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室內空間設計中人體工程學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人體工程學的運用已經滲透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并且直接或間接的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本文主要圍繞人體工程學的概述、人體尺度和環境心理因素這幾個方面展開論述,對人體工程學在室內空間環境設計中的運用方式進行了分析,最終目的是給人們造就一個更加舒適的居住環境,并使藝術與科學可以更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關鍵詞:人體工程學;室內設計;環境
室內空間是人們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隨著人們不斷上升的生活水平,對所處居室環境的要求和品質也在不斷提高,設計師的任務就是為人們打造一個人居和諧的生活環境。所以在對室內進行設計時就需要更系統更全面的為人們打造一個舒適便捷、美觀大方的空間。人體工程學是一門強調應用型的學科,它運用于室內設計中,一方面為室內的空間設計提供了科學且有價值的重要參考依據,避免室內空間在設計時出現不合理的運用情況;另一方面改變了設計者在設計的過程中依靠過往經驗的陳舊設計觀念,依據科學的室內設計理念逐漸融入到設計中。可以說,合理地將人體工程學運用到室內設計中來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
1人體工程學的概述
人體工程學起源于歐美,在工業化時期人們大量制造和使用機械時,為了處理好人和機器及環境的協調關系所產生的一門學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人們采用人體工程學的原理和方法,設計出了飛機、坦克、輪船內艙等工具,使人在狹小的艙內空間中可以有效地減輕疲勞提高戰斗力。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體工程學所應用的范圍更加廣泛,它可以應用到空間技術、工業生產、建筑及室內設計等學科中。人體工程學并不只是現代社會的產物,早在人類開始營造居所、制造工具以來就自然而然的形成。在舊石器時代,人們開始學會利用石塊來打造石器,這個時期所打造的石器粗糙且棱角分明,容易傷害到人;到了新石器時代,人們將石器的棱角進行打磨,打磨后的石器棱角表面光滑柔和,人們也可以更好的使用。這就是最早的人機關系。人體工程學始終是以人為核心的,它使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手段與方法,通過對人體結構功能、生理機能、心理效應等各方面的詳細測定和分析,使人與室內空間環境能夠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它最終的目標就是安全、舒適、健康和高效。
2室內空間中的人體尺度
在對室內空間布局和家具、裝飾品的布置進行設計時,不僅需要考慮到不同地區和個體之間的差異,還需要考慮到每個空間的不同使用功能。例如亞洲人的身高在151cm~188cm之間,設計時就需要舍去兩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所參考依據必須是可以滿足大多數人的尺寸數據的中間值。人體工程學在室內設計中人、機、環境三者之間需要相互協調,才能減少各種不便,提升人們在空間中的使用感受。人體尺度包含靜態尺度和動態尺度。靜態尺度是人處于固定標準狀態下,如站、立、坐、臥等姿態時,對人體的身高、坐高、體重、肘間寬度、臀部高度、膝蓋高度、膝彎高度等較常使用的構造尺度來測量的。這些測量的數據為室內家具、裝飾設施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動態尺度是指人在空間中進行某種活動時人們肢體所達到的范圍,當人處于動態狀態下,如蹲、跑、跳等姿態時,所測量的數據隨著人體活動的變化而變化,這種變化是豐富而復雜的。在住宅室內空間中,客廳是人們日常會客和活動的主要區域之一,客廳的大小影響著客廳中的家具尺寸的應用。如大多數住宅的客廳中都有沙發,沙發所占用的面積較大,大戶型的客廳中可以適當增加沙發的組合數,也可以根據設計風格擺放豪華的歐式古典真皮沙發或布藝沙發;小戶型的客廳中沙發的實用性更重要,應該放置靈活性較強且便于移動的現代沙發組合,不宜像大戶型擺放組合數較多的沙發,這樣會顯得空間狹小,減少人們的活動空間。
3室內空間中的環境心理因素與人體工程學之間的關系
室內空間中的環境心理因素與人體工程學息息相關。每個人的心理和行為之間存在著差異,但是整體上看這種差異又有著一定的相似性,室內空間在進行設計時需要充分的分析人在環境中的心理行為,為了設計出更加舒適化、人性化的室內空間構造,還需要考慮到外部環境對人心理因素的影響,采光、色彩、界面等因素都屬于外部環境。室內空間中影響人們心理的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領域性和個人空間。領域性是一種空間范圍。處于自然環境下的動物會在各自的領域內,進行覓食和繁衍后代等一系列適應生存的活動。而處于室內環境中的人們有時也需要一個屬于自己的個人空間,在這個空間中人們不希望自己輕易地被外界所干擾和妨礙。室內環境中人們也會相互的進行交流,不同的場合所接觸的人不一樣,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往距離也會根據情況做出調整。2)私密性與盡端趨向。盡端趨向是指相對人流較少且能夠保證自身安全感和私密性的地方。在居室空間中,人們更加注重私密性,尤其是臥室、衛生間、書房都會布置在相對安靜的位置,避免外界的干擾。在餐廳就餐的人們一般都會盡量的避開進門處和人流活動較大的區域,選擇靠墻的卡座位置。3)從眾與趨光性。公共場合中人們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就會忽略掉指示牌的作用,甚至不會考慮行動的對錯,直接跟隨人流走,這種行為就是人們從眾心理的體現。趨光是人們的本能反應,人離不開光,在黑暗中人們看到光就會有一種安全感。在緊急出口、樓梯、走廊等處應設置可以為人們提供方向的燈光作為引導,其次,簡潔醒目的文字引導和清晰地聲音引導也十分重要。
4室內設計當中人體工程學的應用方式
4.1人體工程學運用于室內空間的布局設計
室內設計始終是以人為中心來進行的,人體工程學運用于室內空間中可以更合理的對室內空間的布局進行劃分。空間布局的面積大小和劃分都需要依據人體工程學為基本的參考數據,這些數據包含人體的尺度、人在空間中的活動范圍、心理因素和人們的行為習慣等,不同的人群和空間的使用類型對室內空間布局的劃分也有著影響。如臥室中,床的兩邊需要預留合適的活動空間,這樣便于人們上下床以及整理床鋪。在室內空間設計中,需要根據室內空間的大小,留出適當的活動空間,便于人們在空間中活動和進出。對有老人和兒童的空間,應該確保他們能安全的在室內中活動,無障礙的設計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4.2人體工程學運用于室內光環境設計
室內空間中的光環境有兩種,一種是自然采光,另一種是人工照明。窗戶是室內自然光的主要來源,人們可以通過窗戶觀看室外的風景,自然光也可以通過窗戶照進室內。室內中的自然光光源相對柔和,照進室內空間中有利于人們視覺的健康,在心理上使人們更容易產生接近自然的感受,并且可以有效的節約能源。室內空間中人工照明是自然采光的補充,它可以彌補自然采光受時間和場合的限制。室內的人工照明也受到人體工程學的制約,空間中的照度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參考標準,人工照明直接影響著人們在空間中的環境感受。例如住宅空間中餐廳的照明,燈光需均勻分布在被照物體上方,并采用局部照明,突出餐桌的效果,餐桌上方的吊燈宜裝在離餐桌約80cm處,柔和的光暈聚集在餐桌中心,可以凝聚視線,使人們擁有一個良好的用餐氛圍。又如工作環境下的照明度在0.7lx以上,而非工作環境下,燈光的照明度相對較低。
4.3人體工程學運用于空間環境中的色彩設計
室內中的色彩設計可以引起人們的視覺反應,還會影響人們的生理感受和心理感受,人體工程學通過科學的計測,可以給室內色彩設計提供參考依據。因此,人體工程學應用在室內的色彩設計當中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合理的對室內色彩進行設計,可使人們的身心健康保持平衡狀態,還可影響到室內空間的使用功能。不同的色彩搭配可以給人們帶來各種不一樣的感覺,色彩本身的色相、純度和明度之間的差異也會對人們的心理產生不同的感受。例如居室空間中的整體色調可以選擇純度較低的暖色系色彩,這樣可以帶給人們舒適、安逸的感受。較小的居室空間可以采用白色或近似白色的淺色系為主色調,這樣可以使空間變得略大且敞亮。如果室內空間的使用者有心理方面的疾病,設計師就需要利用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再對室內的色彩進行設計。辦公空間的色調可以根據空間的使用性質來進行選擇,如辦公空間中用來接待訪客的接待室可以使用暖色調,辦公室的色調可以使用純度較低的灰色系,色彩和諧的辦公環境可以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在商業空間中可以選用純度和明度都較高的色彩,如黃色和紅色等顏色,給空間營造一個活潑、輕快的氛圍。
4.4人體工程學運用于室內家具的設計
家具是室內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隨著室內設計不斷發展,家具設施的種類和功能也越齊全、多樣。家居的設計對人們的生活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室內設計是為人所服務的,當人在使用家具時,室內家具的尺寸大小、造型、色彩和布置方式等方面都應該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要求,滿足人體尺度、心理尺度以及人在空間中的活動規律,這樣人體工程學在室內中的應用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居住者也能夠有一個更好的居住體驗。例如,單人床的寬度一般為900~1200mm,床的長度在1950~2000mm的范圍,床的高度和座椅的高度應該在450~500mm。這些都是根據人體工程學的詳細測量所得到的數據。因此,利用人體工程學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工序,使家具的設計可以更加合理。
4.5人體工程學運用于室內聲環境的設計
室內空間中的聲環境包含兩類,一類是聲學設計的問題,即怎么樣使人們喜歡聽到的聲音可以更清楚又有更好的視聽效果;另一類是令人們煩惱的噪音,避免噪音是室內設計中的關鍵環節之一,回音、聲影等也得避免。防止噪音可以選擇隔音和消聲的建筑材料,也可以對室內空間的布局進行合理的規劃。噪聲源離得越遠,噪聲強度就越弱。離馬路越近的房間,可以使用雙層的中空玻璃來減小噪聲。如音樂廳、劇場、酒吧等空間需要有良好的音質。又如辦公室和教室這類空間對語音的清晰度有著較高的要求,外界噪音的干擾會影響人們的注意力和工作效率。每個場所根據其使用功能的不同,對聲音設計的要求也不一樣。
5結語
綜上所述,人體工程學是順應時代的產物并且為人們服務,人們的生產生活中時時刻刻與人體工程學有著或多或少的關系。人體工程學的目的是使人、機、環境三者相協調,達到一個理想的狀態,即安全、舒適、宜人、方便。設計師在對室內進行設計時需要將所設計的東西盡可能的考慮周全,盡量避免問題的發生。對室內空間進行設計也是為了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造就舒適和諧的人居環境。同時設計者們應該更深入地對室內空間中的人體工程學加以應用和研究,使科學和藝術的完美結合迸發出新的火花。
參考文獻
[1]任增凱.對人體工程學與當代室內設計的關系分析[J].中國培訓,2016,05下:137.
[2]黎依婷.基于人體工程學的室內設計情感研究[J].西部皮革,2017,6.
[3]程瑞香.室內與家具設計人體工程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
作者:武漢紡織大學 單位:陳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