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養老機構園藝活動空間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老年人口過兩億的國家,日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帶動了人們對養老機構建設的普遍關注。社會養老離不開養老機構,同樣,機構內的環境建設,深刻影響著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研究證實,園藝療法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本文通過探討與研究養老機構中園藝活動空間的設計,以期讓老年人真正實現在養老機構中康復身體,遠離孤獨寂寞,收獲家庭以外的另一種充實幸福的晚年生活。
關鍵詞:養老機構;園藝活動空間;設計
1養老機構園藝活動空間設計理念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有限的區域,塑造綜合性的園藝活動空間。通過合理的設置活動空間,協同整體設計觀、醫養服務和無障礙設計等,打造舒適、和諧及創新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機構,真正實現養老機構園藝活動空間對老人身心的康復作用。具體設計理念包含:(1)滿足老人欣賞自然景觀和親近自然,融入自然的需求。(2)無障礙的人性化設計,方便老人出行活動。(3)全面滿足老年人視聽觸味嗅覺,五官合一的需求。
2養老機構園藝活動內容設計
2.1園藝活動內容的設置
園藝活動內容的設置一直是園藝活動空間設計的重心。老年人體力、知識、審美和養老機構整體環境條件的不同,園藝活動也會有所區別。找到適合不同老年人進行的園藝活動內容,并以此為依據進行設計,才能確保其合理性,實現應有的設計效果。
2.2園藝活動內容的設計要點
(1)群體活動。社交活動是老年人排解孤獨無助等悲觀情緒的有效良藥。園藝活動空間的設置應注意公共開放,以適宜群體活動為主,引導老年人積極參與其中,讓老人從中收獲社交樂趣。(2)短時間活動。老年人健康狀況普遍偏差,體力、行動力和注意力的下降,要求在安排園藝活動時注意時間限制。最適宜老人的園藝活動時長約為1h,即使是需要較長時間的園藝活動,也需注意控制在3h以內。因此,空間劃分可運用在園藝活動空間設計中,不同的小空間內劃分1項或幾項園藝活動,且明確標識同一空間內建議安排的園藝活動時長,以免體力過耗。(3)循序漸進。影響老年人進行園藝活動的關鍵障礙是其行動能力,因此在園藝活動設置時,更應該注意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積極性,而且從生理和心理上都更易于老年人接受,讓老人更容易融入其中。
3養老機構園藝活動空間特征分析
3.1無障礙性
老年人身體各項機能逐漸退化,患病率也隨之增高。據筆者調查,31%的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需使用拐杖、輪椅等行走輔助工具,而在療養或者醫療類養老中心中,這一比例會更高。養老機構中強調無障礙設計,是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現實情況,旨在要求配備能夠滿足老年人的服務功能,營造人性化的生活環境。園藝活動空間應盡可能寬敞,留有足夠的出行通道,方便輪椅通行。地面需平整,保證坡度較緩,有高度差處采用帶扶手和欄桿的無障礙通道。同時,園藝活動中心的操作桌椅等設施也應適合老人身高,考慮行走輔助器具,如輪椅等的擺放。
3.2便捷性
遵循便捷老年人生活的原則,保證不同活動區域的圍合性,縮小不必要的通行距離。進行園藝活動時,考慮到老人不便進行彎腰踮腳等動作,種植槽的位置要適當抬高;工作臺的高度也要適中,老人能輕松拿到操作工具。同時,需要在園藝活動區域設置休息椅,方便老人在園藝活動操作勞累時進行休憩。另外,運用鮮艷的色彩、燈光等為老年人創造可識別性強的空間,以確保老年人便捷清晰的進行園藝活動。
3.3開放性
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的適應期中,社交障礙是主要的心理問題。調查顯示,43%的老人對養老機構的第一印象就是孤獨。因此,如何為老年人創造一個能盡快融入新環境和圈子的空間尤為重要。無論是室內室外園藝活動,應多強調群體導向性。同時,注意凸顯空間設計的多樣化,設置開放空間,為老人的園藝活動營造活躍、溫馨的空間氛圍,幫助老人更多的走出來,再次感受陽光的溫暖。
3.4積極性
身體機能下降、激素分泌減少,不可避免導致老年人情緒易波動,產生消極的悲觀情緒,這就對養老機構中的景觀設計和布局擺設提出了要求。自然柔和的視覺布置,在冬季,更是可以設計陽光普照的環境來吸引老人,讓老人通過進行較簡單的園藝活動,增強信心,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改善生理狀況帶來的消極情緒。
4園藝活動空間設計
4.1醫療區
區內的老人多為住院休養者,長期臥床者、輪椅使用者和助行器使用者較多。園藝空間的設計環境應偏視覺化,不適宜過于開放和喧鬧,園藝活動的設置也應注意強度。因此,將從醫療區附近僻靜處選取2片區域,作為區內的園藝產品制作園。園區的景觀元素盡可能豐富,而安排在僻靜處,是為了保證老人能不被打擾的專心制作園藝產品。另外,以半徑5m左右的簡單半圓形鋪裝,在園內隔離出老人的活動場地,放置操作臺、長椅及儲物柜,方便老人自由存放操作工具及制作的園藝產品。同時,鋪裝周圍以植物環繞,因地制宜地種植植物,可以常青植物為主,伴隨開花的落葉喬木,讓老人在自然愉悅的環境中工作。
4.2公寓區
區內適宜短期養老,老人的身體狀況也參差不齊。護理中心四面草地圍繞,老人可以自行或三兩結伴于此散步,放松身心。公寓區內另有單獨的花草種植園,毗鄰醫療區,可同時為2區域內的老人提供活動空間,一起參與園藝活動。種植園設置在圓形人工水池旁,地板采用透水磚,種植池的設置會相對抬高。種植園有留出一塊空地設置帶太陽傘的休息區,護理花草感到疲憊時,老人可在此稍作休息。另外,在種植園四周還設有組合型的樹池和木平臺,老人可在樹池內種植些水生植物或者靠在木平臺上觀賞園內景色。
4.3村舍式養生住宅區
區內主要提供較高檔的養老服務,在此居住的老人,一般居住時間相對長,身體狀況良好。住宅區北部面積大,可設立蔬菜種植園,讓老人體驗從整地、播種、澆水、施肥等完整的全身性綜合活動。另外,下地勞作帶來的疲勞感可加快老人進入睡眠,使精神更加充沛,對消除老人的不安情緒起到積極影響,另可增強老人的活力與注意力。另外,在區內設計果樹種植園,通過合理設置景觀與植物,引導老年人來此進行適度的采摘維護活動。園內列植當地適合的種植果樹,同時整個區域設置廊臺,在采摘完成后,可進入廊臺品嘗新鮮采摘的果實,亦或者現場制作水果沙拉,體力稍好的老人還能在此繼續進行體育鍛煉,一起享受豐收、汗水勞作后帶來的愉悅。
4.4高層養老區
高層養老區為在此長期養老的老人及其家庭提供休養生息的生活環境。在此居住的老人身體狀況普遍良好,不少還精神矍鑠。整個養老區參考普通小區建設,四周以綠地植被環繞,作為日常活動散心的場所,在西側則會設置造型綠籬,作為區內園林小品制作的園藝活動空間。區內中心有方形廣場,花籬環繞,兩側設置木平臺帶遮陽傘,老人可在此享受日光浴及制作園藝產品。區內西側的綠籬制作園則以規則的綠籬環繞,老人可在此進行綠籬修剪作業,疲憊時,可以在四周設置的座椅和抬高水池旁小坐或接觸水面。
參考文獻
[1]林文潔,宋寧寧,馬哲雪.基于老年人行為特點的養老機構公共活動空間設計研究[J].西部人居環境學刊,2017(3)
[2]邱磊.醫養結合模式下機構養老設施空間適應性設計策略研究[D].中國礦業大學,2016
[3]劉加文,周晨.養老機構中園藝活動空間設計探討[J].山西建筑,2015(9)
作者:馮宇軒 單位:石家莊二中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