 單位:聊城市復退軍人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