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口腔門診患者微創拔牙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精細化管理在口腔門診患者微創拔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高唐縣人民醫院2016年1-6月收治的48例微創拔牙患者作為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與治療,將2016年7-8月收治的48例微創拔牙患者作為觀察組,采用醫護合作的人文護理模式,比較兩組護理滿意程度、拔牙術后的相關知識知曉率和心率的變化。結果觀察組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體征緩解時間、不良反應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實施精細化管理,即醫護合作在責任制的基礎上實施人文關懷與治療護理,能減輕口腔門診患者拔牙前的焦慮及恐懼感,提高患者遵囑依從性,從而提高了醫療質量及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口腔門診;微創拔牙;應用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將我院2016年1-8月收治的符合研究標準的96例智齒拔除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2016年1-6月收治的48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將2016年7-8月收治的48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兩組接受治療方案與醫療水平均一致,均為智齒微創拔牙術患者,對照組男性22例,女性26例,年齡17~36歲,觀察組男性23例,女性25例,年齡18~40歲。一般資料比較,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兩組均給予術前麻醉及微創拔牙等治療,同時,在基本治療基礎上交待在操作過程中患者必須合作的注意事項,比如在行外科手機切割牙過程中,不要說話,不要無顧打斷醫生操作,以防意外傷及患者。1.2.2精細化管理辦法對照組給予常規基礎護理和健康教育,整個操作過程由醫生完成,觀察組在責任制基礎上,實施醫護合作人文護理模式,構成醫護一體化團隊[1],成立醫療護理責任小組,同組醫生與護士固定管理一定數量的患者,對其診療和護理全面負責,每名護理人員與醫生形成1:2的責任制人文護理與關懷模式。護理責任小組與醫療小組同步。護理原則:(1)對醫護人員進行精細化護理服務培訓學習,讓醫護人員認識到人文護理對細節的重要性,建立憂患意識,增強責任感。(2)醫生和護士本著“以病人為中心”的責任制基礎上,注重對患者的心理護理、物品及器械準備、術前護理、術中護理、術后護理及健康宣教[2],護士要明確微創拔牙術的操作流程和要求,正確規范地為患者實施護理,提高醫療護理水平,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①術前護理。根據患者年齡大小選擇合適的稱呼,將患者安置在治療椅上,用患者聽得懂的語言告訴患者,如何推開醫生操作臺及牙椅,防受傷[3]。系好圍嘴后指導患者漱口,囑患者自然放松。心理干預:用親切面帶微笑的面容,詢問患者緊張的原因,要和患者充分溝通,告訴患者打麻藥時有一點感覺,但可忍受,向他們講述碧藍注射架的作用,使患者在有思想準備而又合作的良好氣氛下接受治療。有文獻報道,護士與患者5~10min的談話和10min的微笑能使患者在幾小時不再受痛苦圍繞[4]。②術中護理。在整個微創拔牙術過程中,都要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告知患者麻藥起作用后醫生操作時,不會有痛感,只在牙齒脫位時會有輕微的牽拉感,同時告知患者,醫生操作過程中,渦輪鉆的震動及強烈的血腥味可給患者帶來恐懼感,囑患者閉上眼睛,如有不適請舉左手示意醫生,因為醫生在患者右側操作,舉右手可影響醫生操作,影響患者安全,同時護士及時準確地用吸引器幫助醫生吸走多余的液體,以減輕患者不適感,同時防止患者發生嗆咳引起窒息,在此護士要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同時注意表情與面色及心率變化,整個操作過程,護士都要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從而了解是否出現不適癥狀,以便做出對癥治療與護理,使其保持放松,患者對護理人員更加信任。③術后護理。為了確保微創拔牙患者術后快速康復,護理人員需為患者術后的注意事項提供全面的指導,要求患者使用冰塊冷敷患處,及術后正確使用漱口水漱口,并交代拔牙后注意事項,并告知術后拔牙24h內禁止漱口的必要性及正確咬棉球壓迫止血的重要性,自患者打印拔牙后注意事項要點知識單,對于每個要點,待患者聽懂并正確理解后,告知患者5~7d來院復查,同時加入本科室微信,有什么疑問可在線詢問,讓患者及家屬對醫院的醫療、護理動態有所了解。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面部表情變化,心率及護理滿意度及醫生滿意度情況,血氧測試患者治療前后心率及血氧飽和度的變化情況。使用醫院自行制訂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問卷總分為100分,90~100分為非常滿意,70~89分為基本滿意,70以下為不滿意。遵醫行為判定標準:依從:嚴格按照遺囑要求進行疾病治療。不依從:不能嚴格按照遺囑要求進行疾病治療,出現患者不配合醫生治療及中斷治療情況。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9.0軟件處理各項指標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依從性、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體征緩解時間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體征緩解時間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傳統阻生智齒的拔除,患者須拖住自己的腮部協助醫生敲打拔牙部位,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并且在心理上留下陰影,而現代的微創拔牙術,主要是借助高速渦輪鉆,來實現對牙的準確去骨。縮短了手術時間,手術視野更加清晰。避免了大量去牙槽骨而導致的神經損傷、張口受限、頜關節損傷等,拔牙并發癥明顯減少,由于在整體的手術中未使用到錘子及鑿子等工具,與傳統的拔牙方法相比,降低了對患者內心的恐懼感,使得手術對患者心理影響比傳統拔牙小的多。醫院精細化管理,既是近年來管理科學理論方面進展的新突破,又是我國醫院管理由粗放管理模式向精細化管理模式轉變的必由之路通過運用精細化管理等各種先進管理方式不斷改進服務質量和水平,收到良好效果。2016年1-8月我院對口腔門診進行精細化管理,即在責任制基礎上,實施醫護合作的人文關懷護理模式,本研究發現,在突破精細化管理措施后,醫院護理滿意度由75.00%提升到93.75%,從而提高了醫院的管理水平與質量。精細化管理的理念與原則是注重細節,立足專業科學量化。我院對臨床口腔門診微創拔牙患者在責任制基礎上進行醫護合作的人文關懷的護理服務,實施有效的人文溝通,能夠提高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并且能夠促進臨床護理工作,更加人性化。護理人員相關專業知識及各項能力得到了提高,實現了護患雙贏,同時,醫生通過和患者的談話溝通,也充分認識到人文關懷理念的重要性,曾小法等[5]在問卷調查中指出患者人文關懷的需要主要體現在語言的關懷,以及信任關系的建立上,而口腔疾病是我國常見疾病,在治療過程中,需要牙科醫療器械進行對癥治療,這些特殊器械的使用會引起恐懼心理,嚴重的甚至拒絕配合治療,我們在口腔門診患者進行人文關懷與護理后,患者的恐懼感心理大大減少,同時在治療過程中,打造親切和諧氛圍,使患者充分得到關懷與照護,這正體現關懷與照護是護理專業的核心精。綜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人文關懷作為一種優質的護理措施,滿足了當前醫院護理工作需求,對臨床口腔門診拔牙患者實施人文關懷的護理服務,將人文關懷理念融入到護理工作中,把濃濃的人文色彩滲透到患者就醫的各個環節,能夠增加患者滿意度,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就醫體驗,減輕焦慮,降低血壓和心率,減少肌肉緊張,增加對疼痛的耐受性,對加強醫院宣傳等,樹立醫院良好形象,都起到促進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陳麗棠,韓蕊,林曉燕.無痛病房模式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的影響[J].安徽醫藥,2013,17(11):2010-2011.
作者:周玉紅 劉增越 陳春青 李敏 單位:高唐縣人民醫院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