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信息化時代下的高校會計教育問題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科學技術的進步,在會計領域中,會計信息化建設、軟件建設以及硬件建設在隨之發展,規范制度的更新速度也進一步加快。但隨著很多高校在會計信息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新技術應用與規范不協調的現象,而這些問題的存在對高校會計信息化教學效率的提升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本文主要就信息化時代下高校會計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數字化校園;信息化技術;教育教學
1引言
計算機網絡的迅速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加快了信息化時展的步伐。以信息化大環境為基礎的信息化交易,為信息化教育與高校會計教育的有機融合提供了新的機遇。
2信息化時代下我國高校會計教育的現實困境
2.1高校缺乏對信息化重視程度,會計信息化課程設置不完善
對于高校而言,會計人才培養其宗旨就是為社會輸送人才,需要人才具備較為廣博的知識涵養,較為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以及較為熟練的實踐操作技能,通過長時間的實踐,信息化教育會計模式,相較于傳統的模式,有了新的含義,融合了信息化時代特征的全新會計專業教育模式,不僅沖破了時間空間對教育教學的束縛,而且自主性與個性化的教學模式,也促進了會計人才培養效率的穩步提升。雖然大多數高校已經意識到,作為信息時代的新型教育,對于會計專業也會有著積極的影響。但是,對于會計信息化課程的認識程度不是十分透徹,影響了會計專業教育效率的有效提升。會計專業教育,在信息時代的影響下,不單單是幾門網絡課程、建立一個網絡平臺就萬事大吉的,應當充分地將信息化技術在思維、理念上同會計教育合二為一,形成一個融合的整體,信息化技術只是一個傳播的技術手段而已,進行更為豐富的發展,這恰恰也是目前我國高等院校會計教育開展過程中所缺少的。另外,高校以信息化時代為基礎實施的全新的會計教育模式必須在計算機、網絡、信息管理等學科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目前,仍然有很多高校在會計教育與信息化課程融合方面,存在著信息化課程設置不科學、相關制度落實不到位等現象,這些問題則成了影響高校信息化時代下會計教育效率有效提升的重要因素。
2.2會計教師轉型升級較慢,對信息化的快速發展準備不足
微課、慕課等信息化時代的會計教育方式,由于教師與學生所處時空的不同,師生關系產生一定的距離。但是,新型的教育模式,本身就是對傳統教育的一種發展,對高校會計教育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為了滿足信息化時代下會計教育的要求,教師必須具備以下幾方面的能力:(1)對于傳統會計教育而言,在講授理論知識時,一般就是進行假設實體組織的講解,在信息化時代,會有很多網絡公司以及虛擬企業等多種形式,這一形式的出現,就將原有的假設實體更為直觀地展現出來,也就對傳統的會計理論基礎上出現的會計對象、假設對象等,都要隨之發生變化,以此滿足信息化時代下會計教育的要求。由于現階段大多數高校會計教育教師都是以傳統教材為主展開教學活動,再加上其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會計領域的拓展,導致高校會計專業的學生出現了創新精神嚴重缺乏的現象。(2)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諸如云報銷、大數據會計、財務信息同步以及云存貨管理等,等都成為現實,而且在信息化時代的影響下,會計核算的重心也逐漸地向會計管理偏移。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對傳統會計行業產生也造成就巨大的沖擊。如果高校會計教師在沒有掌握會計市場對會計人才需求和需要的情況下開展會計教育的話,那么必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會計專業人才的目標也就無法實現。而這一方面也是目前會計教師在會計教育過程中普遍存在的現象。(3)傳統會計教育下,作為會計教師就是要將每一堂課做好充足的準備。在信息化時代之下,教師還需要將相關的軟件操作管理以及學科知識,都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滿足高校會計教育的要求。而這也是大多數高校會計專業教師所欠缺的。
2.3會計教學模式陳舊,教學內容改進和時展不同步
經過調查研究發現,目前大多數高校仍然采用的是傳統的實體課堂教學、實體企業賬務操作等傳統會計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發展對會計專業人才的要求。而現階段大多數高校會計教學模式出現的滯后現象則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1)大多數高校的會計專業課程設置都是以開挖準則與會計制度為核心,這種過于專業化的課程設置方式,不僅存在嚴重的滯后性,而且不利于會計課程的創新與改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未來的會計處理,云技術可以在網上實現實時做賬、實時報銷以及實時審賬等會計工作,利用會計軟件就可以處理所有與會計工作相關的事宜。為了適應會計工作方向轉移對高校會計教育所提出的要求,高校在設置會計教育課程時,必須將信息化與會計教育緊密結合,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保證課程設置科學、合理。同時,將計算機技術、信息化技術、績效管理、全面預算、財務分析預算以及資本市場運作等多方面的知識,和會計緊密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建立起多元化的有機會計教育體系,促進高校會計教育效率和質量的有效提升。(2)當前,高校會計教育采用的形式,仍舊是教師作為主導、學生處于被動的形式。由于這種教學忽略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將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沒充分的調動,導致教學難以創新,在信息化時代之下,教師不是單純地進行知識的傳授,和學生是一種引導合作的關系。因此,唯有加強傳統課堂的教學改革,才能滿足信息化時代下對高校會計教育人才培養所提出的要求。
3信息化時代下我國高校會計教育的變革路徑
3.1重視信息化教育理念,優化會計教育模式的頂層設計
信息化教育作為智慧教育的一種形式,其對于會計人才培養效率的提升具有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各個高校必須對會計教育頂層設計予以充分的重視。首先,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信息化時代會計教育開展的基礎。比如,對于網絡基礎建設而言,從最初的Web1.0單向傳輸,繼而發展成Web2.0人與人雙向互動的模式,然后不斷發展創新,一直到當前的Web3.0,建立了統一的通信協議,更為便捷的為用戶提供靈活的網絡信息服務。這也進一步說明了,未來以Web3.0為基礎的會計教育,不僅實現了為全新教育模式下差異化、個性化、一站式服務提供信息手段支持的目的,而且也加快了高校會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的步伐。其次,完善的教育管理體系是信息化時代下會計教育順利實施的基礎。會計專業知識管理,不單單指的是對會計知識加以管理,更重要的是,對會計知識在管理中,可以通過多種形式,例如圖片形式、音頻形式、題庫形式或者視頻形式等加以展現,從而形成的一種全新的學習系統網絡平臺,這樣,師生之間互動就會加強,在評價以及考核等多項教學管理中,就會提供更為有利的技術支撐。最后,完善的課程與教學體系建設是信息化時代下會計教育順利實施的關鍵。高校會計專業學生的受教育過程是一個系統而復雜的過程,作為信息化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學生必須熟練地掌握,信息化網絡管理系統使用,信息化網絡教學原理以及信息化網絡課程設計的方法,能適應互聯網技術下,一整套全新的高校會計教育模式。對于高校會計教育課程而言,在設計中,以實體課程作為依托,結合網絡課程,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之下,進行實體課程教育模式,以達到有效提升高校會計教育效率與質量穩步提升的目的。
3.2完善教育管理,不斷創新發展會計師資團隊建設
教育管理就是將最為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以及教學方法,通過一定的技巧,對人、對物以及時空等各項信息,加以整合調配,以此更好地促進運轉效率的提升,為組織目標的順利實現提供全面的支持。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發現,現階段我國高校會計教育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很多教育工作者,對于互聯網的應用意識不是十分明顯。高校教師管理隊伍中,很多對于信息化的應用程度較少,因此,由于很多高校對于會計網絡教育方面的投入不是十分充分,因此,就客觀上導致高校對信息化會計技術的學習沒有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隨著信息化時代的迅速臨近,高校必須加快教育管理理念改革與創新的步伐,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資源建立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會計教育模式,同時加強高校教育管理網絡化管理意識培養的力度,促進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才能滿足信息化時代對高校會計教育所提出的要求。為了最大限度地滿足信息化時代下高校會計教育人才培養的要求,高校在會計專業師資團隊建設的過程中,必須將促進會計專業教師的整體素質以及團隊素養作為師資團隊建設的核心。就目前而言,信息化時代下高校會計教育對會計教師綜合素質方面所提出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具有動態創新能力。信息化技術,在當前的會計理論的發展、會計行業的推進以及教育模式的改革上,成為一種原動力。要求教師在信息化時代下開展會計教育時,必須深入的分析和把握信息化對會計理論所產生的影響和沖擊,并以此為基礎加強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各方面的改革與創新力度,為信息化時代下高校會計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2)具有合作精神與廣闊視野。多元化團隊是確保信息化時代下會計教育目標順利實現的基礎。由于多元化團隊囊括多個學科,包括會計學、計算機科學、網絡科學、信息科學、教育管理學等,涉及的教師和專業也較多,因此在這種多元化的建設之中,教師之間要有一個良好的合作精神,通過溝通、交流等,最大限度的發揮群體智慧,確保“信息化會計+教育”目標的順利實現,而這一過程中,所有教師必須根據信息化發展的趨勢,以及國內外的先進會計教育理念為基礎,更好地進行會計教育模式的調整和改革。
3.3推進教學改革,融合信息化的會計教育模式
信息時代的發展為我國高校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提供了充足的動力。隨著社會對高層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要求的進一步提高。為了滿足信息化時代下高校教育發展的要求,高校必須加快會計教學改革與創新的步伐,確保信息化時代下會計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實,才能確保高校會計教育改革目標的順利實現。這就要求高校在進行高校會計教學模式改革的過程中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1)學生的基礎知識應用能力,需要著重培養。對于基礎應用知識,需要不斷地加強力度,對于一些會計軟件的分析、設計等,也要緊隨其后。會計信息化和會計電算化,二者有著很大程度上的區別,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網絡信息實時性和集成性等優點有效的發揮,以此提供更為全面的服務,提升會計教育決策效率的有效提升。(2)建立完善的會計課程體系,提升會計教材內容優化的力度,為會計教學組織模式的改革以及考核成績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信息化時代下,高校會計教育不管是教學資源、教育方式還是教育資源等都在逐步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而教師也由以往的灌輸教育向互動交流的方式轉變,這些變化要求高校必須對現有的教學機制進行全面的改革與創新,才能滿足信息化時代下高校會計教育的要求。另外,高校在信息化時代下的高校會計教育教學組織方面,也必須充分發揮信息化技術的優勢,將課堂教學與網絡二者,緊密的融合,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學組織方式,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穩步提升,才能為實現促進高校會計教育人才培養效率穩步提升的目的
4結語
總而言之,在信息化時代下,高校會計教育模式的改革與創新不僅需要經過長期而復雜的過程中,需要有一個強大的團隊作為后盾。要求團隊團隊中不僅包括了高校會計專業教師,同時計算機科學、網絡科學、信息技術科學等不同學科的專家和學者也要包含在內。隨著信息化時代的迅速來臨,不僅使高校會計教育沖破了時間、空間等因素對會計教育的束縛,還為教師與學生的交流與互動建立了全新的平臺,在這一全新的高校會計教育教學平臺的推動下,高校會計教育教學的改革和創新也進入了新的階段。
參考文獻
[1]賀春桃.我國高校會計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4(10).
[2]張海英.信息化時代下高校會計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陜西教育(高教),2017(5).
[3]樊竑.試論我國高校會計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7(30).
[4]王曉軍.地方高校會計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13).
[5]王正情.高校會計專業職業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職業時空,2017(7).
[6]謝文剛.淺析我國高校會計教育存在問題及對策[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5).
作者:蔣曉雪 單位:四川華新現代職業學院