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內部會計控制關鍵點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內部會計控制設計思路
各個生產要素的有機組合構成了公司系統的有效運轉,設計一個適合生產要素共同作用的組織結構就成為內部會計控制有效運行的重要依托。組織結構的設計要以公司目標為向導,充分考慮職責分離,責權利相統一,立足公司利益,發揮協調和制約的作用。在組織控制幅度和控制層次上建立通暢的信息溝通渠道,明確職能部門的功能定位和業務命令傳導與反饋的路徑,以漸進方式完善公司內部治理結構及內部控制環境。內部會計控制設計要在了解公司背景的基礎上,調研分析公司的業務性質和經營現狀,尤其是財務部門的業務處理程序和部門內的設置情況,并側重于職權牽制、薄記牽制、實物牽制的相互制約,考慮成本效益原則,選擇主要要素和資源探究關鍵業務活動或關鍵業務環節,為其制定基本規范和標準,可以顯著提高公司競爭力,同時也是公司具體業務良性運轉的支撐點。
(二)內部會計控制關鍵點的確定
公司內部會計控制的關鍵點的確定要“因地制宜,因事而異,因時而變,因人而定”。比如,商品零售行業在貨幣資金內部會計控制上應該重視的是貨幣收入關鍵點的內部控制;采購付款內部控制上的關鍵點則是訂貨報價和驗收的控制;存貨的內部會計控制的關鍵點則是領用發出的控制;銷售與收款的內部會計控制中的關鍵點則是銷售和收款崗位分工的控制。再比如,中型的制造業,貨幣資金內部會計控制關鍵點則是授權批準控制和銀行存款控制;采購與付款的內部會計控制關鍵點則是訂貨報價控制和采購付款控制;存貨的內部會計控制關鍵點則是存貨驗收保管控制和存貨盤點控制;銷售與收款的內部會計控制關鍵點則是銷售發貨與應收票據的控制。無論公司在戰略層面考慮的是投資、籌資的控制,還是在業務層面考慮成本費用、資產的控制,或考慮綜合管理的預算考評、人力資源的控制,都要做到“書面記錄、有據可查、崗位分離、職責明晰、權利對等”,借以用來體現業務軌跡和責權牽制。
(三)內部會計控制有效性的分析、評價
一個虛弱的內部會計控制系統,會導致公司內部環境惡化,對外部環境信號反應遲鈍,致使公司逐漸缺乏競爭力,經營狀況不斷惡化。這就要求公司要對現有的內部會計控制系統進行風險評估,通過一定的測試技術和分析方法,確定“公司現狀是什么,理想模式是什么,存在的差距和控制是否足夠”。
(四)如何克服內部會計控制的局限性
內部會計控制局限性,第一,受成本效益的制約,系統運行在人財物上都要付出一定的成本,管理層要對控制成本和失控可能造成的損失、浪費進行評價,以免其措施方法失去意義;第二,受串通舞弊的限制,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定期調崗、加強職工的思想教育、強調職業道德、營造積極向上的公司文化,鼓勵員工正直的職業行為,會消弱其局限性;第三,受高層權限的凌駕,高層人員的越權干預往往會導致重大舞弊行為的發生和會計信息嚴重失真,這就要求針對管理層個人進行控制,推行任期責任制和契約管理,明確規定個人違規行為將要承擔的合約后果。第四,受人為錯誤的干擾,因執行人員無意識的錯誤、判斷失誤、曲解指令也會導致內部會計控制失效,對員工進行職業培訓、出具崗位說明書、對失效事項進行重點標示能有效防止其重復發生。第五,突發業務和事件的問題,對于突發性的業務和事件可能發生的差錯和不合規行為,公司要順勢調整監控方式和方法,使溝通反饋渠道順暢。
二、內部控制審計概要
(一)內部控制中的財務報表審計
內部控制審計涉及公司的方方面面,在財務報告報表審計中委托人的委托意向關注的是財務報告數字的正確性。這就要求內部控制財務審計,審視會計實踐所依賴的內部控制的可靠程度,并判斷是否存在重大缺陷和重要不足,最終出具書面認定或書面報告來完成委托。風險導向的內部控制財務審計在內部控制評價階段,要首先建立主控環節和程序的運作框架,在此基礎上再運用審計評測方法對其做出評價;依據財務報告審計目標,對財務報告舞弊信號做出識別,收集審計證據、評估風險水平,出具審計書面文件。
(二)內部控制中審計活動的作用
在每一次的內部控制審計循環中,審計活動因不直接產生勞動增值,昭示了審計行為是非盈利性的。隨之對從事審計活動的審計人員的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提出很高的要求—不但是基本的獨立性要求,還有對公司合規性程序的審查方面的把握。內部審計都是在解決真實的問題,幫助公司進行管控風險控制。審計活動不是單個的活動,要重視將內部審計與公司的關鍵經營流程聯系起來,作為一個整體去實現公司的戰略方向。
(三)內部控制中審計績效的考量
內部審計固然是“高姿態”層面的管理活動,也需要對其績效進行管理。雖然內部審計的績效屬于部門績效,反應的是本部門職責履行狀況及其實現成果,其管理是公司培養競爭優勢、獲取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職能活動,但管理的根本也是對員工的管理,投入的資源和產出效果也需要用成本效益原則來考核,目的是節約內部審計資源并將資源集中到風險較高的領域。
(四)內部控制中審計的質量改進
當審計人員進行審計活動時,必須對審計方法進行評估,不僅包括審計方案、提供資料的人員,還包括審計設計和實施程序。在審計環境中,公司文化的關鍵是在于創造一種鼓勵使用智力方法進行審計的文化,使得訓練有素的專業審計人員能夠繼續尋找、完善工作的更有效的方法。在面對執行活動中的沖突時,能夠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讓審計更加深入并讓工作成果有應用價值。
三、結束語
公司內部會計控制的制定與執行,就是要防止那些存在欺詐行為的會計分錄導致企業經營的惡性循環,讓會計策略得到貫徹。塑造良好的經營環境,減少對戰略決策的干擾,是無形的資本沉淀,同時也是為困難時期做準備。內部審計在了解、評估、制定方案、獲取證據、執行細節性程序和分析性程序、記錄審計的過程中,側重于較高風險領域的審計,所以并不存在絕對安全或完美的審計。因此,無論獲得了多少證據,總是可以采用更多的測試強化審計效果。理解、解決遇到的問題,依靠技術的力量減少審計成本投入是內部控制自我挑戰不變的追求。
作者:阮志君 單位:大連天莊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